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字军东征"事件使得欧洲从中世纪蒙昧主义到新世纪人文主义的历史变革和转型,也构成世界"大历史"的有机部分。事件本身的行动目的不是历史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在评价"十字军东征"事件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历史行为对人类认识和表述变化的深层次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十字军东征"事件对东西方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 ,不仅是广大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 ,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左右着虔诚的信徒 ,而且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人早期教育方面也曾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初期阿拉伯人教育情况及其特点的分析 ,全面阐述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影响和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交往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伴随着阿拉伯人的军事征服传入伊朗 ,逐渐为波斯人所接受。这一历史进程是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长时期、多方面交往的结果 ,具有明显的交往性特征。军事交往为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创造了前提条件 ;政治交往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保证 ;经济交往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重要原因 ;文化交往是伊斯兰教在伊朗传播的深层根源 ;什叶派成为伊朗国教是长时期交往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以其雄武之势兼纳了东地中海古文明以及亚洲远地文明,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而同期西方由于日耳曼人的野蛮冲击和基督教会的肆意破坏,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已荡然无存。正是通过阿拉伯人的翻译,西方才得以知道自己老祖宗的遗产,并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获取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营养,感觉到压力,最终得以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5.
英国法的起源是英国法律史研究的重要论题。近半个世纪以来,多名学者提出了"英国法的伊斯兰起源说"的新观点,认为英国法中的债务之诉、新近侵占之诉、陪审制、信托制、律师公会等制度都可能溯源至中世纪的伊斯兰法,而诺曼人治下的西西里王国、十字军东征以及商贸、宗教的人员往来等则是这些制度传播的渠道。这一学说为我们理解法律文明的多样性及中世纪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关联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历史悠久,该教创立后不久从海路传入福建泉州。宋元时期由于宋王朝在泉州实行发展海外贸易政策,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纷至沓来,伊斯兰马木鲁克王朝和中国元朝初中期,是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在泉州传教的鼎盛时期。元末,泉州发生了亦思巴溪战乱,大部分穆斯林为躲避战火回国,少数留在泉州的穆斯林后裔也迁居山区海滨。清代,虽因官府保护政策伊斯兰教有所复苏,但影响远不及宋元两朝。 一、泉州伊斯兰教文化旅游的开发优势及不足 与福建省乃至全国其它地区相比,泉州开发伊兰教文化旅游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7.
皖江地区宗教文化略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是皖江历史文化的主要特色,也是皖江历史文化的价值所在.皖江宗教文化有以天柱山为中心的禅宗文化,以九华山为中心的地藏文化,以巢湖、芜湖和马鞍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以及以沿江各大城市为中心的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五大宗教按其宗教伦理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其中佛教解决的是人的生死问题,道教解决的是生命的超越问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可以合为一种,解决的是人的现世生存问题.这三种宗教伦理是皖江宗教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皖江历史文化的基本内核,对皖江社会的发展势必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是重视体育的宗教。不仅《古兰经》鼓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重视军事体育,而且哈里发们也倡导体育游戏,致使中世纪阿拉伯体育呈现出繁盛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回族,又称回回族,一般认为其主要来源于十三世纪初叶成吉思汗西征时被迫东迁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以及由于当时东西交通大开而自愿东来的阿拉伯商人,在中土同蒙古族、维吾尔族、汉族等民族相互交流中融合而成的新型的中外结合型民族。回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中外结合文化,其在伦理思想上也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特征。本文拟对回族伦理的渊源,特征等作初步探讨。一回族伦理思想的渊源(一)回族伦理对伊斯兰教伦理思想的汲取回族由于全信仰伊斯兰教,是穆斯林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所以在外来文化中主要受伊斯兰文化的熏陶。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0.
清代著名云南回回伊斯兰学者马德新是一位立志宣教(伊斯兰教)、护教的人,他不仅对伊斯兰教有自己系统的看法,而且对所谓伊斯兰教"异端"也曾给予过严厉的批判,这些对我们研究清代回族伊斯兰教都有很好的帮助。本文在对此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后,进一步指出了马德新所倡导的宗教信仰上的正统化特征和信仰实践上的大众化特征,以及他所强调的知行合一和"圣人"行教路线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元明之际,受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的影响,青海、宁夏的伊斯兰教有了很大的发展,上至元安西王下至下层人民信仰该教者不断增多,并形成了三个信仰该教的民族:回族、撒拉族、保安族,是伊斯兰教在西北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伊斯兰教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发展,穆斯林东移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且受元明两朝统治者对该教态度的影响。元统治者推崇伊斯兰教,重用穆斯林,明王朝对其压制、排斥,故元代穆斯林地位高于明代。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伊斯兰教在开封市区形成了格底目和伊赫瓦尼两教派共存的局面,两派对伊斯兰教在城市地区的发展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和卓有成效的尝试。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城市伊斯兰教也面临发展路径的调适和重新选择。开封市区两教派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融洽协作的模式,对城市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亚男子篮球球员“归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亚男子篮球"归化"球员出现的历史背景、积极作用以及给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作为体育社会流动的一种崭新形式,"归化"球员在西亚男子篮球项目的出现离不开该地区的石油经济基础,但西亚男子篮球"归化"球员更折射出了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自身改良的积极姿态,凸显了竞技体育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了NBA文化在世界篮球运动发展进程中扮演的积极角色,为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底,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 革命之火以燎原之势横扫了中东地区,所有阿拉伯国家无一幸免,西方国家称之为阿拉伯之春. 剧变导致中东多数国家或政权更迭,或内战割据,或社会动荡和出现执政危机. 阿拉伯之春的爆发与政治因素有关,对今后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是历史上犍陀罗文化的中心区域,拥有大量的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遗址。借助考古文献资料、数字高程模型以及野外实地调查与验证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印度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保存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先后经历了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的传入、兴衰等演变过程。核密度估计显示3种文化遗址分布范围、聚集程度有所不同,但都以伊斯兰堡周边区域聚集程度最高。基于高分辨率的DEM分析表明,90%以上的文化遗址距离河流小于800 m,反映其位置选择对于河流的依赖与需求。从分布的高程看,3种文化遗址大多数在800 m以下、坡度范围在0°~10°之间,主要沿河道和交通要道分布。统计数据表明:伊斯兰教遗址数目最多,佛教遗址次之,印度教遗址最少,反映遗址保存的数量随时间而变化。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一些文化遗址如古佩拉、维吉等保存状况较差,亟待加大保护力度。针对遗址目前的保存状况与面临的风险,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保安族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保安族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特点,包含着保安族对伊斯兰教的浓厚信仰,既是保安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保安族民族心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古罗马竞技是古罗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罗马竞技类型的阐述和对古罗马竞技兴盛进行解读,认为古罗马社会独特的物质基础、社会制度和精神元素,是古罗马竞技兴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小说起源于古代希腊;不过,希腊文学如同全世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一样,以人民口头创作为起点;在书面文学中,开始时也以诗歌称盛,真正的散文小说的出现晚到了公元后一、二世纪。其实,公元前146年希腊已被罗马征服,公元后一、二世纪已至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统治时期。只是这些初期的小说家仍以希腊文著述,所以通称为希腊晚期文学。在散文小说诞生之前,小说的几种要素在早期的文艺创作中已有滥觞。荷马史诗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特別是《奥德修纪》中有激情,有海上的冒险奇遇,有奴隶主家庭生活的反映。在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和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里,出现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写  相似文献   

19.
一伊斯兰教在创立之初,就由海道传入我国。《闽书》载:“(穆罕墨)有四大贤人,唐武德中来朝,一贤传广州,二贤传扬州,三四贤传泉州。”初仅在南方的一些城市里传播,且主要以侨民为主。大约在公元十世纪左右,伊斯兰通过中亚的萨曼王朝,传入我国新疆喀什地区,以后又扩及全新疆,元时西北地区先后有十多个少数民族信奉了伊斯兰教。诞生于来元时期的回族,就是一个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典型。因而伊斯兰教对回族的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诸方面的影响相当深远。到清前期,西北地区回族伊斯兰教各教长,势力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20.
大花苗族被迫迁徙到石门坎,物质生活极其匮乏,政治上毫无地位,受封建统治者和当地彝族土目的统治,人们在精神上对宗教产生了特殊的需求。石门坎是汉、苗、彝、回多民族聚集地,但儒释道思想、彝族宗教和伊斯兰教等影响微乎其微,而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又满足不了这一需求,这为基督教的传播奠定了文化心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