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使学生省时、有效地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讲解椭圆的定义以及椭圆的教学思路;第二,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教学思路;第三,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HPM视角下的数学教学设计:以椭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教学原理是HPM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要求根据重构的历史进行教学.以椭圆为例考察椭圆的历史,并对其进行重构,据此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表明:HPM视角下的椭圆概念教学创造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椭圆焦半径性质的旦德林球推导法,学生在理解上并没有困难;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发现:较之教材上的椭圆引入方法,大多数学生更愿意接受HPM视角下的引入方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开展HPM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研究,开发更多的HPM教学案例,让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画椭圆的过程中发现椭圆的几何特征,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利用坐标法、逻辑推理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运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伸缩变换将椭圆和圆联系起来,由圆的性质激发学生探索椭圆的类似性质,并运用所得到的结论解决椭圆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体现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通过前面"直线与圆"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用解析的方法研究曲线问题的基础。基于此,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1)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标准方程中参数a、b、c的含义;(2)让学生通过椭圆几何性质探究,厘清椭圆有关量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椭圆的几何性质;(3)让学生领悟数学问题研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养成严谨缜密的"理性思维"的习惯。教学重点确定为椭圆的几何性质及其研究方  相似文献   

6.
现在高中椭圆的教学由于面临复杂的各种局面,我们老师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细心分析,循序诱导,耐心教学,精讲精练,创新教学,便于学生掌握椭圆参数方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椭圆数控加工编程设计这一理论性强和编程难度大的特点,根据笔者多年来数控教学的实际经验,详细阐述椭圆加工编程设计思路和教学案例代码,使之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椭圆数控加工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8.
刘爱学 《江西教育》2005,(10):25-26
课例名称:椭圆的标准方程。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品”中欣赏;“做”中探究;“悟”中发展。情感目标:欣赏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精神。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类比猜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方法目标:能运用试验、归纳、代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概念,能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其推导过程,了解椭圆中三个基本量的几何意义。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及能力培养。教学难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  相似文献   

9.
在技校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中椭圆的画法虽不是重点,但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较为困难。一是椭圆用菱形法作图繁;二是椭圆长、短轴方向确定难。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以原圆直径画椭圆,画椭圆柱(孔)高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气氛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如教《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  相似文献   

11.
在2017年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执教《椭圆的几何性质》一课的选手教学的亮点主要有: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与建构;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强调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教学的不足主要有:对于"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地发生"没有深刻的认识;对于"教给学生正确的数学研究思路"没有深刻的认识。本课教学理应从椭圆方程出发,通过研究方程得到椭圆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形成一种图文并茂、声像同步、人机交互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单位课时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建立一种多媒体、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并通过这种教学示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椭圆的定义出示课件中的椭圆图像,让学生说出椭圆的第二种定义,屏幕显示:椭圆的定义: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小于1的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2双曲线的定义出示课件中的双曲线图像,让学生说出双曲线的第二种定义,屏幕显示:双曲线的定义:到定点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大于1的常数…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椭圆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椭圆与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即从定义上和图像的位置关系来探讨椭圆与圆的关系。通过学生共同参与、积极探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以此引领《椭圆》一课,教学思路是:对于椭圆的定义,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引领,通过师生的实践性操作、递进式问答,逐步认知椭圆;设计建系、推导方程的过程,在比较、权衡、判断、选择等思维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用优化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再通过两个动手的操作活动,研究椭圆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5.
谢全苗 《数学教学》2000,(4):9-10,39
笔者有幸拜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99.9郝茹老师的《谈椭圆第二定义的教学》一文,深受启发,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例3(即第二定义)的证明本身并不感到困难。难点在于学生对例3中的定直线x=a~2/c(右准线)的产生感到困惑(为什么在椭圆外出现这样一条直线呢?)与此同时,对利用这种方式得出椭圆的定  相似文献   

16.
《用椭圆工具画鱼》是根据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七课《奇形怪状的热带鱼》上的一节创新课。一、教材分析Windows画图板是小学生乐学、易学的一部分知识。本课《用椭圆工具画鱼》,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椭圆工具,能够利用工具样式区提供的样式画各种椭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使用铅笔、直线、曲线等工具。从知识的角度来讲,学生掌握椭圆工具的使用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让学生利用它画出一幅有创意的画却不太容易。因此,本课主要是在教学椭圆工具使用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利用椭圆工具创作图画,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画图工具。二、…  相似文献   

17.
教学需要思考,尤其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生成方式的分析,从而采用恰当的方法组织教学,使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椭圆几种生成方式”的分析,探讨如何设计椭圆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用几何画板画椭圆的六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梅 《考试周刊》2007,(30):45-46
椭圆在平面解析几何的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很准确地画出椭圆图形,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方便。下面介绍六种画椭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控制课堂 ,每节课讲什么与怎么讲都事先设计好 ,对于教学中出现的与教师设计不一致的地方往往被“粗暴”调整 ,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但笔者以为不然 .下文是笔者教学中所上一课 ,现作为案例分析 ,将它奉献给大家 ,以供同仁商榷 .1 原定教学目标笔者已于前一节课完成了对椭圆简单几何性质的研究 ,本节课的重点是对椭圆的第二定义作研究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椭圆两种定义的认识达到统一 ,以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椭圆的定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实施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2 教学实施过程老师 :请同学们…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过程;3.能运用定义及标准方程解决问题;4学会用“观察─—思考、讨论─—发现”学习法;能用总结归纳、演绎类比、对比法探求新知。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椭圆的定义与椭圆的标准方程;根据椭圆定义推导标准方程。三、运用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液晶显示仪。四、教学思想1.以学生为本,重视知识形成过程与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采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分层揭示知识,以学生为主体,思考并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训练、培养他们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