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新时期,亟待以文化的视角、站位与品质,关注并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尊师"。构建新时期的尊师文化,全面提升教师职业声望,需要厘清尊师文化的基本内涵,需要把握尊师理念、尊师制度、尊师行为和尊师风尚等构成要素,需要尊护教师经济地位、尊爱教师政治地位、尊重教师专业地位和尊崇教师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2.
敬爱的邓副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不但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尊师,是无产阶级对青少年学生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3.
笔者看了很多文章,都在呼吁“尊师”。有的作者是当今社会的有识之士,有的干脆就是教师。看了这样的文章,感觉悲哀、痛楚。如果“尊师”需要大声呼吁.那只能证明我们的社会没有做到。至于教师身先士卒地“请求”尊重更是让人倍感伤心,  相似文献   

4.
尊师思想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倡导尊重教师,重视都是的作用,改善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的地位,关心教师的成长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9月2日,叶圣陶、吕叔湘等8位人大代表就《人民教育》记者关于大连几个饭店歧视小学教师的报导,写信给《人民日报》,对歧视小学教师的错误做法进行了严肃批评。他们的意见得到社会舆论广泛的支持。尊重教师,是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公德。我国历来有尊师的传统,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尊师的佳话。我们的党和国家更是主张尊重教师,提倡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的良好风尚。最近,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讲话时,要求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要  相似文献   

6.
尊师不是出于人的本性,其形成既依靠传统习俗和理性观念,也依靠老师的个人魅力.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在我国传统社会中,曾经出现过几种尊师的逻辑.第一种,从“师”的起源形成的以理性的逻辑为基础的尊师逻辑;第二种,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官职的尊师逻辑;第三种,在教师地位的演变中形成依附于亲情的尊师逻辑;第四种,孔子开创的尊重人格的尊师逻辑;第五种,仪式化和规则化的尊师逻辑;第六种,功利化的尊师逻辑,功利化逻辑对师道沦丧影响最大.以上几种转变中各种尊师的逻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今天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笔者看了很多文章,都在呼吁"尊师",有的作者是当今社会的有识之士,有的干脆就是教师。看了这样的文章,感觉悲哀、痛楚。如果"尊师"需要大声呼吁,那只能证明我们的社会没有做到。至于教师身先士卒地"请求"尊重更是让人倍感伤心,这就是那个清高的作为人类灵魂工作者而存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尊师重教”,笔者认为;“重教”只“尊师”还不够,因为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方活动。只有既“尊师”又“尊学”才能达到“重教”的目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提倡“尊学重教”。其实,“尊学”要比“尊师”容易得多。所谓“尊学”,就是社会、家庭、学校尤其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给他们一个宽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一、来自至高无上的教师权威的压力: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讲…  相似文献   

9.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付主席指出:“不但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我们学习和贯彻全教会文件精神,应当大力提倡尊师.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无产阶级学校应有的校风.但是,如同党的许多优良传统遭到严重破坏一样,这个民族传统也被“四人邦”糟蹋得不成样子.他们在炮制反革命的“两个估计”的同时,到处挥午“师道尊严”的大棒,打击教师,破坏师生关系,搞乱学校,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今天,在揭批“四人邦”的第三个战役中,我们要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恢复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0.
谈尊师爱生     
在师生关系上,我们一直倡导“尊师爱生”。尊师是学生的义务,爱生也是教师的义务。除此之外,学生和教师还有什么应享有的权利呢?关于尊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是一味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强调教师被尊,而忘了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使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于是,教师的差错学生不敢指正,学生有疑惑不敢追问;于是,教师在课内课外表演独角戏,一直演到学生毕业;于是,学生失去了  相似文献   

11.
浅谈师德     
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中。我市《市民守则》也把尊师列为一条。这些无疑是对广大教师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全社会尊重教师,教师应该怎么办?笔者认  相似文献   

12.
正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对现代课堂教学特别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人格魅力的影响,而绝不是以权势、地位、学术的影响。从人格意义上讲,师生之间完全是平等的,因此学生不仅要尊师,教师也要爱生、更要尊生,爱生是一种情感,尊生是一种教育观念,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了,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一种默契、一种和谐,个体在这种氛围中才能畅所欲言,表达思想,体现情感,师生才能对课堂产生一种期待、一种  相似文献   

13.
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学习邓小平关于“尊师”的重要思想山东轻工业学院赵■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他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规律,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尊重教师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为我们发展和壮大新时期的教...  相似文献   

14.
汉代在继承先秦尊师传统的基础上,把尊师传统向前推进了一步,使尊师成为了一种社会风尚.一方面,官学教师的地位较高,政府对这类教师相对尊敬.这些人有官俸可享,有公舍可住,有进一步升迁之机遇.另一方面,在私学教师中,除"名儒世家"、"名师"有被察举征召之机会外,广大普通教师的社会地位则缺乏保障.实际上,汉代尊师更多的是一种民间行为,存在于社会众阶层中,尤其是师生之间.无论是统治阶级的掌权者,还是处于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都表现出对教诲自己的师长的尊敬和礼貌,这说明在汉代尊师具有普遍的社会性.这种尊师风尚的形成既是先秦尊师理论与实践影响的结果,也是当时众多有识之士大力呼吁、倡导乃至身体力行的结果,同时也与汉代确立的重视教育的文教政策有关.尊重教师,就是肯定教育,重视知识,这种尊师的风尚,成为汉代教育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同时,尊师重道在学术思想上的表现即为严守师法、家法,这就严重地限制了学者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这种墨守成规的做法,也使经学步入了僵化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希望学生尊重自己,这是常理,无可厚非。然而,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注重学生尊师的表现,而忽视对学生的尊重,那是片面甚至错误的。应该说,学生尊重教师与教师尊重学生是一对等价关系,且后者对前者起着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就此谈谈几点看法。一、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本质上是一种感情的沟通。既是沟通,需双方互相同时进行。当教师感受到学生对自己的尊重时,必须把相应的尊重回施于学生,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而且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还会伤害到教师自身。不妨试想:  相似文献   

16.
谢师宴席     
谢师宴席在新加坡,教师是一项颇受人尊重的职业。一些餐馆老板为了迎合人们的尊师心理,挖空心思地将菜谱与尊师联系起来,以博得食客们的好感。以下便是新加坡一家知名度较高的餐馆所列出的“谢师宴全席”菜谱:薪火相传(烛火拼盘)吾爱吾师(三丝鱼翅)有教无类(烩海...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摘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全社会的尊重面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面前,该怎么办?该怎样对待自己?在本报召开的尊师座谈会上,大家提出了六个字,即‘自尊、自爱、自强”。“自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先要尊重同事,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尊重领导和劳动人民。许多教师说,要为人师表,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教育青少年做到“五  相似文献   

18.
课堂观摩是重要的教研形式,教师在课堂观摩过程中不能缺失对课堂应有的尊重。教师在听课观摩时应懂得尊重学生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思维权利,尊重课堂的师生表现,尊重自身的师表形象,从而让课堂的主角尽情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9.
今年九月十日是第一个教师节。这是一个令人振奋,令人鼓舞的节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的传统。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尊重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是,过去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教育和教师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十年动乱中教师更是受到严重的摧残。那时,我被打为牛鬼蛇神,编入劳改队,经常领教造反派的棍捧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场所,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场所,这就决定了课堂是神圣的,是不容侵犯、亵渎的。教师对课堂的尊重,就是对知识的尊重,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尊重,对国家教育的发展尊重。既然课堂关系到如此尊重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心存敬畏。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课堂上,常存在着种种不敬畏课堂的现象,如:教师在讲台上拼命的讲,而学生睡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