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日本有一个30万国际学生计划,于2008年由日本政府宣布,目标是提高国际学生来日本留学的数量,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日本政府希望吸引到优秀国际学生,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日本教育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教学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最热门的国家是美国,其次是中国。日本学生来华留学的比例目前已接近前往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中国留学生赴海外求学的热门国家中,日本也是备受关注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海外生源地之一,有超过10万名中国学生在日本求学,占其所有外国学生总数的60%以上。高中生则是其中的主力军。目前,正值日本各语言学校接受2010年7月生和10月生留学申请的时候,前往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服务中心咨询日本留学业务的学生呈现前所未有的“火爆”。该中心负责人提醒大家,高中生赴日本留学要做好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3.
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增长迅猛,出国留学生在学位和年级分布上呈现"橄榄型"分布,白人仍是出国留学生主体,但少数族裔大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呈攀升趋势.美国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呈现出驻留海外学习时间较短、研究型大学派出绝对数量多、留学目标国家趋向多元等显著特征.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其高校学生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猛增,有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要,但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是根本驱动因素,美国社会对大学生海外经验的重视是重要现实因素.此外,通过学生国际流动来构建美国与世界他国和地区新的交流方式、增进国际理解也是不可忽视的隐形推手.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所谓国际生,是指在美留学的他国学生的总称。近几年来,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国际生呈几何级数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1年止,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约10万人之多。就南京外国语学校而言,赴美留学也是呈逐年大幅递增的态势,2007年有68人留美,到2010年高达174人,占全部毕业生三分之一多。过去大多数是本科毕业后申请到美国读研究生,并且大多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2006,(12)
2006年是留学回暖的一年。各国在欢迎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的同时,也对留学生的质量进行着更加严格的把关。近日各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与海外教育机构代表汇聚一堂,介绍了各国2006年的国际学生政策以及2007年的留学趋势。日2006年只有半数获签日领馆教育领事锅冈崇表示,1983年,日本还只有1万名外国留学生。此后,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措施,吸引留学生赴日。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0万人。2006年,有近12万名留学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日本政府采取了多样化的海外留学资助政策。海外留学资助政策具有扩大留学生交流,增加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互理解及友好交流,提高本国大学国际竞争力等多种政策目的。日本的海外留学资助项目也多种多样,既有奖学金,也有贷学金,既资助短期留学,也资助长期留学,较好满足了不同政策目标的需要。日本选拔留学生时,尤其注重资助效率,标准严格。  相似文献   

7.
许雎宁 《留学生》2013,(1):46-48
辛亥革命前我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其中留学日本学生人数达2万人,留学美国学生约800人,留学欧洲有500多人。在辛亥革命从兴中会成立到武昌起义再到民国创立的过程中,我国留学人员特别是留日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章,并加以梳理后认为,留学人员对辛亥革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这样加以概括:留学人员是资产阶级民主和革命思想的宣传者,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反清武装斗争的策划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所谓国际生,是指在美留学的他国学生的总称。近几年来,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国际生呈几何级数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11年止,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有约10万人之多。就南京外国语学校而言,赴美留学也是呈逐年大幅递增的态势,2007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国务院资助的非营利性组织——国际教育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近日针对境外3000所大学做了美国留学生人数调查。调查报告指出,2008—2009年间,美国学生到境外传统留学地点的大学修习学分的人数骤降,如欧洲虽然仍为美国学生的主要留学地,目前留学人数超过14万人,但注册人数较往年下降4%,为22年来首度减少。到欧洲留学骤减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衰退。美国经济的不景气反而促使前往非传统留学地点的学生人数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日本的外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12万人。在日的外国留学生以中国学生为多,约有8万人,占留学生总数的70%。另外,在日本语学校就读的就学生总数约有5万人,其中中国就学生近4万人。也就是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和就学生的人数超过了10万人,中国成了日本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地。  相似文献   

11.
闫志刚 《留学生》2009,(12):23-25
刚刚闭幕的"2009年中国国际教育展"火爆异常,主要留学目的国都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推介力度,力求分得中国留学市场一杯羹。在众多国家中,日本有近50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参展,其中不乏世界知名高校,日本政府及学校纷纷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海外学生赴日留学。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这是否意味着赴日留学的大好时机呢?  相似文献   

12.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达到41.39万,与2012年度比较增加了3.58%。特别是近5年来,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66万人,比改革开放头30年总数还要多。据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我国主要留学目的地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排在这些国家留学生生源的第1位。如此巨大数据的背后,是我们对莘莘学子留学行前的牵挂和"嘱咐"。  相似文献   

13.
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趋势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国际留学生发展的趋势分析为基础,预计2020年来华留学生将达到70万人,其中学历生的数量会持续增加,但学历生占来华留学生的比例不会有较大变化。2020年来华留学生仍以亚洲学生为主,但越来越多的其他洲的留学生也将选择中国作为留学目的国。应该确立政府主导战略,促进来华留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工》2014,(3):28-28
2014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和各国鼓励留学政策相继实施,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仍将是大多数中国学生的留学首选。其中美国将继续以“吸引全世界最好的人才”为目的,进一步选拔优秀的国际学生。相比较而言,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将继续强调“以质取胜”,用欧洲多元的文化、低廉的学费和优惠的政策获得更多中国优秀留学生的青睐。此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也将在2014年推出一系列吸引国际学生的留学、就业和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世界教育信息》2014,(4):80-80
正据美国新闻网(US News)2014年2月14日报道,美国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公布的最新报告称,1997年,仅有4%的国际留学生来自中国,而现在,全美有28.726万名持有效学生签证的中国人,中国学生占国际留学生的比例约为29%,人数甚至超过来自欧洲、南美、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北美其他地区的留学生总和。该报告显示,印度是美国第二大留学生来源国,有10.5万名印度学生在美留学,韩国以9.1693万名留学生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际教育学会2011年11月14日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10到2011学年,留美中国学生人数比上一学年增长22%,达到近15.8万人。中国连续两年成为留美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中国、印度和韩国分别是排名前三位的在美留学生来源国。外国留学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对于面临经济危机的美国来说是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17.
留学日本的生活一向被国人认为是十分辛苦的。人们对于留学日本的学生为了生活和付学费,总是要不断打工的印象十分深刻。其实日本政府为了更便于留学生在日本生活,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日本现在许多民间团体也有多种支援留学生学习的措施,本文主要介绍日本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薛澜 《留学生》2014,(3):20-20
在全球化时代下,海外留学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中国人出去留学了,另一方面有很多国外的学生到中国来学习。到中国来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就像我们当初出去学习一样,我现在想欧美同学可不可以吸收这些国际学生加入欧美同学会。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欧美同学会的服务范围将会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张力 《海外求学》2003,(15):32-35
据统计,目前有大约46万中国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高等学府就读,而且,中国学生对留学国家的选择也已经由最初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迅速扩展到全球至少103个国家和地区,逐渐从发达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延伸。  相似文献   

20.
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与中、韩两国联合起草一份允许三国大学相互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学分的框架。日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吸引更多留学生,特别是鼓励更多学生去国外学习。数据显示.近年每年约有8万中国学生和约2万韩国学生留学日本.但日本仅有约1.8万人留学中国.约3000人留学韩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