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校自1997年开始诵读古诗文.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学校领导从各个角度培养师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努力为其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与空间,完善各项措施,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2.
严虞悖作为清初的诗文名家,通晓经史,其诗文观念,散见于其所著诗歌、文章.他主张为诗作文应该“原本六经”,要对社会有担当,不要堆砌辞藻、无病呻吟.《偶题四绝句》是较为全面地反映其诗文思想的组诗,也对我们了解清初的思想文化的特点,即反对空言心性,要求经世致用的实学,有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3.
古典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其原因一是诗文本身的蕴含,二是古今语言文字的差异.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主要应采用诵读、文言合一、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在遂昌期间的诗文涉及诸多内容,尤其在清正爱民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兴办教育、劝农耕作、灭虎惩恶、抑制豪强、纵囚现灯等.他的仁政惠民的理想抱负得以局部成功,这成为他的政治生涯中颇为得意的阶段.研究这些诗文对于全面了解汤显祖及其在诗文创作中的地位,乃至对于他此后的戏曲创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乾隆皇帝题文津阁<四库全书>诗文为例,通过诗文及诗中的标注,说明文津阁<四库全书>建置与庋藏情况."以诗征史",补充其史料所缺,纠正史料之所讹.这些御制诗文是我们研究<四库全书>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6.
乐山大佛景区诗文繁多庞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按不同标准可分多种类型,并相互交织。大佛景区诗文有不少佛、道方面的石刻,体现了大佛景区宗教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乐山大佛和夹江千佛岩景区及其诗文有同有异,各有特色,大佛景区诗文较多、较杂,千佛岩景区诗文较少,较简。期盼景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其诗文建设,开拓创新,以推动地方旅游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一般同具诗文、书法、印章等综合艺术,使人感受多种审美情趣,特别是题得好的诗文,不但能起到红花绿叶、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让人领悟作者的立意构思、品格胸怀,诗文与画相得益彰.一幅没有题写诗文的画作,永远像不能开口的维纳斯,虽说在艺术上已臻化境,但其立意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和欣赏者之间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文精神的丧失,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欣赏诗文对于培养大学生道德修养、审美观念和加强专业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中可以开设诗文修养课,根据其特点,对课程的内容、开课方式、考核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实践,以提高大学生修养,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唐代诗文丛考>系陈耀东先生新出版的有关文史、诗文的史料、文献的考辨整理研究之作,俱属实学研究性质.此书包含<诗文作者事略考>、<别集传本源流考>、<诗文补录辑佚考>三编,每编又下分七或八章,分别考证整理研究相关的作家生平事迹与文献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相当丰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其学术价值很高,颇为实用.对于唐文史研究者而言,此书是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古典诗文有它自身的特点:精巧的体式,跳跃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丰富的情感内蕴,这些无不显示出古诗文有别于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独特美.那么,如何在古典诗文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何方形 《台州学院学报》2006,28(1):19-22,29
杜甫的山水诗创作是他一生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然也有快适愉悦的成分,但更多的则表现了诗人拯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表达了怀抱不能实现的幽愤与感伤,意蕴丰厚。杜甫的山水诗展示出全新的情感体验范式,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韦庄是唐末、五代文坛上一位诗、词兼擅的重要作家。他不仅在诗、词的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提出了自己明确的文学思想——清丽。韦庄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审美追求,他的诗也具有清丽之美。他以清词丽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境界,在唐末诗坛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逊是齐梁时期的重要诗人,他出身寒门,性格耿介,一生仕途坎坷。受当时儒道杂糅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出世与隐逸的思想在其人生意识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终生游离于庙堂与江湖之间,对功名的求取与洒然出尘的希慕是他力图调和的两种思想。而起伏不定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凝结成一股特有的孤独意识,使得他的作品散发出清冷淡雅的美学风貌;在一个"文贵形似"的时代,他的诗歌受到道家的自然思想与陶渊明的淳真文风的影响,文质兼备,追求本色的"真性情",体现出回归自然的出世精神。  相似文献   

14.
曾卓是一个用自己内心的爱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相比文坛的许多大家来说,他并不为人所熟知,诗歌也从来没有带给他荣誉,带给他的甚至只是厄运,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对诗歌的热爱,一直满怀感情地执著着自己的诗歌创作。1955年-1976年的诗歌创作是他几十年诗歌创作生涯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诗是他的生命,心中的爱帮他延续着诗歌,爱是诗人在那个特殊年代不变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穆旦诗歌的修改情况举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的主要诗歌基本上都经过了修改,这使得穆旦本人的手稿、诗集以及报刊杂志所载穆旦诗歌出现了不同版本。这些修改有的仅仅是标点符号、语法使用或个别字的改动与变更,有的则是句子甚至章节的改变。这可能蕴涵了诗人美学立场或人生经验的变化。对这些版本情况的忽略,构成了对穆旦诗歌写作现实的遮蔽。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是现代新诗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大诗人。他的早期诗歌具有强烈的唯美主义色彩,后以唯美主义接纳象征主义。“格律”实验对匡正白话诗流弊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过度地局限住语言的形式领域内。他的诗歌实践能在中西文化的广大视域中展开,但是保守的民族心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向现代性的掘进。闻一多新诗实践的成就与不足留给我们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乔知之,以文辞名世。他现存的作品虽然不多,但是颇具风貌,能自拔流俗。本文把乔知之现存的诗歌分为女性题材、边塞题材和咏物题材三类分别探讨,指出其上承汉魏乐府古诗,典丽雅正,富含寄托的特点,认为在当时的文坛环境下,乔知之响应了陈子昂的诗歌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初唐诗歌向盛唐诗歌过渡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江顺诒系同光时期活跃在杭州的知名诗人,平生屡入诗社,虽不免酬应之作,但始终能彰显"诗中有我"的创作路径。作为屈居下僚的小吏,其诗歌具有浓浓的平民情怀,然从不掩饰求宦之念,坦然抒写于尘世追求高雅的人生志向。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却能创作出《海上新乐府》之类咏叹新生事物之篇,彰显其"放眼看世界"的胸襟。虽非诗坛大家,却坚守独抒性灵的创作路径,形成了淋漓酣畅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9.
王昌龄的四十余首禅诗既是对方内世俗失意的疗慰,同时也是诗人对方外禅学的体验、参悟。虽然此类作品数量不多,但却代表着诗人的又一种心态和另一种诗格的尝试和追求,其作品的内容和创作风格,有别于诗人的其他诗作。  相似文献   

20.
宇文虚中是金初诗坛非常重要的诗人,为金诗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宇文虚中形成两种解不开的心理情结,并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宇文虚中的诗作充分展示了他内心难言的苦衷和对故国乡土的怀恋之情。诗歌艺术带有明显的宋诗特征,但由于人生境遇的转折,其诗多感物抒怀、直抒胸臆,风格刚健雄豪,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