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教育在体制、效果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却存在着巨大的硬伤。这种道德教育的缺陷具体表现在:道德教育与未成年人年龄与心智特征的错位;自我认同低;行为调节无效性;生活化水平低等。对此,需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求真务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新特点,探索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的创新,使德育工作更加人性化,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生活现实,贴近来成年人群体,切实将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 以往中小学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道德教育过程脱离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道德教育方法脱离体验教育的基本途径;道德教育的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选择形成反差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重实践教育的创新,形成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新体制,组织学生参与探索性的道德体验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  相似文献   

3.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很大程度上源于道德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具有塑造和转化作用。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职能,从小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根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一般是指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其具有犯罪主体低龄化、犯罪性质恶劣化、涉案类型相对集中、犯罪目的模糊、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方式集团化、犯罪技术智能化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做到: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收集信息,及时矫治未成年人不良心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道德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建立完善的教育辅导、治疗体系;有效打击、妥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6.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很大程度上源于道德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对未成年人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具有塑造和转化作用.充分发挥家庭道德教育职能,从小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于根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高台县教体局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在校违法犯罪现象,近日,召开了全县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并结合会议精神落实七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今多样化的信息和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价值澄清理论靠个体自己的分析选择采取行动、并赞赏自己的行为最终成为生活习惯,这种理论非常适合当今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我们尝试运用价值澄清理论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借鉴和推广价值澄清理论对于丰富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陈忠 《九江师专学报》2005,24(3):104-108
本文就未成年人的群体社会态势、未成年人的“时年”特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接受”情境,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动关系诸方面,探讨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可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未成年人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也关系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所以,加强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