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携带的教学资源是否丰富,是否有魅力。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则更需要有魅力的教师。教师面对的是正在成长着的生命个体,教育需要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火花。而语文教师的人格、学识、语言和爱心则是其魅力所在。在生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教学,对教师是一种提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基本要求,对学生而言,一堂生动的语文课,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人文教育课,学生从中不仅可以领略教师的风采,更能从中体验语文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何让语文课充满魅力,关键要看教师如何把握课文,迸射智慧之花。一.关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魅力,即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完善的人格力量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根本;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5.
高揄文 《现代语文》2008,(12):80-81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因而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艺术。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提问是张显教师教学魅力之所在,精巧设问,才能使思考成为一种身心上的愉悦享受。因此,应综合语文课堂提问现状,深入研究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技巧,掌握课堂提问的功用,在教学中灵活、自然地实施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袁锡甲 《成才之路》2010,(2):I0019-I0019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魅力,即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有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力.它能够激励、鼓舞学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不断向新知识殿堂奋发进取.完善的人格力量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根本;生动灵活的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教学魅力的翅膀.  相似文献   

14.
李凯  刘瑜 《中学文科》2007,(9):71-72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贴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何欣 《甘肃教育》2008,(5):40-40
语文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有效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目标。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语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相应的进步或发展。语文教学有无效益,并不仅仅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是否提高了语文素养。但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或多或少给人一种高耗低效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张照文 《新疆教育》2012,(18):136-136
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了。”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一定深谙如何使语文学习成为学生向往的路径。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既具有亲和力又具有创新力的魅力语文教师。这种魅力是一种内在的功力,是一种深蕴骨髓的风度气质。  相似文献   

18.
何建伟 《文教资料》2007,(6):166-167
语文是一门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综合性强,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发挥语文教师知识、人格、个性三大魅力作用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语文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魅力,就是对人的吸引力。凡学生都喜欢与有魅力的老师去亲近,聆听教诲,模其举手投足,学其一声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教师生动形象、充满诗意的教学语言,永远是课堂教学的魅力之源。教师的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