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职业教育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取向分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等的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职业教育要满足多元价值主体的各种合理需求,就必须优化调节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确定导向性的价值目标;科学合理地使用职业教育资源;目标定位于创业型职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职业教育价值、职业教育价值观以及职业教育价值取向这三个职业教育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提出了基于价值主客体关系的相互性和职业教育价值主体的二元性并对职业教育价值进行分类的观点。通过回顾职业教育价值及价值取向的演进可以发现,伴随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不断被挖掘和创造,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也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职业教育本体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合。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能够依靠其教育性、经济性、职业性等基本属性散发教育能量,赋能乡村社会发展。在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之间仍旧存在矛盾:共生单元价值取向对立,农村职业教育陷入角色冲突;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非兼容,共生模式失范;物质与生态双重共生环境缺失,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贫瘠。对此,提出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统筹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提升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度,优化共生模式;营造优良共生环境,培育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一些.为了使分析讨论精简扼要,我们就以社会、企业、学校、个人四个方面的需求作为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新农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农村职业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向农"与"离农"的价值悖论旋涡,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城乡分化的二元思维以及设计主体和实施主体价值取向相背离使然。消解农村职业教育价值悖论的关键在于系统化地理解"向农"与"离农"取向,将人的发展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基点,多元动态地调整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共同参与的教育改革活动,课程改革最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就业与成长、教师的理念与技术、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社会的变革与需求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其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教育,有利于每位教师在发展中取得长足的进步,有利于每所学校在改革中形成鲜明的特色,有利于构建满足终身教育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最终价值取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评价中多元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评价主体的存在是现代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特征之一。政府、社会、高等院校、学生等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多元主体,其社会角色的差异导致了多元价值主体需求差异存在的可能性。不同的评价主体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自身的利益密切相连,因而其价值需求所强调的方面就会有所不同,从而产生一定的冲突。这些冲突反映了多元评价主体所代表的利益的差异,反映了各个评价主体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利益的差异和评价主体价值取向的局限性也同时暗涵了多元评价主体之间价值取向协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努力协调多元价值需求的冲突,是保…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恢复、推进、调整到创新的纵深发展且逐步递进的过程,其演变主要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政策价值理念变迁以及职业教育发展重心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呈现出从注重社会需要到注重主体需求、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注重质量提高、从注重单一利益到注重多元价值的发展趋势,对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价值多元化是30多年来我国教育价值变迁的主题。教育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功能属性与主体的功能需求相契合的社会关系。教育价值多元是由教育价值主体或客体的分化而导致的,其实质是一种以多个重要教育价值观作为基本因素,影响人们教育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行为的社会状态。当前社会的教育价值混乱反映出教育价值的失序。整肃教育价值混乱,重建教育价值秩序,需要缓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压力,调整利益格局,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而言的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价值、制度、法律、舆论等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无形力量。价值导向、制度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舆论环境是职业教育软环境的四大要素。当前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存在现实困境,制度失配且体制机制建设欠缺。所以面向2030年的中国职业教育软环境建设,应大力弘扬和践行"人人出彩"的职教发展价值取向、构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建立"一元"的职业教育事业管理体制、完善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激励机制,并围绕生涯发展与价值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课程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制订教学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近年来,我们在整合和优化课程要素,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宽基础、活模块”职教课程模式,使职业教育更适应当代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和思考。 一、课程价值取向上的整合与优化 课程模式的构建必然涉及各种价值取向,如果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那么价值取向就是学校课程的关键。课程价值既取决于作为客体的课程,又取决于主体的需要。主体需要可分为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民生、助力全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接受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是满足个人生存权、发展权的基本需要。目前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治理,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树立了一批标杆院校;另一方面,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扩大了职业院校的两极分化趋势,不利于职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时代精神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为优化职业教育项目化治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沙市构建地方特色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实践,审视职业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分析了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保障的多元主体,并从政府、第三方、学校等多个监控主体维度探讨制定职业教育质量监控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推进治理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因其跨界属性,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均可以参与其治理,在治理过程中,为了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形成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当前,职业教育治理中还存在学校的主体性危机、政府单中心主义倾向明显、行政化凝聚弱化共同体的内聚力、多元主体共治缺少利益连接点和基本共识等问题。为此,必须从理念变革、职能重塑、关系重建、利益调节等方面来推进职业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乐晓蓉 《职教论坛》2007,(22):10-12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价值以学科知识取向为主导,这一价值取向将学科知识作为客观的工具,体现了课程价值取向的静态性、绝对性、客观性、工具性、物性等特点,割裂了知识客体和主体人的需要之间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体现主体性、实践性、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人性,以工作知识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符合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是由多元价值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其价值取向比普通教育更为复杂一些。为了使分析讨论精简扼要,本文以社会、企业、学校、个人四个方面的需求作为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管理体制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各主体的地位和功能是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外部,需要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限调节、社会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在内部,需要建立科学的组织治理结构,通过制度设计,建立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利益协调规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多元主体的多元利益.  相似文献   

18.
高职会计学专业改革要将社会价值取向、企业价值取向、个人价值取向、学校价值取向有机溶合,确定职业教育的导向性价值目标,既要满足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又要满足个人求职谋生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学专业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政策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制定了一整套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整体观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经历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政策重心。职业教育政策动力形成机制、价值取向、实施过程以及话语规则等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变迁逻辑。通过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及变迁逻辑,在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应该注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注重执行与实施过程的监督、注重价值取向的多元转变以及注重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的社会大众参与度,确保职业教育政策体系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实践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是多元的、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是多元的,甚至可能是相互冲突的。要使经济和社会生活能够充满活力、健康有序,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努力形成科学、统一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在社会主义的原则下得到调适和整合。价值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主体需要又表现为各种利益.而怎样认识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或义与利的关系问题,是人们价值取向的关键所在。牢固树立和大力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