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徐玲 《小学生》2009,(12):3-5
第一次见到徐玲,看到她和孩子们快乐地在一起,就认定她是个纯洁漂亮、朝气十足的老师;短短两个晚上的细聊。发现她是个对生活极其用心.特别能捕捉学生生活中感人细节的作家。她的生活里充满孩.所以她的作品在描述着孩子。  相似文献   

2.
我爱我家     
周青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爸爸妈妈关心她,爱护她, 给她温暖,给她呵护,让她的生活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新读写》2011,(12):8-9
潘鑫嫒,一个文静自然、情感细腻的女孩,善于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用生活斌予她的五彩笔写自己丰富的生活。在潘鑫媛的生活中也有酸甜苦辣,但她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并且以此为素材,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她坚强上进、不畏困难、注重阅读、勤于写作的精神令为师的我感动。  相似文献   

4.
简谈陈白露     
《日出》中的陈白露是个充满着矛盾的人物。她初出场时,作者对她所作的介绍最好地说明了她:“她爱生活,她又厌恶生活。”她爱生活,是因为生活里充满着欢乐,充满着美好的东西。她又厌恶生活,是因为她所想望的欢乐,她所喜爱的美好的东西,却又是必须通过她所非常厌恶的方式,必须忍受着最残酷的桎梏才能取得的。对她的生活感到不满、痛苦与厌恶,鄙夷她周围的一切人,这是陈白露高傲、清醒的一面。她在她的生活圈子里,  相似文献   

5.
王斌 《山东教育》2011,(29):52-53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高一下半年,我班里来了一位暂读生——小许。第一次见面,她的着装打扮和言谈举止就彰显了她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无论待人还是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却又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贰,几十年后,在美国却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就是张爱玲.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离婚率的逐年攀升,单亲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些孩子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中,缺乏爱的关怀,不可避免地在心灵上刻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他们迷茫、敏感、自卑。小欣是我所带班级的一员,她是个单亲孩子。在我所了解到的单亲孩子中,她的遭遇更令人同情。父母离婚以后,爸爸妈妈对她不闻不问,她像皮球一样被踢给了奶奶照顾。老人体弱多病,对她的生活照顾尚且吃力,哪还能  相似文献   

8.
周巧巧 《文教资料》2012,(13):23-24
薇拉·凯瑟的一系列经典作品着重抒写西部风光和拓荒生活,她的艺术生涯深深根植于内布拉斯加州广袤的原野中。在晚期作品《华年》中,她通过对早年西部拓荒生活的回顾,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她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也表现了她晚年对往昔的眷念和西部故土的回归情结。只有回归自然才得以穿越俗世的喧嚣,找到心灵栖居的诗意家园。  相似文献   

9.
一、玛蒂尔德是否具备进入上流社会的条件?小说中介绍了她的情况:出生在小市民家庭,嫁给了一位书记员。虽然她自认为有美貌,但那实际只是自我感觉良好。她的生活其实是略有储蓄并不富有的小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但也正是因为生活的相对平静,使他们生出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玛蒂尔德幻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家庭生活的简单、朴素、单调充满了抱怨。她的美梦能成真吗?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她的姿色,未必如她自己想像的美丽,即使在舞会上她觉得自己是晚会的“皇后”,但等待夜归妻子的还有“三个男宾”,可见那只是她自我感觉良好。其次,她的社交圈…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张抗抗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人们有一种误解,似乎只有自己亲历的才是生活,其实,“感受的经历比亲历的过程更重要,自己的心灵能否去感觉它,才是最重要的”,创作中对生活素材的取舍“主要取决于写作者心灵的感受”。张抗抗说在她的作品中,她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我投射到作品人物身上,作品中的不少人物都带有“自我的影子”,但那“不是生活的影子,而是心灵的影子”。基于对心灵的关注,理想主义成为张抗抗作品中始终贯穿的主线,她的心就像风筝一样,在梦想中飞翔。今天让我们阅读她的作品,走进她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1.
肖进 《语文天地》2013,(4):9-11
蘩漪是曹禺剧作《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最独特、最耀眼的人物。曹禺自己曾经说,蘩漪"是个坚强、刚毅而复杂的女子。她诚实,她懂得恨,更懂得爱,她发誓要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和他挚爱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但"在周家这个环境中,她受到压抑,她渴望自由却  相似文献   

12.
方方是以《风景》而引起文坛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的,并因此被冠以"新写实"作家的称号。尽管如此,她并不像其他"新写实"作家那样,在描写生活事实形态的同时,忽略对事实中价值意义的寻求,在她的创作中,既有描画市民阶层生活的叙事努力,也有在此生活中寻求道德、理想意义支撑的价值诉求。通过对方方创作过程的变化,重点探求她对人生存困境的揭示,及由此所表现出的强烈知识分子使命感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鉴赏》2010,(7):87-89,111,112
丁立梅,江苏东台人。她的作品就如同她的名字,于质朴中发出隐隐的清香。她擅长描写生活中的点滴生活,作品中充满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草一木、一花一叶中感悟人生、捕捉感人的瞬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的作品去细细品味吧!  相似文献   

14.
赛珍珠是一位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关国女作家。她在绝大部分作品中向西方世界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社会,而写得最成功的是她笔下的中国农民和他们生活的世界,同时作家借此表达了她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去年9月,女儿小倩上一年级了,这在她的生活中是一个很大转折。给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新的变化,一种对子女教育的责任感越来越强烈。我们想,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除了做好表率以外,“教育”二字,成了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字眼。 我们除了在学习方法上帮助她,还注意在做人方面教育她。渐渐地,我们发现她变化很大,不再像小时候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以"凡人"的眼光去写普通人的日常世俗生活,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她创作独特性的所在.她徘徊于雅与俗、古典与现代之间,从而使她的创作具有丰厚而瑰丽的魅力.不管是散文中对俗事俗趣的描写,还是小说中对世俗人生的展现,都蕴含着她对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Jane Austen),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她虽未进过正规学校,但在家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一生住在乡间,生活圈子比较狭小,但她对乡村生活,尤其对乡村中产阶级生活观察细致入微,这在她的六部小说中(《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曼斯菲尔德花园》(Mansfield Park),《爱玛》  相似文献   

18.
对美好人性的真诚歌颂,对人性复杂性的全方位审视和深刻思考,铁凝在她的小说中记录着她的人生经历、她对生活的理解、她对生命的关照,以及她的发自心底的坦然微笑。在铁凝对人性的小心并且真心的拓展和深入把握中,对人类以及作为个体的人的关爱,成为其小说永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与家人居住在宋朝的都城汴京,因此汴京的文化也是一点一滴地浸润到李清照的词作当中去的。不论是她的前期词还是后期词,都有很多文化、习俗的描写是与汴京密不可分的。在南渡前,她的词主要以描写闺中生活和离愁别绪为主,里面穿插着汴京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在南渡后,由于经历了国破家亡,她的生活飘忽不定,所以词中多了对故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可以说,李清照的词中反映了汴京的文化,而汴京文化又影响着李清照词的创作,二者的联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肖建勋 《文教资料》2008,(34):14-16
三毛,作为20世纪80年代在港台、大陆以及海外华人读者眼里最有传奇色彩的知名女作家,一个被无数青少年热爱、迷恋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不具有任何的"使命感"和"文以载道".也不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益,但能融于大众.深入读者心中,而且她的创作与她个人生活紧密关联.她曾说:"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在她创作生涯中,三毛不断地认真生活.不断地突出自我.也就不断的自塑形象.让读者体会到生活中的三毛是一个对人生具有乐观积极、至善至美的态度和主张平等自由处世原则去与人和社会交融的传奇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