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城市所辖黄山风景区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在199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荣誉奖提名。作为一座旅游城市,黄山除了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外,它还是一个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孕育了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派建筑等为代表的徽州文化体系和众多的历代名人。徽州文化已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的“文本意义”与“实践价值”历来相去甚远 ,而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的“大一统”色彩 ,遮蔽了不同地理历史条件下生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徽州地域法律文化对解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标本价值。本文以记载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潘余两姓的一桩官司文书———《不平鸣稿》为中心 ,辑录了该稿所收文书 ,描述了两姓之间“六年三讼”的大体历程 ,详述了纠纷的缘起和最终解决之道及其双方所体现的诉讼意识 ,并认为 :在明末徽州民间纠纷的解决过程中 ,民间权威人物的影响已经远不如明初 ,乡民之间的互让互谅往往导致纠纷的最终解决 ,并据此对学界关于明清徽州人擅讼、健讼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徽派古建筑作为徽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星罗棋布地分布、精湛的营造手法和精美的“三雕”(木、石、砖)工艺而目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不仅对研究徽州历史上的商业经济、佃仆制和文化艺术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也在今天的旅游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会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这么一群建筑奇观。自然有它独特的经济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徽州古牌坊     
皖南腹地古徽州自唐宋以来相继建造了300余座牌坊,虽经千百年沧桑岁月的风雨剥蚀,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有186座,被世人誉为“中国牌坊大观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为古徽州的府治所在地,自然是牌坊大观园中的精华园。该县不仅在牌坊数量上占古徽州的2/3,而且特色各异。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徽商兴起,这与商人妇给予徽商以莫大的支持不无关系,本文将着重列举商人妇在充当人母、人妻、人妾等部分社会角色时对徽商及整个徽州社会的作用,而发达后的徽商及整个徽州社会回报给她们的最高“荣誉”莫过于贞节牌坊,为了获得这份殊荣,商人妇只能更加束缚于封建纲常礼教。 一、母亲——教子 常言道:“女子虽弱,为母则强”,换句话说,在女子独处的时候,可能弱不禁风,然而在她为母的时候,可能发挥  相似文献   

6.
徽州就其地理环境而言,“山岭川谷崎岖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南宋淳熙《新安志》载:“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反应徽州独立的民俗单元体系,从唐代中叶起徽州一府六县的行政区划比较稳定。其家族制度极为盛行,这使徽州民俗文化具有流长的纵向传承。徽州各姓聚族而居,风俗古朴,宗族成员彼此礼让,反应在其建筑上的人文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7.
文字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文字同属于汉字文化圈,有人认为日元单位“円”是日本所造之字,也有人认为“円”是中国传入日本之字。较少人梳理曾作为货币单位的“円”“元”“圆”之关系,故本文主要结合文化语言学以及文字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着眼于中日货币单位之发展轨迹,试图探索“円”“元”“圓”之间的关系,就“円”为日本所造之字提出与以往不同的看法,并讨论中日汉字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从"圭"到"鼋":女娲信仰与蛙崇拜关系新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支持女娲信仰源于蛙崇拜的观点,并按照语义相关和文字构型原理,追溯女娲原始本相。“圭”、“鼋”等都是探究女娲原型的重要依据。女娲名称之缘起不仅与“蛙”、“娃”等在语音上相关,而且是与作为重要礼器的“圭”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圭文化本原就是象征繁衍生育的蛙崇拜。“天鼋”是姬周天族与姜戎蛙族的复合图腾族徽,称之为“天鼋”是历史的误读。女娲之神是这种“鼋”图腾符号的象征转化,由于“龙蛇化”进程,在后世发生了形态变异。  相似文献   

9.
马年岁末,合肥的街头再一次被一个不同凡响的 “女人”占尽了风光——《徽州女人》。天格外不好,连绵不断的凄风冷雨几乎要逼退大家出门的食头。然而,《徽州女人》的重新到来却再次勾起了许多人刘“她”的想念。这想念的结果是一场又一场的票房痛快快地被团体订了去,或零散售了出去。等到一些有面子的、有位子的或熟识的人回过神来,再找韩再芬或相关的人要票时,得到的却是为难而又无奈的回答:“真的没有了。”  相似文献   

10.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但这两个范畴不是同时产生的。从“意象”到“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发展史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对这条线索进行深入的考察,能使我们获得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新的启示。 (一) 意象说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意象”最初主要是作为哲学认识论的范畴,只含有淡薄的美学意味。《周易》中关于意与象的言论,可以说是意象理论之滥觞。《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属《周易》中《传》的部分,《易传》为战国后期的作品,兼蓄了儒道两家的许多思想。上引《系辞》中的那段话同庄子学派所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的精神是一致的,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意”与“象”的问题,认为“意”是“言”所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而这“言”所不尽之“意”却可以通过“象”完全地明白地表达出来。其实,言所未尽之意,象也未必能尽之,《周易》的看法应该说有很大偏颇。但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看《徽州女人》,徽州女人已经 不是徽州女人,这个女人已经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传统美德的化身。《徽州女人》诞生于二十世纪的一九九八年,从剧中女人的男人为了逃婚剪下辫子留给女人的细节和男人三十五年后落泊归来的场景看,这个故事应该是发生在辛亥革命后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个时段。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清楚,那个时段中国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是战场,只有徽州一些偏僻而闭塞的山村还相对地保持着古老的平静,这个山村的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女人知道的就更少。她只晓得守着未曾见过面的男人的一条长辫子,一守就守了三十五年。  相似文献   

12.
大年三十,京城到处喜气洋洋。下午2:3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徽、副主任兼中国外文局局长杨正泉、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赵常谦一行专程来到友谊宾馆,向今日中国杂志社名誉总编辑爱泼斯坦拜年。“丁关根同志让我来向你拜年。”建徽同志说着,把一束鲜花献给了爱老。“谢谢!”年届八旬的爱老接过鲜花,紧紧地握着建徽同志的手,十分高兴地说。爱老家小小的会客室里挂满了来自全国和世界  相似文献   

13.
外地人占多数论面积,6.64万平方公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海南省、台湾省差不多,是中国的一个小省区。但它却是一个“移民”大省,外来人口在这里所占的比例之高,如今恐怕像深圳、珠海这样的城市才能与之相比。目前占全区人口三分之一的回族,绝大多数是唐代至西夏时期  相似文献   

14.
闵贞是乾隆年间的著名画家,字正斋,亦呼为“闵騃子”,江西南昌人。闵贞因画风奇拙多变,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他的人物画笔墨奇纵,衣纹随意转折,豪迈绝伦,史称其所作之罗汉像,几欲乱李公麟之真。 我所珍藏的《驱邪降福图》,为4尺整纸。这幅图一反闵贞的工细静逸风格,匠心独具地以书法入画,直笔钩勒,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钟馗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嫉恶如仇的个性。整幅画气势雄浑,用笔老健,堪称闵贞晚年的得意之作。  相似文献   

15.
船山诗学性情观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 ,正是传统文化大整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的王船山继承、综合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的“言志”与“缘情”的优秀传统 ,重申了“诗道性情”的诗学本体论 ,试图以对“情”的肯定来纠宋诗之偏颇 ,以对“情”的规范来正李贽、公安末流及竟陵派的鄙陋 ,以对“情”的“自得”和“自之所历、目之所见”的强调来补前后七子拟古的失误 ,以对“情”的本原和超越状态的追寻来实现“写通天尽人之怀”的艺术审美理想和人生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6.
段俊平 《职业圈》2014,(10):2-2
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被大多中国人所熟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属性,看待一个事物要辩证地看它的正反两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大成,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反复揭示了两种对立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徽州民居生成的哲学原点和文化表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方根精神和中道意识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是影响了徽州民居的深层文化心理和哲学原点,使之与其它地区民居具有同一性;而盛行于徽州的理学思想、宗法制度和风水学说,则是徽州民居生成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表象,使徽州民居的物质空间形态具有了特异性,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福科们的困境 西方文化发展到后现代,意义消失了,“人”死了。如果走到后现代话语的背后,清醒的人们会看到,这一切并不具有本体论意义:意义,并不一定非消失不可;“人”,也并不一定非“死”不行。然而这一切在西方却一定要发生。世界,本无所谓意义。人们为了自身的需要赋予它某种意义。人,本是一个自然之子。西方人道主义意义上的“人”,也是一个人造的话语产品。西方人却越来越发现,他们所赋予世界的“意义”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把人带进了深渊;他们创造的理想的“人”,也把自己拖进了陷阱。因此,所谓消解意义,是消解他们曾经赋予的意义,所谓人之死,是他们曾经哺育的“人”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5日至30日,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在河南省安阳市举行。位于安阳的殷墟是三千年前的古帝都,名扬中外,有“十大国宝”之誉的司母戊大方鼎在此出土。9月19日司母戊鼎重回故里展出。为喜迎“国宝”故里重游,并迎接2005年中国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开幕,安阳市委宣传部不远千里在北京的越秀大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9月的安阳,盛事连连,整个文化旅游节由“三喜”烘托出喜悦欢腾的节日氛围。一喜是司母戊大方鼎回故里展览。被誉为“镇国之宝”的司母戊大方鼎,在阔别家乡近60年后重回故里。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成,司母戊鼎被调拨到北京参加展出,此后就留在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该馆镇馆之宝,其剪影图样亦成为该馆馆徽。这次方鼎“回家”是第一次走出北京真品出展,以律的国内外关于该鼎的展览都是仿真品出展。司母戊鼎将在刚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西湖花港公园临湖的绿地上,建了一座别致的林徽因纪念碑。这是一座空灵的诗碑,人像和文字全部镂空。人像是林徽因的剪影,她穿着旗袍,面对湖山。诗碑以青铜作诗笺,满园锦绣的花港与浩渺的湖光山色通过透雕的碑身,映照出西湖女儿林徽因的美丽身影。在浙江舞台上"再见徽因"2016年1月15日晚,浙江话剧团新戏《再见徽因》在浙话艺术剧院上演。《再见徽因》中林徽因以新青年的风姿情韵出现,全剧以林徽因主持的"太太的客厅"为主线,将她生前的才情、爱恨纠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