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存在主要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研究认为:培养方案雷同,培养目标定位较高,课程设置没有完全体现培养要求,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失衡,实践内容狭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教学时数不够等是江苏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应准确定位于市场,应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依据把教学实践贯穿始终,在专业定位上要结合各校特色专业,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同时各高校要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改革与探索。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尚不十分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研究认为:只有深化改革,面向市场,依托社会,开放办学,才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北省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培养方案雷同现象相当严重;培养规格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不科学、缺乏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职业教育缺乏。研究认为: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各校特色专业或地理区位优势打造优势社会体育专业品牌,同时要加强校际间交流与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东同类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家、中小学教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广东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基本得到学生的认可,但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偏差,与用人单位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提出:广东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课程体系等改革,突出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具备“一主二副全知晓”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的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5.
魏彪  张毅 《精武》2012,(22):67-6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对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在校的培养方式以及就业等情况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专业就业低,学院对于本专业的学生培养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缺少前期的就业调查,从而导致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设置等一系列中滞后缓慢等情况,本文通过调查提出对策方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适应的对策。为社会体育专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竞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理念的缺失,导致社会体育专业一直处于摸索中发展。文章提出了确立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理念的必要条件,只有面向市场、依托社会,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确立办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培养方案和办学模式改革,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育输出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对目前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尴尬境遇、职业素养培养的边缘化、低效性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研究认为: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存在着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职业教育中职业素养教育缺失,学生对本专业不自信等尴尬问题;培养方案中涉及职业素养培养较少,就业指导环节中未能真正体现职业素养教育等因素导致本专业职业素养边缘化;上层引导不够,教师对职业素养的认识不够,把职业素养培养置于现实职业活动之外促使本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体育的发展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社会体育的动态需求及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的现实条件等,对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社会体育发展需要高校设立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高等专门人才,具备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条件的高校应尽可能设立社会体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确定培养类型和课程设置的关键,它决定着专业的发展发向。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社会体育专业目标进行研究,建议:必须重新完善社会体育专业目标,在完善过程中应结合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专业特色等因素,为社会体育专业良性循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湖南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还处在摸索的初办阶段,专业培养和主干课程的设置都没有突出特点,不过湖南省社会体育的发展前景被看好,就业市场潜力大。由此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应该加强市场观念,积极调整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使培养的人才贴近当今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体育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体育人口文化结构与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研究上海市人口文化结构与体育人口文化结构特征。结果显示:上海市人口的文化结构为中等水平结构。上海市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在文化纬度上呈正态分布,总体为高水平结构;其中男性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为高水平结构,女性为中等水平结构。建议增加接受过高等教育体育人口的比重,建立高层次的体育人口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2.
对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高职教学的内容在满足学生需求、服务社会的需要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盲目、被动的趋向。对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可以促进体育高职学生需求、社会就业需要与体育高职教育改革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使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3.
In the fields of both education and sport, the possession of capital and habitus influences an individual’s lifestyles and choices, which in turn affects the social selection within these field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study the Swedish system of school sports as an overlap betwee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and sport, and thus viewed as a double dominated field. From a cultural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se and explain how the organisational conditions and pupil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teract with upper secondary pupils’ choices of different school sports programmes in Sweden. Based on registry data on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pupi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ply of school sports requires specific forms of social dispositions that have an impact on which categories of pupils choose to participate. Among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chool sports, there i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upils who: are of Swedish origin (p?p?p?p?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及《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原国家体委以第19号令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自1994年6月10日起实施。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人数逐年扩大,已成为我国体育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体育、群众体育的组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校体育作为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与体育的制约,并为实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教育与体育的目标服务;学校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既不可能完全是外来的,也不可能完全是本土的;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学校指导思想的核心。我国的学校体育与体育课程,一直是以强身健体为根本目标的,但又不局限如此,研究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变革,指出各种指导思想的利弊,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基础性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周期较长,有些项目,需要从低龄阶段开始,其中,文化教育是基础性工程,事关竞技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对河南省运动员基础性文化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社会学校联合办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根据不同项目组建教学班;增加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17.
吴蕴瑞作为我国现代体育理论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体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吴蕴瑞的诸多富有开创性的思想观点,为推动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吴蕴瑞基于"身心一元论"的全面发展观,扩大了中国现代体育的教育意义,提升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价值;主张体育学术化及其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之先河;坚持洋土体育的融合互用,指明了中国现代体育健康发展的方向;倡导体育普及化及其亲力推动,实现了中国现代体育普及化由学者思想到国家体育政策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思想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更新,都深刻影响着体育教学思想的变化和发展。未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思想将确立健康教育为主和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思想体系,体育教学思想日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