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黎强 《读写月报》2024,(7):26-28
<正>许多学者认为苏东坡在赤壁的月色下“观景顿生种种联想,眼前浮现出赤壁古战场鏖战的场景和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遂作词赞颂其功业,并借以抒发有志报国却壮怀难酬的感慨”。如果我们依照这一主旨去诠释这篇作品,就会发现很多矛盾之处:英雄为何是“淘尽”?为何乱石会穿破天空?为何卷起的却是“千堆雪”?  相似文献   

2.
长江及其支流流经湖北地段,两岸多赤色岩石。由于水流冲击,赤石外现,故“赤壁”之地名甚多。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爆发的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名战役,史书载明其地点是在赤壁,故名“赤壁之战”。1700多年来,人们考证古战场究竟在哪一个赤壁,一直没有定论.留下一大悬案。近年来开发旅游资源。争论更趋热烈。为探寻赤壁古战场遗址,笔奔波于各地。现就江汉九赤壁之来龙去脉,提供一个鸟瞰式视角。  相似文献   

3.
长江及其支流流经湖北地段,两岸多赤色岩石。由于水流冲击,赤石外现,故“赤壁”之地名甚多。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爆发的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史书载明其地点是在赤壁,故名“赤壁之战”。1700多年来,人们考证古战场究竟在哪一个赤壁,一直没有定论,留下一大悬案。近年来开发旅游资源,争论更趋热烈。为探寻赤壁古战场遗址,笔者奔波于各地。现就江汉九赤壁之来龙去脉,提供一个鸟瞰式视角。一、汉川赤壁汉川赤壁,亦名赤壁草市,位于长江之北、汉水之东。此处曾被认为是赤壁战场。唐《汉阳郡图经》载:“赤壁,…  相似文献   

4.
苏轼谪居黄州期间,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赤壁赋,又在十月写下了后赤壁赋,从而使他的词文创作达到了辉煌的巅峰。一赤壁(这里姑且不论嘉鱼赤壁还是黄州赤壁),是三国古战场。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役,经过这次大战...  相似文献   

5.
文豪的道具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 ,被公认为是豪放词的一颗璀璨明珠。但人们对“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朗赤壁”一句常有不同的看法。高中课本第六册对“故垒”的注释为 :“黄州古老的城堡 ,作者推测为古战场的陈迹。”如依其注 ,既然作者认为黄州是古战场 ,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也就信以为真了。然而 ,笔者对此持相反的看法 ,试就教于同仁。苏东坡此词写于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 ,携友泛黄州赤壁矾归来后 ,时年 4 7岁。他是站在我国古代文学宝塔尖上的奇才 ,2 1岁时便中进士。而 2 0多年后 ,这位文学泰斗不会不知道真正的赤壁古…  相似文献   

6.
本以翔实史料论证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不是发生在长江上,而是发生在汉水上。章通过对在汉川境内的众多有关赤壁之战遗址、遗迹和遗物的考证以及引证大量的历史献并结合对赤壁之战当时的战况的分析,指出蒲圻、武昌、嘉鱼、黄州、汉阳、钟祥赤壁不是赤壁古战场;论证真正赤壁之战古战场应在汉水下游的汉川赤壁街和垌冢镇(古代乌林镇)一带。  相似文献   

7.
《武汉春秋》发表的《何处是东汉赤壁》的文章,列举了关于赤壁古战场的五种说法:一是黄州赤壁,在今黄冈县城西北江边,又名东坡赤壁,是著名的游览胜地;二是汉川赤壁,在汉川县西八十里;三是汉阳赤壁,在今汉阳蔡甸东。文章说:『以上三说,已由前人否定。』『争论最多而又相持不下的是蒲圻赤壁说和武昌赤壁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黄州赤壁不仅是文赤壁(东坡赤壁),而且是武赤壁(周郎赤壁)。位于江北的黄州赤壁的地理地貌,符合王粲、陈寿的记载。黄州赤壁周围有一系列赤壁之战的遗址。今黄冈县团风一带即乌林,而蒲圻赤壁位于江南,其地理位置在汉水入江口的西南几百里处,方位明显与赤壁古战场不合。将武赤壁的名号分给蒲圻赤壁,不合史实。  相似文献   

9.
这就是淝水古战场! 登上寿县城东门宾阳城楼,昔日的淝水战场呈现在眼前,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决斗也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10.
在早晨,阳光明媚,叔叔载着我去金华,去的路上顺便给汽车加油。 到了加油站,叔叔掏出一百元钱对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说:"加一百元钱!"加好了油我们开足马力上路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评析了有关赤壁古战场地址的主张的各自依据,指出执一词在历史地名沿革上的局限;从而提出诸说兼容的新主张。  相似文献   

12.
赤壁笔战意未休湖北钟祥师范石泽镒奠定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发生于公元208年。时间虽已过去了一千七百多年,但赤壁战场的所在,却一直为后人争论不休:自南北朝以来,在湖北省境内,江汉流域之间,竟先后发现了九个赤壁,且都有人指为周瑜破曹的古战场,于...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与赤壁     
风飘飘,水汤汤,掸掸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中,来到这个古战场——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面前的赤壁却让这位大作家看得迷惘。“这张面具带得太久了。”苏轼小声说道。他回想在朝中的日子,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汤汤,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之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澄江如练,来到达古战场——赤壁。心中没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谪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相似文献   

15.
赤壁——一个让曹操饮恨,无数英雄魂牵梦萦的神奇古战场,苏轼曾经这样形容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穿过历史的硝烟,如今,香港吴宇森导演斥巨资、携众明星浓墨重彩地将这段历史还原于世人面前《赤壁》上映十天,票房就超2亿,各种评论也纷至沓来,褒贬不一,《赤壁》也因此成为这个暑假无法回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相似文献   

17.
<正>唐代诗人杜牧在《赤壁》一诗中有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古诗后两句广为传诵,意为假使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决定当时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在此不予争论,但论古人能借助"东风"这一力量来助己成功,却值得我们学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学会借助"东风"之力,会借力、善借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爬楼梯     
案例1:"主菜"到哪里去了原来的作文今天,丁老师带我们去"探险"。来到一处高楼下,老师让我们抬头向上望。我一看,我的天哪!楼房非常高。我的头都昏了,我心里想着楼房真像一个巨人啊!接着老师又带我们去爬楼梯。丁老师说:"这楼道里一片漆黑,如果你们喊一声灯就会亮。"然后我们就开始爬楼梯了,一开始丁老师在我们前面,走着走着丁老师在我们后面了。在爬的过程中,我们刚从第二楼爬到第三楼灯就亮了,吓我一大跳。我们每经过一个拐角灯都会亮。我们从一楼爬到八楼,累得我们满头大汗。今天的探险真有趣!  相似文献   

19.
曹操于建安元年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从此以后,他"奉国威灵,仗钺征伐",南征北讨,为恢复国家统一竭力尽智。《短歌行·对酒当歌》一诗当写于赤壁之战前后,此时的曹操已是烈士暮年,自然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为不能有更多的贤士来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中巧用比喻,反复倾诉了一位政治家求贤若渴的复杂...  相似文献   

20.
昔日芳草如茵的古战场,而今只剩下了残砖断瓦;气势雄浑的城楼与烽台,而今再也显现不出那昔日的威风。然而浩瀚的戈壁、神奇的胡杨、无边的大漠、缥缈的海市蜃楼,以及那些鬼斧神工的历史瑰宝,依旧显现着它们昔日的光彩。丝绸之路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