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7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导入。张占一以"参与交际的文化因素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所用"为标准,将文化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其中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为"交际文化",否则为"知识文化"。[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为留学生专门开设的文化课程,教授"知识文化",然而"交际文化"的教学尚未系统和完善。语言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能力,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交际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义乌工商学院的留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针对问卷反映的情况,结合本人教学经验,从"文化意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英语通用语视角,重新阐述语言与文化关系。笔者将文化分为两大类:语言文化(以语言为载体)和非语言文化(不以语言为载体)(Wen,2016),并从产出"过程"出发,提出语言文化可分为四个维度:主题、语篇、情境和语言本体(Levelt,1989);同时,依据母语者对四个维度语言文化知识意识程度的高低这一操作标准,将语言文化的可分性置于从强到弱的连续统上。据此,笔者反对语言文化绝对"可分"与"不可分"的对立观点。本文最后对英语通用语教学中有关文化教学存在的困惑提出了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应该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介绍文化,语言教学的过程应该是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的输入过程,英语文化知识的缺乏将会严重影响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应该通过不同途径对学生进行文化输入,以培养能满足社会要求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需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的人才,这为英语教学设定了新的目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学习语言必须深入了解与本语言相关的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把语言知识的教学和文化知识的教育结合起来.本文旨在从语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来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其内容和原则.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传授,忽视文化教学,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语言知识教学,又要注意文化知识的导入,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潘裕华 《教师》2013,(21):80-80
语言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是语言的底蕴,促进着语言的发展。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因此,外语教学必须包括文化教学,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教学问题日益受到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语言教学必然离不开文化教学,这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的一个共识。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从词汇、句子、篇章等方面着手,适时、适度地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8.
王慧 《考试周刊》2009,(23):79-8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尤为关键的。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当然离不开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 ,应渗入适当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使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特定反映,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不能离开文化独立存在。因此在日语教学中对跨文化知识要有足够的重视。在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讲授中适度的文化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掌握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本文阐述了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词汇、语篇教学及正确运用文化知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邓炎昌、刘润昌,1989)。当代美国语言学家克拉姆斯也曾说"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但是长期以来,在技校英语教学中,我们多注重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造成文化差异敏感性的欠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同时应了解该语言国情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在俄语教学中,纯语言性的释义是不够的,应从基本文化知识、词的背景、词的文化象征意义、风俗习惯、成语、俗语等方面进行国情文化知识的讲解。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不少语言现象需要借助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才能厘清,不少文化现象也必须通过语言这种载体才能得到体现。所以,外语教学既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多元文化意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笔者所任教的上海市长征中学为例,探讨文化输入的具体策略。长征中学是一所以英语口语见长、有着十多年国际教育交流经验的"国际学校"。十多年来,学校先后共聘请了三十多名外籍教师担任英语口语教学工作,并充分利用外教资源为学生开设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口语节、英国文化周等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文化差异是影响学习和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成人英语教学也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进行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文化差异是国际文化交际的障碍,要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加强文化教育。文化是语言的载体,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以语言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1.听说方…  相似文献   

16.
邱玲 《华章》2011,(23)
英语的学习不是掌握语法、语音、和一定数量的词汇就能熟练的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思想以及表达情感,要学好英语,用英语有效得体地进行交际还需要了解语言本身所赋予的文化内涵.而现代的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上,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使其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偏重语言现象而忽视文化知识,这就难免忽视了语言文化的载体功能;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有目的地,恰当地引入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知识学习在第一程度上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知识的载体,文化知识通过语言进行传播。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符合语言教学的要求,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符合中西方语言教学理念和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学习质量。本文对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承,减少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产生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约束。学习英语语言国家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表达出得体、自然的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行为的发生。文化差异是影响使用目的语进行有效交际的重要因素。语言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包括文化知识的教学。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导入英美文化知识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王卫兵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102-105
大学语文教学有别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学重点无可厚非;但轻视语言知识,甚至彻底排除于大学语文教学之外则失之偏颇。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化以语言为主要载体,对于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来说,语言知识是桥梁、是窗口,是镜像。无论就理论还是实践看,大学语文教材都应当给语言知识的教学留下适当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