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初中科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具体的现象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务实、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人结合多年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现状,探讨初中科学课外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一、初中科学课外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1.忽视了过程的控制和传统的教和学的学习模式相比较,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科学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其次,要引导好学生如何去认识科学的本质;再次,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笔者就如何进行初中科学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一、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内动力,会激发出无限的学习热情.拥有了兴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探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强调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进行理论与案例分析.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乐趣探究式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辅以教师引导,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更为注重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更为注重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远比被动被迫学习的效率要高的多.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时要加强对学生化学  相似文献   

4.
蒋君明 《理科考试研究》2014,(6):96-96,F0003
初中科学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具体的现象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务实、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人结合多年初中科学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现状,探讨初中科学课外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所谓教材处理,就是依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课时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源的过程.新课标要求科学教学要成为科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学,让探究性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过程学习的一个有利载体.  相似文献   

6.
陈钧 《教学与管理》2004,(11):74-75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学习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因此,这就要求通过教师在“以人为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指导思想下,使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的意识,掌握探究的方式与方法,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本质是国际文凭课程(IBDP)中自然科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介绍了IB课程中科学本质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和教学关键.我国的科学教育必须重视科学本质教学;要注意向国外先进教材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则;思想、观念的转型要领先.  相似文献   

8.
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要联系生活.这在当今课改下的初中科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新课程背景下,要使学生有兴趣想学,学得活,学得好,教学就必须与生活实际接轨.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科学的存在,了解到科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知识有关的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功感.科学新课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生活"为基石的科学教学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迫切性,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课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的理论指导教学,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学习科学的途径应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作为<科学>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只有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去发现、探究,才能使学生的习惯得以养成,科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怎样教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有助于学生成为社会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和谋求个人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为此,科学教学应坚持如下原则:教学应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学要专注于核心科学思想;教学要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的理解;教学要充分考虑学习的复杂性;教学应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教学应将科学内容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相结合;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学习都寄予积极的期望;教学要注重减轻学生的焦虑。这八项教学原则及其教学实践建议,为改进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及可资借鉴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作为<科学>教师,要想使学生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精心策划、组织活动,只有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去发现、探究,才能使学生的习惯得以养成,科学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学习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以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实现学生课堂上的深度学习.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传授学生基础物理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与思考,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思维素养.本文结合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现实情况,分析与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学生科学思维培养为核心的物理深度学习模式实施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也就是科学学习力。而有效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力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在科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寻找证据,即“一种事物对于另一种事物的证明关系”。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证据、应用证据、反思证据,让证据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动力引擎。基于证据进行科学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条件下的中学数学教学,要坚持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教育,要运用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构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是关于自然规律的学科.在科学教学中,要转变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尊重、信任学生;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创新;要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给学生展示自我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课堂绽放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基本功要体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采取适当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教师要善于把个人魅力转化为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获取学习的愉悦,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8.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认识物理学对科技、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和形式多样的探究型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教学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尝试性地建构出物理教学的课堂模式.并进行了初步地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的科学学习中,"突出科学探究"是科学新课程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学会科学探究"是新课程要实现的四大目标之一,也是科学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面对新课程教学,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与过程,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的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