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减肥中运用的药物,包括西药、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及某些减肥保健品的主要成分,并对其药理、效果和副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根据中医理论配制的复方减肥中药有其独特的优势,可能代表着以后减肥药研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方法学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近几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在今后一段时期还仍是运动医学界的重要话题。通过对近二十年来部分研究文献的总结发现,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用、中药注射以及内外兼用四种。不仅要重视中药的配方,还应重视中药的焙制和煎制方法。此外,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基因科学技术相结合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予以梳理、总结,结果表明,中药在运动性疲劳、运动性免疫抑制、运动性贫血、运动性损伤、运动性失眠等方面均有应用,不同病症用药特点有所不同,同时针对目前中药在运动医学中应用现状,提出运动医学应更多吸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式,加强中药在运动医学应用中的剂型研究,并增加和其它疗法结合运用研究,以及中药在冰雪项目中的运用研究等建议,以促进运动医学与中医学更好的结合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动物实验方法筛选大负荷专项训练期防止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有效药物配方,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实验大鼠体重的观察,说明运动抑制了大鼠体重的增加;而灌3号药运动组的体重在运动组中最大,表明3号药不但可以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而且在促进机体生长方面也比其他药的效果要好;中药可以显著升高大鼠的睾酮水平,其中2、3中药效果优于白景仙灵口服液组,而且3号中药效果最佳,表明3号药较之长白景仙灵口服液和2号中药对运动大鼠身体机能的提高是有明显效果的,它可以较为有效地预防运动性能低下的产生;长期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导致了大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显著降低,造成运动组大鼠成为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而灌服中药各组血红蛋白非常显著高于两个运动对照组,包括长白景仙灵口服液。实验结果证实中药对改善运动性低血色素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其中2号、3号中药效果最佳;通过对血红蛋白浓度和Fe浓度的研究也表明,3号药对于运动大鼠血红蛋白水平和体内Fe含量的保持较之其他药是有明显效果的;中药干预具有提高机体SOD、CAT酶活性、显著降低MDA浓度的作用,对提高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有积极作用,进而可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和发憎爱分明。总体上,中药3号效果好于其他两种。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发挥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和潜力,采用文献资料法从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学认识、中药恢复运动性疲劳的应用方法、中药在运动性疲劳相关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中药对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免疫能力、运动性贫血、抗氧化能力、中枢神经疲劳、运动性损伤等问题具有明显的疗效,在促进疲劳恢复,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使用中药应密切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辨证论治,加强中药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多种中医疗法恢复措施的综合应用,以提高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时效性;谨惕中药的违禁成分,确保使用中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药运动补剂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四十种中药运动补剂入手,依据祖国医学和营养学理论,对中药补剂的作用和作用机制,以及中药补剂研究的前景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胡松 《武当》2006,(2):51-51
中药发泡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独特疗法,它是利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中药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发泡治病验方,患者不妨一试。 1、毛茛发泡法:取鲜毛茛叶捣烂,敷于穴位或患部,初有热辣感, 继而所敷皮肤发红、充血,稍时即起水泡。发泡后,局部有色素沉着,以后可自行消退。敷贴时间为1~2小时。如敷内关、大椎穴主治疟疾;治风寒湿痹可敷患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药药剂学学科特点,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对《中药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中药抗疲劳的调节机制、中药抗疲劳的方药筛选原则、中药抗疲劳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就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虚类中药微量元素Cu、Zn、Mn、Fe含量与其补虚作用,即补阳、补阴、补血、补气不同作用的相关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补虚中药在抗疲劳中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常用的17种具有补虚作用的抗运动性疲劳中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法)对其所含微量元素Cu、Zn、Mn、Fe进行测定,运用对应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据中药微量元素Cu、Zn、Mn、Fe含量测定值,做出Q型、R型因子载荷矩阵和对应分析因子载荷平面图,表明中药补虚作用与其微量元素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可将这17种补虚中药分为三类:第1类主要为补阳类中药,其作用与Mn含量具有相关性;第2类主要为补气、补血类中药,其作用与Cu、Fe含量具有相关性:第3类主要为补阴类中药,其作用与Zn含量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药酒DIY攻略     
达奇 《垂钓》2012,(1):22-25
顾名思义,药酒就是使用中药泡制而成的功能型酒。药酒在钓鱼界演化至今,根据原料的不同,又细分为调料酒、中药酒、西药酒。当然,许多调料也同时是中药。今天,我们主要说说垂钓中最常用的中药酒。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运动能力与肝脏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运动后理气扶正中药与运动训练相结合,有助于稳定肝抗氧化酶活性,并促进抗氧化酶活性的恢复。本研究将大鼠分为安静和运动两大组。让运动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建立低血色素大鼠模型,安静组为对照。各组大鼠又分为喂水和喂中药两类,喂水大鼠为喂中药大鼠的对照。通过测试大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以及肝脏组织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和自由基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以了解运动对血色素下降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以及中药干预对血色素下降和自由基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献国 《武当》2006,(12):48-49
中药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以“君臣佐使”的原则来作药物配伍的、药引就是“便药”。  相似文献   

14.
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过去的20年中,对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是我国运动医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开展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察复方中药的作用,着重对机体的整体调节;另一种是观察中药提取物或某一单体的作用,注重探讨药物作用的机制。本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药在运动中抗疲劳促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亚君 《浙江体育科学》2000,22(6):36-37,63
通过对中医疲劳学说论述,根据疲劳的特点.把运动性疲劳分为形体疲劳、脏腑疲劳和神志疲劳。针对不同疲劳的发生机理.提出了相应的中药疗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大夫:我身体特别弱,多种慢性病缠身,经常要自己煎制中药,我听病友说,中医对中药的煎法是非常讲究的,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一个病即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服方法不当,就不能发挥应有的疗效。所以,我想请张大夫给我讲讲如何正确煎、服中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过度运动对巨噬细胞的影响以及中药多糖成分对机体巨噬细胞的调节与改善作用,旨在进一步阐明过度运动、巨噬细胞与中药多糖之间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运动功能性中药在运动中的发展概况进行总结,分析现阶段中药在运动中的应用分类,以及中药在运动中的作用机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为中药在运动中的发展前景提供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中药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对运动疲劳大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该方药对运动疲劳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其中模型组、中药组又各分为力竭后即刻、恢复12 h、恢复24 h三个亚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通过7周的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建立运动疲劳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力竭后即刻、恢复12 h、恢复24 h三个不同时间点的BDNF、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力竭后即刻的BDNF、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恢复12 h显著升高,恢复24 h又显著降低(P﹤0.01,P<0.05);中药组大鼠力竭后即刻的BDNF、TrkB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别(P>0.05),恢复12 h显著升高(P<0.01),恢复24 h未见明显下降,且恢复12 h、24 h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BDNF及受体TrkB参与了运动疲劳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过程;中药八珍加肉桂补骨脂汤可以通过提高BDNF、TrkB的表达水平,对运动疲劳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起到修复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中药增强运动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运用中药增强运动能力研究的现状,提出要全面系统并针对性地研究,拓宽用药范围,并加强对中药含违禁成份的研究,使传统的祖国医学宝库为我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