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有元一代文学的代表,元曲以其特殊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又是元代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文明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以其精练的文字、悠远的意境、深刻的含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高校文科学报发展成就略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一个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高校学报群体,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有价值有创新的学术论文。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学术研究和出版的先河,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它曾以其教育科技先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我国教育、科研、出版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术的提升和地方经济的进步做出了无法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苏志铭 《中国德育》2015,(15):57-58
浙江省武义县王宅小学坐落于风景优美的王宅镇上,地处素有"耕读世家"之称的俞源古镇与尊崇"养生之道"的寿仙谷古村的环抱之中。"耕读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来最精髓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一种草根文化,是最本真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更造就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我们王宅,历来是武义的大粮仓,因此"耕读文化"曾经是我们王宅人民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5.
陆岩松 《语文天地》2011,(11):48-49
有人说"90后"是没有信仰的一代,是叛逆的一代,是垮掉的一代,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曾因"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与学生心中的偶像问题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向本校高二年级学生发了一张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6.
翻译讲究"信、达、雅"。"信"指意义忠于原文;"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选用的词语要得体,简明优雅。对于初中生来说,做到"达、雅"难度比较大,但是,学生在认真分析语法与句法的基础上做到"信"则是完全可以的。  相似文献   

7.
译者要在完全理解和把握原文各种含义的基础上,与译文读者搭建一个交际平台,利用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读者的了解,构建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由于译者与原文作者所处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不同,译者和原文作者的话语"预设"也就不同,译者必须根据原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对译文读者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了解进行语义和语用"预设",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谈翻译中的“雅”张国臣在翻译中,我们提倡并遵守"信""达""雅"三个原则。所谓"信"是说翻译要忠实原文,不能违背、曲解原文的意思,是强调翻译的正确性;"达"是指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不应该随意附加或遗漏,但为了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又可不拘...  相似文献   

9.
读本刊2012年第2期刊登的"对2011年高考物理海南卷第15题的几种解法和结果讨论"一文(以下简称"原文")颇有收获.笔者与原文作者有同感,认为该题考查的物理知识不难,只考查了平抛运动的规律而已.但对"难在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说法有不同观点.首先,原文解法1在求解小球平抛的水平距离时用到"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直角边是斜边长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的几何知识是初中学生都熟知的,  相似文献   

10.
"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即译文和原文在交际效果上具有象似性。纵观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基于象似性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不仅构成其核心理念,而且有助于指导、优化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三美"原则是许渊冲的翻译观,是他在翻译李清照词中努力达到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境界。诗词翻译中,只有充分体现了"三美"原则,译文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原文相媲美。  相似文献   

12.
传统等值翻译观和等效翻译观中的"忠实"观点如今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该文结合关联理论对"忠实"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忠实"的对象是原文对原文读者(译者)产生的语境效果,而译者的目标就是要以该语境效果作为自己的信息意图,通过最佳关联假设选择适当的译入语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罗世槐 《广西教育》2010,(26):33-33
"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缺乏爱和责任感,感恩意识淡薄,是无知的一代,愚蠢的一代,蜜罐子里的一代,不知粮钱不易的一代……"诸如此类对"90后"中学生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4.
方芳 《考试周刊》2011,(24):105-106
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篇功能理论,对罗素"What I Have Lived For"一文的四种中译本进行分析,比较译文与原文的差异,探讨语篇功能对翻译的指导性意义。分析原文的主位结构及信息分布有利于译者掌握文章脉络,翻译应尽量忠实原文语篇结构。同时也应注意英汉差异,适当调整语篇表达,以求通顺地重现原文。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当今语言学论坛热门的象似性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了"When We Two Parted"原文及其四个译文与原文的象似度。根据Nnny&Fischer的象似性框架,选取了素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象似性现象进行解析,即听象符、拟象符中的成分象似性和关系相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三个大方面来论述译文与原文的象似度。  相似文献   

16.
古典汉语散文措词简练,寓意深刻,其译介工作备受关注。古典汉语散文译者应"吃透"原文,准确传递原文意义及风格,与此同时,译者还需"吃透"两头,领略作者的审美体验,兼顾读者的审美需求。林语堂先生的《浮生六记》译本很好地体现了古典汉语散文英译之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语正义》考据详实,引文繁富,是有清一代十三经注疏中的重要著作.其中《为政》一篇引书多达127种170余篇,经、史、子、集均有涉及.梳理其引文并与原文对照阅读,可见其引原文者占居多数,也有引全文但有文字差异、节引原文、意引原文的情况,更引文错误的现象,呈现了《论语正义》的引书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11年第四季度,美国媒体对中国房地产情况作了较多的报道。我国《参考消息》也编译了这些报道。对照这一组房地产报道的新闻原文和译文,我们发现编译过程中存在着对原文的删减与增添现象。从互文性理论看来,删减是因为原文中的背景材料已存在于中国读者的"前文本"中;而增添,则是互文限定策略,通过互文性作用努力限定语义,避免出现理解误读,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的代表作 ,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傲慢与偏见》在布局结构、人物对话及反讽艺术几个方面体现了它的戏剧性特色  相似文献   

20.
元明戏剧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笔者单从其写人的一个侧面入手,论述元明戏剧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些为一己之私践踏良知、歪曲真理、迫害忠良性格极其阴险、狡诈、凶残的人物形象,是为"奸绝";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与之相对应的为捍卫良知、真理、正义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忠义的典型形象,是为"义(忠)绝";在爱情婚姻剧中,作家也塑造了一批为追求和捍卫爱情和婚姻自主而勇敢、执著和生死不渝的"情绝"典型。这些人物形象正是元明戏剧卓绝千古、为人称赏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