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喜欢散文是喜爱它的多样化和自由的体式。电视散文充分利用“视听”艺术的优势,集纯文字散文的“抒情、叙事、议论、夹叙夹议、书信、故事”等等样式为一体,舒展而热烈地扑向观众,送去一股前所未有的馨香。1992年起,我进入电视文化散文的创作,在杭州电视台艺术中心相继担任文学编辑、导演、撰稿、制片人等,拍摄了大量的文艺欣赏片,还拍摄了园林片《荷花节》、《走进春天》、《说西湖》等系列散文集共计220多部作品。这些片子揽括了艺术的各个门类(涉及了歌舞、音乐、美术、戏剧、戏曲、杂技、影视剧、园林、建筑等等)。《荷花节》、《走进春大》和《说西湖》记录了西湖风景点的大部分信息,被园林专家们称为“活的西  相似文献   

2.
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并于1999年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 从此,电视散文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地方电视台也开辟了类似栏目,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电视散文是文学和电视手段的结合,以灵活跃动的声画形态营造文学意境,实现抒情、叙事、写景的有机融合。简单地说, 电视散文就是运用电视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给散文配上画面、音乐等富于动感的情节,把文字表述形态转化为视听综合表现形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散文与文字散文相比是立体的、多维的,将语言文字、画面、音乐、音响等综合在一起,通过荧屏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有更大的审美艺术空间,可以使人们得到更多、更丰富的艺术享受。一部优秀的电视散文作品应该是“音、诗、画”的艺术交响。  相似文献   

3.
从《雕望家——刘焕章》说起电视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播出后(虽然它最早被叫做电视报告文学,但后来作者在一篇创作谈中把它称作电视纪录片),在观众中引起很强烈的反响。据说各阶层的观众,包括一些外国朋友,都有人去信电视台表示赞赏。著名画家黄永玉说:“这部短片好就好在它按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反映生活。”一名工人观众说:“这部影片看了让人激动,很有艺术感染力。”在如今高水平的纪录电影不断出现,电视中纪录性节目大量播出的情况下,《刘》片能为广大观众  相似文献   

4.
“作文电视”是继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主要在青少年节目中播出,因此被称之为电视文学家族的新成员。“作文电视”将它的作者定位于在校就读的中学生,将焦点对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观察思考后所做出的判断、点点滴滴的体会与真情实感,因而具有鲜明的青春色彩和农郁的校园气息。正是这种独特的生活视角,构成了“作文电视”明显区  相似文献   

5.
吴灏鑫 《传媒观察》2006,(10):20-21
在国外,“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真人秀”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英国等国广泛移植。荷兰《老大哥》、美国CBS的《生存者》、福克斯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等等,它  相似文献   

6.
电视文学的出现为电视文艺百花园增添了诱人的色彩,而电视散文作为电视文学的一个品种,更以它独特的魅力而受到电视工作者和电视观众的喜爱。前不久,看了电视散文《小路曲曲弯弯》,颇受感动。一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可爱的柳小丫形象;二是作品向我们提出了儿童辍学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编导运用电视手段和散文的文本有机结合,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电视散文《小路曲曲弯弯》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以小主人公柳小丫的视角反映了她辍学的前前后后。“故事”很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但柳小丫的命运却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随着她命…  相似文献   

7.
电视散文创作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拍好一部电视散文?前人不曾留下任何模式,更谈不上成熟的创作理论。在观摩学习他人优秀作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对电视散文的创作谈点感受。 一、电视散文的幢文创作《选择》 电视欲文的创作,首先要选择(或创作)一篇好的散文,就像拍摄一部影视剧,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剧本一样。散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视散文作品的质量。 什么样的散文适合作电视散文的“剧本”呢?首先必须符合电视的特性。此外,傲文的文学性也是衡量电视散文“剧本”质量的重要标准。 有了一篇合适的散文,对创作一部电视散文可谓成功了一半。具体如…  相似文献   

8.
解析国内的"真人秀"--兼评《生存大挑战》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节目。2000年以来,“真人秀”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它始于荷兰的《老大哥》,其后,美国CBS的《幸存者》,FOX电视公司的《诱惑岛》、法国的《阁楼故事》,德国的《硬汉》,更将这一新的节目形式推向了高潮。“真人秀”使收视率急速飙升,为欧美各大电视台创造了巨额利润。  相似文献   

9.
电视散文顾名思义即电视化了的散文。电视是它的外化手段、它的二度创作。离开“电视”这一载体,电视散文也就不复存在。综观电视散文的创作,屡有误区存在。许多创作者无法分辨电视散文与电视专题的差异与区别,将电视散文拍得像一部专题片,失去了电视散文所特有的空间感、诗性、设计性与故事性,将很有韵味的电视散文搞得寡淡无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电视颇具渊源的朋友,电视牵着文学的手来到这个世界,一步一步完成她的发展和嬗变。在电视与文学五彩缤纷的合作中,电视散文是电视文学形式里尤显芬芳的一枝。散文最在意“神韵”,即散文的主题。所有具体的内容、形式,所有文章涉及的风物人情、创作技巧全都集在这“神韵”的麾下,以最能表现它为终极的目标,进行取舍与安排。散文的电视化为散文“神韵”的物化与传达提供了另一个途径。丰富、形象的电视语言,使散文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杨澜访谈录》是阳光卫视制作的名牌访谈节目。阳光文化将近年来制作播出的优秀文化专题片加以艺术包装,巧妙地将电视语言转化成平面的“电视图书”概念,制作一套“阳光文化电视图书”。这在我国出版界是一项创新。《杨澜访谈录》曾在多家出版社以纸介质出书。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名人”“双名人”效应的日趋理性,“杨澜访谈录”系列图书在出版发行上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近期《杨澜访谈录》落户中国城市出版社,经重新策划包装,以全新的创意和形象推出。此书面世后受到读者的好评。为此记者采访了城市社副总编辑,《杨澜访谈》的…  相似文献   

12.
玄父 《出版参考》2004,(7):18-18
“太后下嫁”是清宫八大疑案之一。电视连续剧《孝庄秘史》的播出,又吸引了人们的议论,特把有关说法略作梳理,看看这些“论据”是否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13.
赵小波 《现代传播》2006,(6):142-143
这几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中国式离婚》,直到《亮剑》、《暗算》等国产电视剧在各卫视台和地面频道轮番播出。“二轮剧”的热播几乎成了一种风潮和时尚,动辄五六家卫星电视同时在晚间的黄金挡时间播出同一部剧,或者一部剧在各电视台相继播出。观众可以“一部电视剧在河北台看开始、安徽台看进展、四川台看高潮、陕西台看结尾”。这种“隔夜饭”让电视台“屡吃不爽”的另一个原因是二轮剧价格低,收视效益却好。因此,本文想从自身的播出经验出发来进一步探讨二轮播出电视剧潜在的价值和它“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许天颖 《新闻爱好者》2010,(11):180-181
上世纪90年代末,电视婚恋交友节目火爆荧屏,从1997年凤凰卫视播出台湾华视制作的《非常男女》到1998年上海东方卫视播出《相约星期六》、湖南卫视播出《玫瑰之约》,"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0多家省级电视台开设了此类婚恋节目”,爱情玫瑰在电视的包装下羞答答地绽开了。然而“花无百日红”,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雷同.电视婚恋节目难遏收视率下滑的颓势,在受众中的影响式微,爱情玫瑰悄然枯萎。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电视台中.广东电视台的电视剧制作一直受到同行们的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末.以《商界》,《外来妹》、《公关小姐》、《情满珠江》、《农民的儿子》、《英雄无悔》、《和平年代》为代表的电视剧,一直在中国电视行业中为人称道.也获得了足够的荣耀:1987年《公关小姐》在广东台播出时,其收视率竟然达到90.99%,同时还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1994年制作的《情满珠江》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立即轰动全国,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金鹰奖”等三大全国级奖项的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日前,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10集电视系列片《人在单位》.最近又重播这个系列片。它纪录了人们在单位里的喜怒哀乐以及单位里发生的种种故事。通过老、中,青三代人在单位里的经历.从工资,职称、住房,户口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的“单位现象”.从人的变化,单位的改革折射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7.
万春燕  熊哗 《声屏世界》2013,(11):46-47
2013年6月3日,筹备长达十年之久的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在央视一套亮相,这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纪录片力作。主创人员原本希望它能够继续“舌尖”的辉煌,向世人全景展现伟大国粹京剧两百年来的发展变迁。但是事与愿违。该片播出后并没有收获意料中的成功,却遭来了诸多质疑声。在网络的发酵下,《京剧》被推上了人们议论的舌尖。  相似文献   

18.
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电视散文,人们称之为电视纪实散文,其最大的魅力在于以真实取胜,因为主人公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最具真情实感,最能打动观众。1999年4月,江西电视台《落英缤纷》栏目改版,确定走“音乐文学创意组合”之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拍摄电视散文。我作为节目编导闷头拍了一年,竟 然拍了十几部,有的还在全国获奖,回头想想,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那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便立时浮现在眼前。《父亲的背》──认识王友保《父亲的背》中的父亲叫王友保。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我们坐了一天的车,太阳落山时赶到他家的时…  相似文献   

19.
真人作秀     
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视“真人秀”《完美假期》在湖南长沙一播出,立即在观众中引起轩然大波,湖南经济电视台网站收到的帖子达2万条。人们态度鲜明:或是喜欢或是反对,没人持中立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有 人说 ,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 ,真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本质。十二年前 ,当一部完全以纪实手法摄制的电视纪录片《望长城》一经播出 ,立刻引起广大观众强烈反响。《望长城》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呢?《望长城》的总摄影师韩金度曾用4个字作答———“归真返璞”。当《潜伏行动》这部反映武警海南总队击毙武装犯罪团伙头目刘进荣的电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 ,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竟在20天内连续播了3次。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它的真实。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具有一种多向性、开放性和追求新奇的特点 ,他们更习惯于通过自己的眼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