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尤为后人称道,他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辋川集》20首,更称得上是山水田园诗中一丛清新可人的小花。本文拟从五绝诗体、诗中有画、禅意禅趣等方面分析《辋川集》的语言特色,恳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辋川集》是研究王维诗歌“以禅入诗”艺术特色的重要作品,但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是从宋末刘辰翁首次评点《辋川集》后才日益受到重视并使王维籍此获得“诗佛”的独特地位。王维习禅众人皆知,《辋川集》诞生后长时间内无人认识到它的独特风格,一个原因可能是《辋川集》没有得到及时的流传,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辋川集》自身的特点与唐代对五绝的特殊要求相矛盾。这证明一些文学作品的价值要历经漫长的解读过程才会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3.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作《辋川集》,备受后世各代著名学者的推崇、关注和研究,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且大都认为《辋川集》诗作中充满了"禅趣".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辋川集》诗作不仅富含着无尽的"禅趣",而且暗含着王维内心世界无限的"愁绪".  相似文献   

4.
《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王维身在朝廷却心存山野,亦官亦隐,纵情辋川山水寓情于诗文。这二十首诗语短情长,清幽空寂的诗境中包含着诗人特殊的情感心态,既有入世的惆怅迷惘,也有避世的幽寂孤独,还有忘世的潇洒愉悦。《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仕隐复杂情感心态交织的集中写照。  相似文献   

5.
辋川,因诗人王维而闻名而令人神往。《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抒发了诗人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读来令人情趣陶然。  相似文献   

6.
《辋川集》是王维归于辋川所作。不论在内容上或者是在表达形式上《辋川集》这组诗都别具一格。诗歌在意象选取方面,倾向于选取自然山水景物;在内容方面,主要表现了诗人的禅佛思想及山水情怀,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追寻;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五绝和同咏的形式来突显辋川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园地。  相似文献   

7.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晚年在辋川别墅过着隐居生活,开始笃信佛教,整天吃斋礼佛,过着闲云野鹤般的悠闲自在的生活。他的许多诗篇都流露出受佛学思想的影响,如《秋夜独坐》、《积雨辋川庄作》、《过香积寺》、《终南别业》、《山居秋暝》等,因此,他被称为“诗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八册第29课选有王维的《鹿柴》一诗。柴,课文未有注音,不少老师都教学生读为“chái”。上海市文改会主办的《汉语拼音小报》第237号将‘鹿柴’也注为”“lú chái”。这是不正确的。“鹿柴”系《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辋川集》是王维编辑其在辋川别墅所作的诗而成的,全系咏写辋川一带景物的诗作。原集有序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由是可知‘鹿柴’是辋川  相似文献   

9.
《辛夷坞》为王维《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用五言绝句描述了辋川一带的风景事物。王维淡泊的艺术气质和对宗教的审美体验糅杂渗透于山水诗中,开创出新的诗歌境界。从禅宗美学的角度来看,诗人宜心静、智静、慧静。王维诗中的辛夷花唤醒本心,超越了有限与无限、瞬间和永恒的二元对立观念,从当下、刹时去体验永恒。  相似文献   

10.
寓情于景王维善于通过描绘美好的画面来含蓄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苏东坡说他的诗中有画,确实是抓住了王维诗作的主要艺术特点的。《辋川集》中的不少诗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是“以景见情”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唐]裴迪:《华子冈》这首诗是裴迪在蓝田辋川与王维唱和之作。王维在奸臣李林甫执政时,一方面朱带紫绶在朝廷任职,一方面在辋川别业过隐士生活。辋川有二十处风景点,如竹虽馆、栾家濑、辛夷坞、鹿柴、华子  相似文献   

12.
《鹿柴》(五年制小语第七册第11课)是一首五言古绝,是唐朝王维晚年在辋川别墅写的作品。辋川是陕西蓝田县西南面的一条水。唐初宋之间在此修建了蓝田别墅,后来王维购得这座别墅,隐居于此。王维和孟浩然同属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的晚年,由于高官厚禄的奉养,又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政治风波,意志较以前消沉了。于是他以淡泊无为的心境,专门欣赏大地主园林中寂静的景色,以表达所谓的闲  相似文献   

13.
桃红复含夜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田园乐》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别墅时写的一组六言绝句,共七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王维是诗人,同时又是画家。他写诗,常以画家的眼光去观察和感受客观事物的  相似文献   

14.
世称“诗佛”的王维,字摩诘,其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他的山水田园诗,大都是他晚年皈依佛教,退隐辋川时所作。《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二十里.原为初唐宋之问的别墅,其间园林清幽绝俗,山水明媚宜人.仿佛是《般若经》中所谓“净土”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指寂静空蒙的秋山,经过一  相似文献   

15.
《辋川集》是王维与道友裴迪于天宝年间在辋川庄写下的唱和组诗,是其山水诗的巅峰之作。在辋川别业,诗人把山水景物作为描摹对象,于诗情画意中洗涤自己幽独空寂的心灵。20首绝句,即是诗人这一时期隐逸情趣的折射,更有一种佛家崇尚的顿悟机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王维的《辋川集》和屈原的《九歌》组诗作一比较,主要从色彩美、意境美、情趣美三个方面探讨二组诗的特色。色彩美,两组诗创造的画面均纷呈多彩,浓淡相宜,与诗的意蕴浑然为一;意境美,《辋川集》多静美,意境空寂;《九歌》多壮美,意境廖廓;情趣美,《辋川集》追求的是幽静空寂,不与世俗同流的志趣.《九歌》写人神交融的和谐之美,体现的是现实生活的美。  相似文献   

17.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还精通音律。由于他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上仕途坎坷,所以四十岁以后就在终南山和蓝田辋川隐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思想情感倾于消沉。从此颂扬咸阳游侠少年和边塞生活的诗,再也没有了。但是,由于他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和善于创造意境,田园山水诗写得非常清新隽永,富有生活情趣,写景状物,细致入微。所以人们都赞美他的诗,“诗中有面”,称誉他的画,“画中有诗”。《竹里馆》是王维晚年所作的《辋川集》绝句之一。这首诗的语言明朗清丽,笔调婉转多姿,没有一处费解。短短二十个字,将  相似文献   

18.
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声有书、动静相兼地描绘了辋川蓝田山冬、春两幅不同景色的图画,充分表现了他的艺术风格-幽静谐和美。  相似文献   

19.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王维《辋川集》20首之一,是王维中年亦官亦稳时期与裴迪游于辋川别业时的唱和之作;也是王维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分析鉴赏这首诗的时候,大多数人都看到了作者善于剪裁画面;善于取景布局的特色和善于动用以“响”的动烘托“空”的静的艺术辩证手法。如葛晓音在《虚实得当·臻于神境──说王维(辋川集)绝句》一文中就说了这方面意思:“王堆着意刻画一束针晖透过密林的空分还照在井中青苔上的一后画面。夕阳的暖色淡淡地军在用家的青苔上;更计出空山的幽冷。山谷中传来…  相似文献   

20.
韩愈模仿王维《辋川集》而作《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其题材、作法与结构乃至风格均多雷同。韩愈仿照王维进行创作,是其生存与交往的需要,是其顺应清逸幽远时风的自觉选择。这与其避乱江南的经历有关,也是他争强斗胜的性格使然。王维“境随心转”,而韩愈则“心随物动”。因此,韩愈虽然也以空灵澄澈的清远品格为圭臬,甚至还获得了自静自净的人性自现,但他受干扰于现实处境,毕竟不能像王维那样生成“寄畅山水”的审美状态,而多呈“寄傲林丘”的生命状态,其二十一咏以搏牛之力,在方寸之地经营,清绮而不失奇险,淡泊而时现焦躁,偏于理性,情多于韵,形成了貌似而质异的全然不同于《辋川集》的自家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