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848年德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带着自身的纲领而参加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对1848年德国革命前阶级关系的分析,是我们研究1848年德国革命的指南。本文试图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结合德国的具体情况,对1848年德国革命前的阶级关系作一简略的剖析。同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阶级关系  相似文献   

2.
震撼世界的1848年欧洲革命,使年青的无产阶级经历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和战斗洗礼,使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次巨大的革命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这次革命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本力量。虽然革命并未成功,以法德为主的欧洲各国的工农联盟的情况也远未能尽如人意,但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伟大斗争和经验教训,却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是进一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彻底完成过去资产阶級革命中还沒有完成的任务的革命。 1848年革命所处的历史特点是:这次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較高阶段上开始的。这时,資产阶級与无产阶级的斗爭日益尖銳起来;资产阶级由于害怕人民群众,已經失去十七——十八世紀的革命性而趋向于反动;无产阶級成了这次革命中的主要力量。但是,无产阶级当时还不成熟,没有独立的阶级政党,因此,革命的领导权便落在资产阶級手中。正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背叛革命,造成了1848年革命的失敗。关于1848年革命,除了上述的一般历史特点之外,每一个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和具体条件的不同,也还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新莱茵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共产主义者同盟的一些著名活动家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的主要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这份报纸从1848年6月1日创刊到1848年5月19日被勒令停刊,历时约一年,发行了301期。马克思、恩格斯所制定的关于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1848—1849年革命运动震撼着欧洲。法、奥、普、意等国先后爆发了革命。国际史学界对这些国家1848年革命的历史,向来较为重视,而对俄国与1848年革命关系的研究则有所忽视。本文侧重在这方面进行历史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和《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通过;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建党学说的基本奠定。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学说也是这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参加欧洲1848——1849年革命的斗争中,在领导第一国际的实践中,在帮助各国党的健康成长中,这一学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党在对敌斗争中发展党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1848——1849年,欧洲发生了暴风骤雨的革命。在这次革命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者同盟自始至终都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这次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实践检验了马克思和  相似文献   

7.
1905年是世界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俄国爆发了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促进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在非洲,正酝酿着新的反帝斗争。在拉丁美洲,约五年后,爆发了历时七年之久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在亚洲,土耳其、伊朗、中国和印度,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亚洲觉醒了,它已成为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泉源,并反转影响了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展开,标志着二十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1905至1908年印度的独立运动就是在帝国主义时代和世界革命新的形势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的革命也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且开始了它在革命中的领导作用。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首先就必须正确回答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并且要制订出一套能够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在世界历史上曾有过象法国大革命那样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曾有过一九一七年的俄国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中国的革命是处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主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民主主义革命,因此它不能是法国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不  相似文献   

9.
1848年欧洲革命对马克思哲学发展有重大影响。《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构成了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到狭义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关键环节。这种转变表现为历史辩证法主体线索与客体线索的双重推进,尤其是对主体线索(无产阶级)的理解不再是外在于客体线索的发展,而是负载于其上。同时,马克思对工人的阶级意识与资本主义异化社会中的观念形态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也做出了深层剖析。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国内外史学界发表不少有关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文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问题,有些看法很有见地,但有些看法则值得商榷。如有的文章过分夸大十七世纪英国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革命的某些特点,甚至把它说成是整个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规律,以偏概全;把共和国说成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所建立的政权的临时产物和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并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站在原地不动,而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经验,不断加以发展和丰富,因而就具有生气蓬勃的生命力.在1848年欧洲革命的前夕,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无产阶级思想体系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已经正式形成.1848-1849年的革命,对于正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维也纳体系的形成;神圣同盟;四国同盟;维也纳体系下的矛盾;法国七月革命;英国议会改革;希腊和比利时独立;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概况;法国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二、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维也纳会议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次会议是俄、英、普、奥四大国的分赃会议,它确立了拿破仑帝国以后的欧洲统治秩序——维也纳体系,这是一种历史的反动.2.通过对1848年欧洲革命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14.
1848年欧洲革命的风暴席卷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首当其冲的是饱经风霜的法国。然而,这场革命的导火线——经济危机和粮食歉收——最初是出现在英国,一些史学家还认为英国1847年的恐慌比法国更严重,但是英国却并未发生革命,原因何在呢?本文旨在把英国与法国(1848年革命的中心)作一多方面的对比,以便更鲜明地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1848年革命前,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规律,论证了民族问题的实质。资产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产物。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民族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人对人剥削的消灭,阶级对立的消失,是消灭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根本途径。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规定了无产阶级对待民族问题的原则。他们始终认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是无产阶级事业必定胜利的保证,从而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战斗团结的口号。各民族彼此之间应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因为“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1848—1849年,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这就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检验他们的民族理论并发展这一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 正确地估价形势,并依据形势制定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回顾国际共产主运动的历史,不论是处在蓬勃发展的高峰阶段,还是处在徘徊停滞的低谷;指导这一革命运动的无产阶级政党,迅速、正确地制定斗争策略,无疑会极大地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形势的正确估价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以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欧洲革命和列宁在十月  相似文献   

17.
一、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影响及局限性英国、美国、法国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是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制度的暴力行动和斗争。这三次革命是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曾经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评价说:“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仅三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已在…  相似文献   

18.
原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结合19世纪50、60年  相似文献   

19.
1848年欧洲革命是《共产党宣言》诞生后经历的第一场战斗洗礼。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轰轰烈烈的1848年欧洲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两个方面,第一,革命的实践验证了革命理论的正确性,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巨大动力。第二,经过实践检验纠正了以前因实践局限而产生的某些认识误差,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6月24  相似文献   

20.
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的任务是推翻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损害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制度;为确立资产阶级的全面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道路。但是,在当时的法国,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无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资产阶级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面前,显得惊恐万状,他们惧怕无产阶级要比惧怕封建势力更为严重。因此,领导革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