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于漪先生发表在《语文学习》2007年第1期《克服浮泛,精心探究》一文,提出了语文课的关键在于“扣住文本.品味语言.体悟思想内容与情感”,要求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层层开掘,精心推敲,闪现内在的光辉”。于先生举例《最后的常春藤叶》对贝尔曼形象的把握来说明这一观点。她提出三个问题来层层开掘,“探索到文章的真谛”、理解“他创作时构思的巧妙”:  相似文献   

2.
老师:“老师”原是金元时代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文学家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后来,“老师”就成了专指学生对教师的尊称,并一直沿用至今。先生:“先生”原为古代时对老教师的尊称。《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管子·弟子职》:“先生既息,各就其友。”《孟子》注:“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后来,“先生”就成了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西席:“西席”之源于《称谓录》卷八:“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  相似文献   

3.
赖玉莲 《小学语文》2011,(10):18-19
一、教材 友谊诗五首《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这五首诗分别叙述了友情的不同面向,包含了朋友的生离死别以及争执,多角度地让学生去探讨“什么是朋友”。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材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说.真情的抒发首先应该建立在叙述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的亲人、朋友、老师等身上。但是,这一类题材最容易千人一面.平淡无奇.这就要我们学会独辟蹊径,从众多的材料中把独特的内容写进自己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张舜徽先生《广文字蒙求》两种版本前后文字内容的变动,极可见时代于学术之影响,于先生学术思想之研究,亦颇有资鉴。本文对此略作论述,以见先生在生前学术研究中,是尝试过吸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借鉴学说的。  相似文献   

6.
邢秀清老师执教的《古代商业的发展》,是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就教材结构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四课组成,围绕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展开叙述,呈现内容;《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课以古代商业发展的几个阶段为主线选择材料,中心问题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活动理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重点之一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容。""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积极与老师及父母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七年级学生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断乳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对同学和朋友的关系非常重视,他们对彼此的要求也十分严格,有时为了迎合朋友的意思,往往做一些违背自己原则的事,这是来自朋友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冷玉斌 《山东教育》2005,(10):26-28
最近,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朋友》一课的教学,课堂上,窦老师紧扣“朋友”做了一篇精彩的文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朋友、感受朋友、体验朋友。升华朋友、分享朋友,与教师、与文本、与同伴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9.
习作内容:你有哪些心里话想对别人(亲人、老师或朋友)说?可以传达问候,可以表示歉意,可以诉说委屈,也可以提些建议……注意写的时候,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指导:1.仔细阅读《请您原谅我》这篇例文,想想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受,哪些词句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0.
最近,经常有同学来信询问《故事作文》对作文稿件的要求,所以,编辑大朋友今天专门就这个问题向同学们做一下说明。其实,《故事作文》对作文稿件在体裁、字数和内容上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惟一的要求是:写得好。好的作文五花八门,但编辑大朋友觉得它们还是有共同点的,于是归纳了以下几点:1.要有新意,不仅指内容,在叙述方式上也可以创新。2.有个性。3.有趣味。4.语言简练、明白,言简意赅。5.有自己的观点。只要达到了上面一到两个要求,编辑大朋友认为就可以算是好作文了!怎么样,简单吧!赶快把你的得意之作寄来吧!编辑大朋友的话…  相似文献   

11.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件》版式设计新颖、统一,美观、大方,叙述简洁明了;内容丰富:既能反映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又能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使用方便:老师教起来顺手,学生学起来上手。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期待《语文之友》更精彩我去年在一个朋友家里见着了《语文之友》,读了感觉不错。2005年就订了一份,不仅自己用,还传给其他老师用。贵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内容丰富,和教学对路,所选文章信息量大,对课内外学习都有很大帮助。期待《语文之友》趟办越好。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21~24页听六年级某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圆柱的表面积》,撷两则以叙所感所悟。环节一:师:我们学习过很多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先来回忆一下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生:(叙述长、正方体特征)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位新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尊敬的家长朋友,《方老师对您说》已经整整两年了。我们相信,从方老师与您亲切的促膝谈心中,您一定获得了不少有关科学养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收益匪浅。我们对方老师的辛勤劳动和敬业精神表示深深的感谢与钦佩。明年我们将开设《特约谈话》专栏,邀请更多的专家、教师与家长交谈有关教子的话题。在这个专栏中,不仅方老师,还会有更多的教师根据家长的来信、来电,解答家长的教子困惑和难题。欢迎家长朋友把您的教子难题告诉我们。来信请直接寄《特约谈话》专栏。我们将根据您的情况,特约有关专家、教师跟您聊一聊。方老师对您说亲爱的…  相似文献   

16.
《小读者》2009,(1)
自本刊举办了第一届寻找"小读者心中的好老师"活动以来.全国的小读者反响热烈,投稿者络绎不绝,真让我们满心欢喜。但同时老编也遗憾地发现一个问题:有的小读者推荐的好老师叙述上比较老套且程式化.往往因缺乏个性而不够生动。其实.每一位好老师在你心中一定有一个或者几个独特的闪光点让你喜爱,希望试着用自己的视角描述你心中的好老师.这样你的好老师才会被更多全国的小读者赞赏哦!期待着能多看到像《董琪,朋友般的好老师》(2008.8)、《黄理图——我们的明星老师》(2008.9)这样独具特色的好稿子!寻找好老师活动得到好记星、背背佳公司的支持,他们将为入选者提供奖品。  相似文献   

17.
写作最怕的就是偏题。虽然,有时命题者通过引言对作文作了种种提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要求,但仍有学生照样偏题。是老师强调不够吗?不是,老师往往再三强调审题,可学生近乎麻木,收效不大。这里笔者尝试列举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几种偏题类型,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以警示习作者。一.叙述人称不对,导致偏题一般情况下,记叙文通常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如《我经历的一场考试》用第一人称叙述,《××同学二三事》则以第三人称叙述。但有些题目则要用第二人称来写,如《一路有你》。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小读者》编辑部各位老师:您们好!炎炎夏日里首先向您们道一声:辛苦了!我是一位学生的家长,去年7月在街边偶然发现了一本过期的《小读者》,翻阅后,欣喜得很,立时买给孩子看,她也非常喜欢,自那时起,每期必买,就好像成了久违的朋友。我是《读者》20年的忠实朋友,我告诉孩子,这本《小读者》也将是她学生读书生涯中不可缺少的朋友,我们和二位特殊的大小《读者》一起做朋友。因为,这份刊物实在做得太好了,质量上乘,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称的上是中小学生读物的范本。说实话,如今的书刊琳琅满目,其中不乏内容粗糙,甚至不健康的,…  相似文献   

19.
1教材分析《放小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叙述了"我"放飞一只小鸟的故事。告诉我们鸟是人类的朋友,表现了少年儿童爱鸟的童心。本文篇幅短小、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阅读课读什么、怎样读、怎样教才能更有效地读?张学青老师《〈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课堂实录》(《人民教育》2011年第10期)给我们提供了范例,实现了让人期望已久的突破。首先是教学文本的突破。《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选文未见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