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一道辨析病句的试题中,有这样一个病句:马尔蒂尼在跑动中一脚劲射,真可惜,球打在门柱上,差一点没弹进网内。许多学生看不出此句的病因,更不用说如何修改了。其实,解决此病句的关键在于对“差一点”这种固定格式用法的理解。“差一点”在口语里也说成“差点儿”,意思同“几乎”相近,常常放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前边,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它的肯定形式是:差一点十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否定形式是:差一点十没十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根据说话人的角度,其用法又分以下三种情况:1、“差一点”后边的事情如果是说话人希望…  相似文献   

2.
“形式动词”不过是带动词性宾语的动词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排斥动宾型宾语;另一分支则是可带动宾(或动补)型宾语的动词,两分支可合称为“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把这类动词的宾语解释成动名词,是囿于宾语必须是名词性词语的片面认识。朱德熙称之为“主谓短语”,古汉语中亦有以“之”字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主谓短语。后续动词性宾语动词尤其是后一分支存在较为普遍。把这类动词从及物动词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可以从新的角度分析语法现象,解决语法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来说,反义词的意思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语言现象是复杂的。在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正反却可以完全相通。像我们常说的"差一点儿",在口语中也可以说成"差点儿"或"差一点",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它的肯定形式是:差点儿 动词或动词短语;否定形式是"差点儿 没 动词或动词短语"。根据说话的角度,其表达的意思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差点儿"后面的事情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发生或实现的,那么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索的“动 个 名”短评,指“动词”、“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所形成的短语。如:找个地方洗个澡打个招呼做个女中豪杰。  相似文献   

5.
动词不定式是由“to+动词原形”构成的一种非谓语形式,它的否定形式是“not+to+动词原形”。动词不定式在句中不能独立作谓语,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不定式可以有自己的宾语和状语,并可以与其宾语和状语构成不定式短语。不定式短语具有名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征。现将动词不定式的用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by+名词/动名词”短语,其中by是介词,表示“通过……方法或途径”,意为“靠、通过”。其后要跟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动名词。例如: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8.
在短语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动词短语的结构形式,有利于分析句于成份,避免遣词造句过程中的一些语法错误。 动词短语的基本结构形式大致有下列几种:①“状 动”;②“动 宾”;③“动 双宾”;④“动 补”;⑤“状 动 宾”;⑥“状 动 补”;⑦“动 宾 补”;⑧“动 补 宾”;⑨“状 动 宾 补”;⑩“状 动 补 宾”。要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动词短语中,判断其结构形式,难度是比较大的,但只要教师向学生揭示它的规律,就能使学生达到掌握的目的。 动词短语的性质是由这个短语的中心词决定的。中心词在该动词短语中的位置,决定了该动词短语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9.
存在句(NP1+V着+NP2)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句尾的存在主体(NP2)在句法结构上常常是一些表示无定性的数量短语、专有名词①、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少数抽象名词或短语,但是不能省略或不出现。以谓语动词(VP)为中心,探讨不同的谓语动词和存在主体之间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定中短语中的定语或状中短语中的状语是否多层,并不取决于其数量的多少或结构的复杂与否,而是决定于其内部语法结构层次:只有一个层次的是单层定语或单层状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状+动+宾”式、“状+动+宾+宾”式动词短语的分析亦应着眼于其内部语法结构层次,而不能为了分析的方便而将一个层次当作两个层次或多个层次;对于其他复杂动词短语亦当作如是观。正是在这些关键性问题上,宣称放弃中心词分析法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的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却频频失误,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教材整个语法理论体系建构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是形成整个句子所要表达事件内在时间结构的重要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动词或动词性词语来描述事件或状态,解释句式运用的现象,特别是对汉语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vp包括单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包括动词性的主谓词组),NP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VP+NP”结构即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定语的结构。本文意在分析中心语NP与动词V可能出现的逻辑上的语义关系,并说明“VP+NP”在结构上的特点。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直接作定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汉语中,几乎所有的词组都可作定语。就动词性词组来说,动宾词组、主谓词组,连动词组、兼语词组、动词性联  相似文献   

13.
动词或动词性组词用做状语,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谓语构成状动结构(或称状动短语)。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连用作谓语,分别陈述同一个主语,构成连动结构(或称连动式)。在对待状动结构与连动结构的区别问题上,存在(本文只谈古汉语里的情况)着两种偏向  相似文献   

14.
柴彦莉 《文教资料》2010,(10):41-42
像“一个”、“一遍”等这样的数量短语用在动词后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容易混淆不清,向来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对这种“动+数量短语”结构,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物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15.
北疆方言特色虚词"给"书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北疆方言虚词“给”虽已有学者研究,但一向缺少书证。书面材料证明:特色用法“给给”不是动词的重叠,后一个“给”是助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单音节动词+给”这种组合格式中单音节动词几乎没有限制。不能把“单音节动词+给+数量短语”这种格式中的数量短语都看作是补语,这里面实际有补语和宾语两种情况。对“‘把’字句末用‘给’,起第二人称祈使式作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句子的语气类型与“把”字句中用“给”这种语法结构无关。以语序来进行“给”的词性认定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双谓语的结构是主语+实意动词+形容词、分词、名词及其短语。它不同于名词性复合谓语和带状语的谓语动词。名词性复合谓语由连系动词加表语构成。带状语的谓语结构较双谓语灵活,并且状语修饰动词谓语或整个句子,而双谓语的第二谓语仅说明第一谓语所处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V1着V2”构成的动词性短语,分析其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同时从V1的语义特征及V1、V2的语义关系着手,分析其间的句法结构关系,认为只有当V1为“留存、催促”等类动词充当时,“V1着V2”是连动式,当V1为“期盼、准备”等类动词充当时,“V1着V2”是动宾式,其他都是状中式。从句法关系来看,“V1着V2”结构中状中式应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在X下”格式及与“在X上”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X下”格式中“X”的结构类型有体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主谓短语、成语。其中,中心语为动词的定中短语进入此格式时,动词均为双音节、弱动性,且联合式动词占了绝大部分。“在X下”可以表方位、情况、状态、条件等意义。与“在X上”比较,具体名词进入“在X下”的数量大大少于进入“在X上”的数量,抽象名词和动词要带定语才能进入“在X下”,而它们进入“在X上”却可以是光杆形式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列锦”(参考谭永祥《修辞新格》),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性短语或连词来叙事写景、抒情言志.从而绘出一帧帧具有跳跃性的生动活泼画面的修辞手法。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便用一组名词,  相似文献   

20.
纵观历年高考,不难看出动词短语是历年考查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难点,这不仅因为其数量多。而且含义丰富,甚至许多意义超越了中学课本范围.因此历年考生对此方面的复习予以高度重视,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被考查的动词短语绝大多数是“动词+介词”或“动词+副词”,如:look into,give away等,很少涉及到含有名词的动词短语,如:take action,give birth to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