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口算是小学“数与计算”教学板块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进行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实施新课程以来,一些教师由于对口算教学存在“虚化”现象,导致小学生的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正确率偏低。教学实践表明,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数学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口算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势在必行。其实,影响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关键是他们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教师要以“算法”为突破口,让学生经历算法抽象与算法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让口算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2.
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性和运算速度。但是口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决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以知识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长期培养和训练的结果。本文就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谈点粗浅看法。一、提高重视程度九年义务教育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弄清算理,并组织一系列有效的练习和训练,持之以恒,使口算能力达到大纲的要求。”但是,当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笔算轻口算…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基本功之一,口算能力的优劣,对学生的计算速度及计算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4.
上课铃声响了,一堂关于《万以内加减法不连续进位笔算加法》的教研课拉开了它的序幕。教师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作了精心准备,买了一大堆铅笔放在讲桌上,上课时先复习100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教师出示了口算卡片,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口算,学生每答对一道题,教师表示“真聪明”、“真能干”,或者全班学生同声表扬“你棒!  相似文献   

5.
“口算乘法”教材分析:口算(乘法)也叫“心算”,是四年级的数学内容,是在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口算不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有用,而且在解题、考试中也少不了它,因为没有口算的笔算,那真是太笨拙了.口算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体现了数学的简炼和优美,通过口算的学习和训练,人们的思维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的运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而“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本次课程标准调整的重点内容.然而,在我们教师积极地理解理念、践行理念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例,来谈谈我们教师在口算教学时的容易出现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吴开道 《教师》2010,(28):49-49
口算就是用脑计算,用口头叙述来记忆当时的结果。《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口算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深,对口算教学的把握模糊不清,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口算视为浅层次的、附带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的教学要求,导致口算方法得不到及时巩固优化,口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学生对口算兴趣不浓,口算速度下降,口算方法缺失,口算正确率不高,口算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8.
开学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5、4、3、2的口算”。教师先复习“几加几得十几”的口算练习,接着出示例题(1):“12-4=□。”问学生:“谁能想出来12-4=?你是怎样想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训练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可见口算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不少教师用抢答式,“开火车”式,口算板式进行口算练习,注重学生算出的结果,忽视学生思维的过程,这样的做法有几个不足之处:首先单纯地注重结果,不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低年级的口算是整个数学计算的基础。人教版《数学》在每个口算教学单元安排的“整理与复习”中,都有将相关算式整理成表格并探求蕴含其中的规律这块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确也都比较重视这个环节,都舍得下大力气花近一半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引导学生探求规律,但在随后的口算练习环节中.  相似文献   

1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琐谈沈长生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改过去笔算、口算的编排顺序,将口算放在珠算、笔算之前进行教学。其目的有三:一是为学习笔算打好基础,有助于理解笔算的算理;二是扩大口算范围,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拜读本刊89.7—8合期上的“低年级口算训练方法八种”一文后,受益匪浅。为进一步切磋交流,笔者再介绍一种口算方法——送信口算法。方法简介: (1)用硬纸制作若干只小“信箱”.其正面标上要求的数,立于讲桌。 (2)用小纸条制成若干封“信”,在信上写上口答算式。 (3)教师先将“信”分发给学生。学生迅速口算后,将“信”投入相应的信箱内。 (4)教师将“信”倒出。组织检验。例如,教了“10以内加减法”后,在组织综合  相似文献   

13.
第一学段总体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新课程改革以来,计算教学的变化很大,多样的教学内容、多变的计算方法导致了学生花样百出的错误。因此,提起“计算”每个教师都有满肚子的苦水,每个学生都有满脑子的烦恼。  相似文献   

14.
开学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5、4、3、2的口算”。教师先复习“几加几得十几的口算练习,接着出示例题(1):“12-4=□”。提问学生:“谁能想出来12-4=?,你是怎样想的?”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4 8=12,所以12-4=8。”而另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10-4=6,所以12-4=8。”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形成是准确、迅速地进行笔算的前提。教学实践使我懂得,口算看起来简单,但确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重视了学生口算的思维过程和“听”“视”能力的协调发展,使口算训练取得良好效果。(一)口算训练要重视思维过程开始,由于口算指导没经验,口算效果不明显。通  相似文献   

16.
左耀平 《成才之路》2013,(36):65-65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其实,口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而在我们的数学领域里计算是无处不在。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与准确性对于计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口算。  相似文献   

17.
林群 《四川教育》2002,(11):27-27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后,要求学生口算“536÷59、1225÷45、3572÷78”……在校对得数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现口算这些分数除法题有更简便的算法:只要把分子相除的商作分子,分母相除的商作分母就可以了,但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是执教教师和很多听课教师事先都没有想到的。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翘起大拇指激动地表扬了这位学生:“这位同学可真了不起,他把被除数、除数、商的分子、分母进行了比较,创造了计算分数除法的另一种方法,并且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问题,同学…  相似文献   

18.
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口算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从1950年教育部制订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一直到现行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多个纲领性的文件都指出要“重视口算”或“加强口算教学”,足见口算教学的重要意义。但是,当前的口算教学却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最近,听了一节二年级数学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师先复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的口算,接着出示例题(1)“96-43”,提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口算,一位学生回答可运用96-40-3=56-3=53口算,而另一位学生回答可以用90-40=50,6-3=3,50 3=53口算。本来教师应该对两位学生都加以肯定,想不到,教师对第二位学生进行了否定,说这种方法不简便,接着就按照教材上的口算方法教学例题(即第一位学生回答  相似文献   

20.
刘红霞 《广西教育》2009,(31):48-49
口算是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小学生口算能力有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口算的速度及正确率普遍有所下降,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正确率“只跌不涨”,口算能力出现弱化趋势。究其原因,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