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课是文化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必修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如何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讲究教学艺术,寻找适合教学的新路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新响 《考试周刊》2014,(81):41-41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说到底,课堂最终是学生的课堂,学生的课堂应该由学生做主。在初中语文教学实施中,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呢?一、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心理空间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与学关系之认识,只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即从哲学上阐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虽然,这种阐述是必要的,结论也是正确的——学生居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居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对这两个地位问题,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在教学中体现就缺乏具体研究,因此缺乏操作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方法,即是教师一个人讲,较少与学生互动,而学生也不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种现象就与上述结论背道而驰,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也会使学生发生误解,以为思想政治学科就是背书和背老师补充的知识。如此一来,不但学习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而且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功能、学科能力培养也无法实现,因而也无法实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考试命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的趋势。鉴于此,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必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亚光 《甘肃教育》2014,(21):65-65
正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新课程关  相似文献   

5.
构建主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利用教学手段,进行知识学习、问题解答、能力培养以及品质树立的双边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两者在教学活动中分别承担着传授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讲授式的单向性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从属地位,学生主体能动特性受到压制.而初中数学新课标则提倡师  相似文献   

6.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中学政治教师实现新课程改革任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如果把知识比作食物,那么课堂师生关系就像“填鸭式”:教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营养,  相似文献   

8.
中学政治教学课堂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更是新课程改革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政治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成功的教学是建立在正确的教与学的关系上,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次要从属地位,只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这是典型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教学,由教的中心转移到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 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 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在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充 分的发挥。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 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 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 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 性的。新课程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新课程要求实现以服 从为前提的师生人际关系向师生平等合作的良 好关系转变。  相似文献   

11.
颜静 《教师》2011,(33):46-46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知识与能力日标为主,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以期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学术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部在新教育计划中要求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举措。研究性学习是由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主动探究、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具有时代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必然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因此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一、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从知识的中心、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体系中,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人们对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所以对于广大中职英语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当今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使更多的英语知识能够被学生所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使用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中职英语教学,能够以一种更加积极地态度面对学生。基于此,本文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重视“教育”观念,忽视“学习”意识 市场经济时代,教育同样应该强化服务意识,但是我们在教育与学习之间更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预定了规划(按自己的设想)进行传授知识。成为教育的卖方市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销售自己的知识,逐渐形成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市场,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沦为从属地位,学生成为知识的购买者,成为教师备课计划的被动、无奈的接受者。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构建要素之一,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心"。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展现学生主体特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生主体特性的培养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要求。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宰"地位,"高高在上",学生处在被动应付的"从属"地位,"唯唯诺诺"。教师"居高临下",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训导"。学生主体特性受到  相似文献   

17.
周代军 《考试周刊》2012,(92):147-148
自主性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是单向的满堂灌,而应该是师生互动,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中主动学会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自身角色,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学的研究者、课堂的指挥者、学生学习生涯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19.
一、有效教学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传统的备课方式不外乎是对教材的梳理,针对每一课时的具体要求,突破重点难点,实现对知识的落实,学生完全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体现,而当前的新课堂更注重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充分享有学习的主权和学习的尊严,备课应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个性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深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学生深度参与”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