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通过宴会参与者对爱神不同的颂词,展示了关于爱的众多观点。爱能让人勇敢不畏牺牲,爱是美好品德之间的相互吸引,爱维持了大自然的和谐状态,爱是对属己之物的爱,爱也是对美的爱。柏拉图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否定与整合,借助苏格拉底的叙述,最终为人们描述了爱的本质与功用。  相似文献   

2.
谈到柏拉图,人们自然会以“古希腊唯心主义美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冠其名首,而没有人说他是文章学家。而谈到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人们也自然会滔滔不绝地谈到他“美是理念说”、“艺术摹仿理念说”等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闭口不谈其中的文章学思想。本文试就柏拉图《斐德若篇》的文章学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讨。那么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究竟提出了哪些文章学思想呢?  相似文献   

3.
《大希庇阿斯篇》出自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是一篇专门讨论"美"的对话录。在本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并区分了"美本身"与"美的事物"。自柏拉图开始,美的序幕正式被拉开,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延续着对"美"的探讨与争论。  相似文献   

4.
同样是柏拉图撰写的一组以苏格拉底之死为主题的作品,本身却存在着差异。不同于《苏格拉底的申辩》的实录性质,《斐多》篇更像是柏拉图个人的心理治疗。其中所确立的灵魂不朽的信念,可以被视作理解柏拉图全部关学和文艺思想的枢纽和关键。柏拉图对绝对关的反复追寻、理念论对真正尺度的探求,以及对爱欲的论述和文艺政策的设计,均导源于苏格拉底之死所带给他的震撼。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对于柏拉图哲学对话的解释可大致分为"分析学派"和"戏剧学派"。其中"戏剧学派"以利奥.斯特劳斯为代表,强调对柏拉图哲学进行反向解读,指出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并不是论证了理想国家的可能性,反倒是论证了它的不可能性,其中的核心策略便是对柏拉图对话中"反讽"修辞的分析。柏拉图的对话就是在对对话者进行"归谬"处理。在这个基础上对柏拉图的文艺对话中的几个重要篇目进行细读,能够对柏拉图对于文艺、诗人等问题的看法作出新解。  相似文献   

6.
“对话”是谈及柏拉图文论时永远避不开的一个重要话题,柏拉图把它提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灵活地运用于学术讨论。柏拉图文艺对话的成因与柏拉图本人在“对话”中缺席的原因是多重的,既有浅层,又有深层,并且这种形式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在《会饮》和《理想国》中为我们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灵魂图景:一是爱欲或爱若斯(Eros)向着美的理念自身的一种和谐的攀升模式(ascent model),二是在灵魂的理性部分与欲望和激情部分之间的一种冲突或斗争模式(conflict model)。这两种模式并没有任何内在的矛盾之处,而是对柏拉图的同一种实践主题的两种不同的描述:即欲求的秩序或逻辑。柏拉图在这两篇对话中虽然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实践哲学,但这两篇对话却为后来的实践哲学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形而上学基础:道德心理学,即灵魂的三分结构和爱欲的本性。理性的统治才是个体灵魂的最佳结构,爱若斯的最终目的是对美的理念的静观,只有在对美和善本身的静观和沉思中才找到了让自己安顿的栖身之所,而灵魂的理性部分通过哲学教化和对智慧的爱而摆脱激情和欲望的奴役,走向个体的正义之境。  相似文献   

8.
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二十余篇对话中,对"知识论"问题作过较为集中探讨的当推《泰阿泰德篇》,"知觉"问题是理解《泰阿泰德篇》的钥匙,对《泰阿泰德篇》中的"知觉"问题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柏拉图哲学的知识论,也可以加深我们对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所面临的知识论困境的理解。《泰阿泰德篇》的主题是一个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什么是知识?"(146C)对话中的人物泰阿泰德对这个问题作出的第一个回答是:"知识就是知觉。"(151E)这就是对话中所要讨论的和第一个知识定义。柏拉图正确地指出,这个定义与普…  相似文献   

9.
《国家篇》被公认为是柏拉图中期对话篇中的重要著作之一,在其中他用大量篇幅谈论和阐发了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学界对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虽多有研究,但都未能站在柏拉图的立场上,与其纯粹哲学、政治理想契合一致地展开讨论;尤其是一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往往从狭隘的视域窥探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误解甚至歪曲了《国家篇》的思想实质。为了正本清源,还柏拉图教育思想之真貌,有必要对《国家篇》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柏拉图以理念论作为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悉心勾画了一幅理想国家的宏伟蓝图。他把正义作为这个理想国家的最高原则和价值,以期使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契合一致,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幸福。他认为唯有通过教育,使心灵转向,培养和塑造健康和洽的心灵、正义良善的灵魂,才可以实现城邦正义,构筑理想国家。教育是理想国家得以构筑的必要条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至为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在《裴洞篇》与《格黎东篇》中分别记述了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之后在监狱中与友人的两次谈话,值得探究的是,在这两次谈话中苏格拉底分别用不同的理由拒绝了逃离监狱的理由。这两篇对话除为我们呈现了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赴死,也隐含着柏拉图的一种态度与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斐德若》是柏拉图对话集中讨论爱欲的一篇。由对爱欲的讨论,进而过渡到哲学和修辞术的关系问题。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回答哲学是什么,哲学能干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会饮篇》阐述了什么是爱,而爱的作用能否发挥出来取决于爱者(lover)以及被爱者(loved)。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画像》之所以是一个悲剧,主要是爱被束缚了,爱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得以体现。文章以《会饮篇》中的颂辞为论点,结合小说《道连·格雷画像》中的三组主要人物关系,分别对其中的lover以及loved的"缺陷"进行分析,剖析束缚爱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会饮是古希腊社会中普遍流行的一种习俗,在宴会上人们通过赞颂诸神与饮酒来庆祝。柏拉图的《会饮篇》展现出阿伽通获奖的次日,众人在他家饮酒庆祝的场面。参加会饮的人共有7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爱欲观进行解读,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苏格拉底的赞辞,以及"柏拉图式的爱",而忽略了古希腊社会爱欲观的多元化。文章通过对《会饮篇》中7个人物赞辞的解读,展示出古希腊多元化的爱欲观。  相似文献   

14.
[作者档案]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译丰厚,其代表性专著《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都是融贯中西的经典。他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和俄语,翻译了大量西方美学专著,最主要的有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维科的《新科学》,为我国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道路。他提出“美是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观点,为我国现代美学建设,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和文艺理论体系建立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美学一代宗师”和“美学老人”。  相似文献   

15.
爱若斯及其本性的问题贯穿柏拉图《会饮》的整个文本,历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这部作品对爱若斯的赞颂。爱若斯和阿佛洛狄忒的关系是理解《会饮》的关键问题。在《会饮》中,柏拉图以爱若斯与阿佛洛狄忒代表爱的不同品质,确立了爱若斯作为神人共主的地位,并取代阿佛洛狄忒,成为爱尤其是精神之爱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的《会饮篇》体现了当时女人的社会地位——她们整体的社会地位都已经被定位在侍者、仆人等角色中:“爱神”是有性别的,完全变成了男性的特征;对男同性恋者采取赞美的态度;“爱”是对美的缺失和追求,是介于美和丑、善与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和西塞罗分别以《理想国》和《国家篇法律篇》阐述了自己的理想国家模式,而西塞罗是在继承古希腊学说基础上,结合所处环境对罗马早期共和国的优越性做了论证,实际上是一种复古。虽然西塞罗采取了类似于柏拉图谈话体阐述政治主张,但二人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同,本文即通过对柏拉图和西塞罗之间理论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对虚假判断的存在做了大量考察,结论是虚假判断不存在。如果事实果真如此的话,为什么一篇目的是讨论“知识是什么”的对话要被影响转换话题,从而使对话的参与者对怎么会存在虚假判断困惑不解?这部分内容是无关紧要的题外话,还是提出了重大的哲学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梳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法律篇》的法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篇》是柏拉图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西方法学史上的一部重要经典。《法律篇》的核心是依法治国,怎样依法治国,柏拉图以陌生的雅典人的身份与克里特人和斯巴达人进行了讨论,并就法律的起源、立法的目的、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本质和地位、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国的具体规定等法理问题谈了系统的看法。《法律篇》一般被视为法理学或法哲学著作,实际上它也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一部法典,它的影响涉及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世界文明史上最大的谜,是关于大西洲的。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在他的两本对话集《蒂迈乌斯篇》和《克里提亚斯篇》里,描绘了一个有关大西洲的故事——远在古代,海峡彼岸有岛,岛名叫亚特兰提斯。海神波塞冬把它赐给了大儿子大西,大西在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