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以2010~2012年汉语和泰语中出现的新词语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统计、对比和分析,把汉语新词语分为新造词、外来词、网络词等类别,将泰语新词语分为新造词、重复词等类别。通过对汉泰新词语的音节研究,发现汉语新词语以三音节词为主,泰语的新词语以传统的双音节为主。  相似文献   

2.
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语言中,由于组合的方式不同,构词的方法和构词的语义也就不会完全一样,形成的词形各具特色。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本文以颜色词为研究对象,对汉泰语颜色词构词进行对比研究,指出汉泰语颜色词构词类型的异同。相同之处在于汉泰语颜色词在构造颜色词时都采取“借物呈色”和“通感”等方法。相异之处主要是汉语颜色词偏正结构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前,泰语颜色词偏正结构的定语在中心语之后等。  相似文献   

3.
以时间词“年、月、周、星期、天(日)、小时、分钟”为例,从词类划分、句法功能和语用文化等方面对汉、泰时间词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显示,汉语时间词词类、语义功能、句法功能、语用文化都较泰语丰富,汉语和泰语虽有一些意义相近的时问词,但在用法上却不尽相同。汉语时间词和相关表达,是泰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区分汉、泰时间词的差异,使其掌握好汉语时问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气象谚语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本文通过举例,将泰语气象谚语分为与气象相关、与农业生产相关、与人生哲理相关三类,并简要分析了影响泰语气象谚语的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泰语和汉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他们之间在语音、词汇构成方式、语法等方面的异同在帮助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对他们掌握汉语的语用规则产生了干扰.文章通过对汉语、泰语的对比,力图把握对泰汉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避免泰语对汉语的负迁移,诱导泰语对汉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6.
汉语与泰语由于亲属称谓体系的构成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反映出来的文化特色也不同,亲属称谓语的系统性和民族性使得汉语和泰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泰语使用特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汉语与泰语在亲属称谓上的文化内涵差异,并分析了产生汉语和泰语亲属称谓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汉语和泰语之间人称代词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在本文之中,首先概说了人称代词的定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分类以及组成人称代词的几大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把汉泰语言中进行对比分析,并解释词的性质,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具体描写了汉语和泰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义、语法和文化上的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8.
汉语和泰语中的量词都比较丰富,个体量词也较多,有的量词用法相同,有的量词用法不相同。如,人的量词的用法,汉语口语中和一般人的量词用"个",表示尊敬的人的量词用"位";而泰语中,一般人的量词用"■",表示受尊敬的人的量词和汉语中表示受尊敬的人量词的用法不相同,即数量上比汉语多,并且根据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行业来选择不同的量词。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汉语和泰语之间人称代词的共同点和区别所在.在本文之中.首先概说了人称代词的定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分类以及组成人称代词的几大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把汉泰语言中进行对比分析.并解释词的性质。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具体描写了汉语和泰语中的人称代词在语义、语法和文化上的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0.
所谓"虎"字成语,是汉语中含有汉字"虎"的成语,或在泰语中含有"虎"的泰语形式的成语。成语的概念在汉语和泰语中不尽相同,"虎"在汉语和泰语中的形象也有差异,汉语"虎"字成语与泰语成语间存在着三种对应关系,应根据这种对应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泰语四音格词内容丰富、数量庞大、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在泰语词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本文选取佛教类、动物类、水类和颜色类泰语四音格词进行分类研究,阐释了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揭示泰国的文化内涵,包括佛教文化、动物崇拜、水文化以及颜色隐喻。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泰语学习者对泰语四音格词的理解与把握,另一方面有助于泰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泰语四音格词中蕴含的泰国文化。  相似文献   

12.
泰语干扰和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泰国汉语生语中受泰语干扰比较明显的几种语法偏误现象 :量词、否定词误用 ,定语、状语后置等。也以用“你几岁 ?”问成年人年龄为例 ,说明泰语和泰文化对汉语在语用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泰汉语教学对策 :坚持汉、泰语对比的教学原则 ;适当增补汉语语用学和汉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 ;掌握泰语及其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3.
汉、泰语的同异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汉、泰语的共同性 1、都有声调系统。汉语普通话的四个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客气)、(可气)、(优等)、(油灯)。泰语的五个声调也能区别意义,如:[k‘a~5](腿)、[k‘a~2](姜)、[k‘a~3](我)、[p‘a~5](悬崖)、[p‘a~2](劈)、[p‘a~3](布)。 2、汉、泰语都广泛运用复合法构词。在这两种语言中,词根组合构成新词是最常见的构词方式。例如汉语的“手”可以跟其他词根构成大量新词:手表/手册/手工/手巾/手段/手腕等等。泰语的(手)也能跟其他词根组成许多词,如(手套)/(枪手)/(手铐)/(手气)/(手语)/(能手)等等。最突出的是汉语合成词复合的几种类型泰语都有。例如: 联合型:(汉语)伟大 聪明 (泰语)(隐藏)(隐 藏)(保管)(照看 看) 偏正型:(汉语)眼泪 卧铺 (泰语)(眼泪)(水 眼)(卧铺)(地方 睡觉) 主谓型:(汉语)自信 地震 (泰语)(可爱)(脸 可家)(大方)(心 广阔) 动宾型:(汉语)满意 伤心  相似文献   

14.
泰语声调教学是泰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因为泰语共有五个声调,四个声调符号,与汉语的四个声调是有区别的,而且泰语的第四声调在汉语的声调中没有相对应的调。因此,教师在泰语声调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泰语声调准确掌握的程度和泰语的拼读能力。本文的目的,是在对泰语声调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让中国的师生们能够把泰语声调教学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泰语教学中。笔者主要以文献资料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泰语声调的重要性、泰语声调的基本知识、第二外语学习者泰语声调的教学方法和拼读规则以及泰语声调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完整的总结和陈述,为泰语教师泰语声调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语和泰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有一定的相似性。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和泰语中的结构助词"?????? ??? ???? ????"都是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标志。但"的"在泰语中的表达方式比较复杂。本文以泰语和汉语结构助词"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两种语言运用结构助词"的"的异同及汉语结构助词"的"分别翻译为泰语的"?????? ??? ???? ????"的原则,旨在引导中国学生能够正确地翻译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  相似文献   

16.
从语音构词的角度分析泰语词汇的构造方式,把单纯词语音构词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进行分类分析。讨论双音节单纯词中的联绵词(双声、叠韵)、叠音词、拟音词等类型的语音特点,并找出其异同性,对泰语单纯词的构成进行了详细分类,揭示了泰语单纯词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泰语单纯词研究还可以丰富泰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灵珠 《家教世界》2013,(8):270-271
随着中国东盟成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我国尤其是广西等多数地区兴起了学习泰语的热潮。近年的泰剧热,以及泰国从小学开始普及汉语教学,对具有泰语语言能力的汉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在多数的泰语课堂上,教师们过多注重的是泰语语言和语法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汉语及中国文化在泰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必要性。本人针对这一状况,阐述在泰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望能引起相关人士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用语通俗,修辞生动,言简意赅。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但是都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用词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词,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文体非常口语化,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流传的特点。从文化视角来看有效的英汉谚语翻译方法可以采用直译、意译、套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英语谚语汉译时要特别注意口语化,用词精炼,某些特殊句式的译法,这样才能形象地把英语谚语传译到汉语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德宏傣语、泰语颜色词构词进行全面的分析、描述,研究德宏傣语、泰语的颜色词构词特点和规律,并将傣泰两种语言在颜色词构词上主要特点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异同点,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个性的构词规律,以期达到对傣语、泰语颜色词构词体系的全面认识,力图强化词法研究方面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汉语和泰语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能愿动词,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能愿动词时容易出现一些偏误.本文试图对汉泰语的能愿动词进行一个简要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