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学数学总复习阶段的例题、习题要精心设计 ,通过复习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设计安排练习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考虑 ,要讲求实效 ,使学生掌握本质、注意对比、突出联系 ,让每人都练有所得 ,切忌盲目多练 ,造成学生厌倦 ,影响复习效果。如数学概念的复习可作如下设计。一、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例 1 在□里分别填上一个数字 ,使 2 8□ 45□能同时被 2、3、5整除。完成这题必须理解整除的概念 ,掌握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以及除法法则才能联系起来解答。例 2  2 47的分数单位是 (  ) ,减去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自然数…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在上8的巩固练习课 时,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目: 1.看图填算式: ○○○○○ □+□=□ ○○○ □+□=□ 2.在□里填+、-: 3□4=7 5□2=3 4□4=0 2□2=4 第1题是要求在“□”里填上适 当的数字,第2题是要求在“□”里填 上“+”或“-”号。教师在教学时,一 会儿要求学生在□里填上数字,一会 儿又指导学生在□里填写运算符号。 幸亏有教师的指导,不然的话,学生 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在□里填什 么。因为刚入学不久的儿童还不认识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38页例1、例2、例3。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数的速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加减法的速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温故引练1.想一想——填空59=60○□ 99=100○□82=80○□ 101=100○□要求: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  相似文献   

4.
数学练习题     
三年级一、在下面各题的□中填上合适的数。1、□的10倍是150。2、12×30的积是12×□的积的10倍。3、2305×6的积是□位数。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你在学习完简单的加减法之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通过仔细分析这组题,你一定知道这是求数的组成的填空题。在这组题中,每道题都有三个□填好了数,需要我们在中间的四个□中填上合适的数。怎样才能准确地填出这四个□中的数呢?对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能够答对时,我们往往会听到教师赞扬的语言:“对、很好!”其实,并非所有的“对”都可称上“好”。如有一位教师提出:“34□2这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有约数3,有几种填法?”的问题,学生回答:“3462、3402、3492、3432。”这样的回答就只能讲“对”,但并不一定“好”。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起着知识巩固、检测评价作用的习题,应该能真实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因此,习题设计应立足于理解核心概念、建立核心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下面以“数的认识”板块为例谈一谈基于核心概念的习题设计与使用。  相似文献   

8.
(课件出示)填上适当的数:18=□1 ○1=1□ ○1 △1我的本意是想让学生了解一些解题思路、方法,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学生们纷纷讨论起来。生1: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把81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3倍,变成234,分子3=1 2,所以18=214 224=214 112。生2:我是把18变成450,再把450拆成410 4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习题是学生内化概念、巩固知识、促进思考的有效载体,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除了充分运用课本中的习题,精心选择教辅资料中的习题,更要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创编习题。具体来说,数学习题创编应遵循如下原则:一、以核心概念为基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等在内的十个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涵盖了许多具体的数学内容,习题创编首先应该理清这些具体的知  相似文献   

10.
一、找出藏起来的数,并填在□里3+4=□7+7=□13-8=□9-5=□16-7=□11-7=□9+6=□18-10=□10-3=□□+8=10□-3=□15-□=8□-6=88+□=13□+□=8二、谁是真正的好朋友,请找出来并在□里打“√”1.19前面的一个数是()。18□20□2.16和18中间的数是()。17□19□3.3个1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13□31□4.个位是1,十位是2,这个数是()。12□21□5.()杯水最多。6.()喝得多。三、看图写算式四、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填一填1.在5,8,4,2,3,9,7中,把小于7的数四、动手写一写、画一画、填一填1.在5,8,4,2,3,9,7中,把小于7的数写方格里。2.画珠子。3.第一行画…  相似文献   

11.
教例 :如何探究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一、实验———是找到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的落脚点实验材料 :在下面□里填上什么数字 ,能被2整除?(1)12□(2)1□5(3)□24师 :通过填数实验后 ,请你观察后发现什么?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生甲 :观察(1)发现 :个位填0、2、4、6、8的数能被2整除。生乙 :观察(2)发现 :十位填什么数都不能被2整除。生丙 :观察(3)发现 :百位上也同样填什么数都不能被2整除。师 :从上面的发现中你能猜测能被2整除的数与什么有关呢?〔反思 :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 :“学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我都“一厢情愿”地做好下水作业, 在学生出错前,打好预防针,小心谨慎地“保护着”我的学生们。可慢慢发现差错还是不断出现,不断变化的是出错的人而已。在教学到简便计算时,327—102=327-(100 2)=327-100-2=227-2=225,学生也完全理解了,但为了避免学生出现327-102=327-(100 2)=327-100 2=227 2=229,于是我允许学生在练习时可以省略“327-(100 2)”这一步,327-102=327-100-2=227-2=225,结果当时练习效果很明显,可时间久了,学生遇到相同类型的题就出错了。  相似文献   

13.
值此1998年新年来临之际,我们从读者的来稿中筛选出十道有关“1998”的新年趣题,这些趣题构思精巧、解法独特,寓意深刻,饶有兴趣,借此机会,本刊编委会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广大读、作者拜年,恭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从1到10的十个自然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请在方格中填上“ 、-、×”的运算符号,使其结果正好是1998。 (1) 按从小到大顺序 (1□2□3□4)□(5□6□7)□(8□9□10)=1998;  相似文献   

14.
对除法、分数和比的基本性质及三者关系,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可设计以下习题。 1.基本习题 (1)17÷136=( )÷272=1 ( )=0.125; (2)6/18=( )/288=18/( )=1/8; (3)14:112=42:( )=( ):56=1:8; (4)将下列各题按指定要求改写为另一种形式分别表示它们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习题设计的关键点□陈赛钰数学知识的传授,解题技能的形成,思维的训练都是以习题为媒体进行的。要抓住精心设计习题这一中心环节,优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条件,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到学有所得,产生兴趣,从而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注意习题的可接受性,使学生能...  相似文献   

16.
当四年级学生学习了除法估算后,书中出现了这样一道估算题:7980÷79,按照习惯做法,学生们把被除数7980看成近似数8000,把除数79看成近似数80,得出:7980÷79≈8000÷80=100,这样做当然好啊,当我正准备给学生布置下一道习题时,有一位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难道这样做不对吗?”我想。于是,我让他站起来,“请说说有什么疑问?”我说。“这道估算题用我的这种方法做行吗?”学生问。“好,听听你的意见!”我说。这位学生说:“把被除数7980看成近似数7900,除数79不变,可以得出:7980÷79≈7900÷79=100”,我让学生及时评价,大家都认为这种方法可取。此时,一双双赞许的目光投向了他。接着,又一位学生灵机一动,说:“老师,我看这样做行不  相似文献   

17.
前置的作业,是指教师在开展正式的课堂教学以前会布置给学生一个习题,学生通过做这个习题就能自己先尝试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与课前预习相比,教师用化学前置作业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性更强.本次研究将说明初中化学前置作业设计要注意的要点.一、应用化学前置作业引导学生探索化学概念知识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概念知识,如果学生没有做好预习工作,教师在讲述化学概念时,学生只能强行记住教师所说的化学概念知识,他们不能真正的理  相似文献   

18.
图表习题是常用的一种练习方式,也是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在实践中对这类题的教学做了些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运用图表习题渗透教学思想图表习题形式多样,直觉性强。教学中可运用图表习题,渗透有关教学思想,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10以内的数的认识开始,学生就已接触到一些封闭的曲线圈,圈内是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某种特征的形或数。如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印象,了解集合的整体思想,通常也有这类图肜的习题。如练习时,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次的积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在说理中渗透对应思想。有时,数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体现。如表:  相似文献   

19.
中师课本《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一书上,有一道习题是: “做以下近似数混合运算: (1) 3.28×2.15 4.8409×2.7-76.18÷7.24”一位同志根据某出版社的《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学习辅导》一书提供的解法,解答为原式≈3.28×2.15 4.84×2.7-76.18÷7.24≈7.05 13.1-10.5=9.65≈9.7。另一位同志根据另一家出版社的小学  相似文献   

20.
8□47>8263,左边□里的数字有几种填法?根据题意,要求在>左边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后,比>右边的数大。仔细观察可知,>左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