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培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应加深对职业素质核心能力的理解和认识,既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训练,也要渗透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以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为核心建立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要开发我国成人的创造力,我们认为,要着重解决三个认识和实际方面的问题。首先应明白创造力人皆有之,这是创造学第一条基本原理。我国创造教育先驱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43年发表的《创造宣言》中写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多年研究结果表明,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有无创  相似文献   

3.
《古兰经》中奉绥来特章的经文明确提出了鉴别真伪信士的标准:深信"这是从至仁至慈真主降示的启示"者是真信士,而不相信者,则是伪信者。穆斯林的身份是以是否信奉安拉为前提的,信奉安拉的人是穆斯林,表面上信任而内心不信的人是伪信者。《古兰经》明确而详细地阐明了信仰伊斯兰教的社会成员中信道者与伪信者的特征和性质。  相似文献   

4.
论胡瑗的以正接人与他的诚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瑗把"信"既视为人的一种品质要求,也视为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他认为圣贤之人应有至信发之于中,而以正信接之于人;胡瑗强调"大信",他要求君臣上下都能尽忠尽职,信于天下;同时他还认为,能否践"信"也是一种能力和智慧,他要求人们做到顺时顺势,畅行中信。  相似文献   

5.
笛法兰 《阅读》2013,(3):50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懂就要去问,不会做就要去学;即使有能力去做一件事,也要懂得谦让,这是成为品性高洁之人的基础。这就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就要谦虚好学、懂得谦让。《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况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挖掘<好人难寻>中以老祖母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社会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的虚伪浅薄、自以为是、固执自私、愚昧无知等人格上的缺陷,展示奥康纳对现代人人格道德方面所存病症的洞察与忧虑和借暴力警醒世人,呼唤构建现代人格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由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而作为存在体的人涉及个体、群体、自然界和超越界四维范畴.要实现人的和谐,离不开和谐教育,作为以人为核心的和谐教育理应关注和理解四维范畴并从中有所受益,以提升教育品质,培育和谐之人.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大体上可以分解为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必须以认识能力为前提条件.人们对社会生活、客观事物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正确地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人的认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概括能力.魏书生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积极思维,魏老师总结出了“四遍八步”读书法:一遍跳读(记梗概,记主要人物);二遍速读(复述内容,划分层次);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作用的发展史。在社会转型期,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同时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的初期,理性消解非理性,非理性消解理性的实例,让人屡见不鲜;高扬人的理性,忽视非理性或者一味夸大理性的局限和缺陷,以贬低理性,否定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只单一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这都是片面的认识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运用哲学规律来认识事物,可以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与逻辑能力,启迪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运用于射击项目制胜规律的认识中,用辩证唯物观点分析射击项目运动中的技术与心理、训练与比赛、稳与准的关系,为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射击项目制胜规律,提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写号抒情上历来为世人称颂,其描写生动形象,意境清新自然,使人悠然神往。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也传达了自己纵情山水、淡泊名利的心志。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米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人小。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的第一个适用于0—5岁儿童的课程框架包括归属(belonging),存在(being),形成(becoming)三个方面,这引发了我个人的思考,本人从澳大利亚幼教课程体系来谈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具体表现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应关注幼儿的本体感、重视幼儿当下生活的意义、让幼儿成为活动的真主人、我国幼儿教师应树立多元化和包容性思想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为将大学生培养成"思想成熟、知识全面、技能优秀、行为符合规范"的全面发展之人,必须重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因为健康的身心状态是一个人从事各项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本文论述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创立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构建科学的评估与反馈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大概包括自我观念、价值观念、情感、意志、认识、性格特征、感知、思维、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向与调节作用,它既能影响和制约人的其官因素,也能助人成功。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16.
人有生,即有死,世人都无法脱离生死的羁绊。人只有一死,如何面对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庄子的生命观中的苦生顺命、生死物化以及乐死的观点独到而深邃、冷静而深情、超越而现实,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巨大的感染力。研究他的生命观,对当今的世人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形式主义”音乐美学家爱德华·汉斯利克,其音乐美学思想可总结为“否定的命题”和“肯定的命题”.这些命题对世人关于如何谓音乐之美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然而此二命题也存在一些令人发疑的地方.对它们进行梳理和分析势必增益相关研究的完善与深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生身心发展问题与行为问题的增多,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生命教育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的基础上,应重点把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生命自觉主体作为教育的目的,激发学生生命潜能,唤醒生命自觉意识,帮助学生成长为有理想追求、有健全人格、有自主发展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9.
学生中常见的不良情绪的管理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管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由于学生不合理的认知而引起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原则,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从“三育人”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工作实践出发,对“三育人”的认识和实践应不断地深入和发展。育人应与素质教育的主张相一致,其本质是启发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培养和谐品格与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工会应在推动素质教育中,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完善“三育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