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叙事式道德启蒙 作为一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法,叙事在俄罗斯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教育叙事研究方法在国际上的兴盛和发展.世界各国都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开展了叙事研究。俄罗斯顺应这一趋势,将叙事引入文学、历史、军事和教育学领域.并做了大量的积极探索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秉承多元一体的理念,欧盟国家的教育通过合作项目和建立高等教育区逐渐走向一体化。欧洲的比较教育开创了世界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很早就产生了一批比较教育著名学者,对世界比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欧洲比较教育学会是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的创建学会之一。当然,欧盟国家的比较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欧盟目前这样的多元文化的社会,比较教育对于理解不同文化以及逐渐消除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可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教育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合力”汇入比较教育研究,引起了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深刻且全方位的变化,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在方法以及观点上的改变提供了新的思维。对此,我们应该在考察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现状的同时,积极地反思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中国比较教育区域研究现状与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研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信息一体化向比较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比较教育区域研究一方面要开拓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跨越传统的、已有的世界的逻辑途径,广泛开展国际教育的理解、交流与合作,提供各国及国际教育发展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加强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自身建设,提高我国比较教育区域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5.
自迈克尔·萨德勒为20世纪上半叶的比较教育研究奠定了基础之后,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仍可以从萨德勒的比较教育思想中获得启发。他对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的重视提醒我们要注重比较教育的系统研究;对民族性的强调以及对本国教育研究的重视都启发我们,在一个日益多元的世界,比较教育研究者更要有本土意识、国际视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与美国《比较教育评论》两刊的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试图归纳出二者的共性和不同之处,从宏观上把握世界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纵现世界和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认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现有的优势和弱点,明确今后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世界新军事变革与中国现代化军队建设,使得中国军校必须有国际视野并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军事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去研究、去探索。全军首届"比较军事教育学术研讨会",主要围绕比较军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比较军事教育的学科建设、比较军事教育的研究方法、外军军事教育问题比较研究等重大课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始日益重视国际间数学教育的比较研究,这一趋势有力地推动了数学教育国际比较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拓展.然而,国际间的数学教育能否进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的对话理论研究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国的俄语学者在引进和吸收俄罗斯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对俄语对话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根据研究资料,大致把我国的俄语对话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国外理论的译介阶段;二是国内研究的发展阶段。如今,我国的俄语对话研究正向多层面、宽领域、跨学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概要追述俄罗斯教育政策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概要梳理了俄罗斯教育政策研究中关于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功用的新观点,侧重分析了教育政策与国家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新世纪俄罗斯主要教育政策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别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学说,可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教育比较研究、国别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发展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比较视野的远程教育文化研究是比较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开展远程教育文化比较研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位、比较内容、比较形式、研究步骤、研究挑战等方面问题。围绕这些方面,本文对研究框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构想。  相似文献   

13.
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发展及其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比较教育的研究历程中,产生了历史主义、民族主义、实证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等几种主要的研究范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议题的变化、方法论和方法体系的丰富、研究视野的扩展,比较教育研究范式也发生相应的转换.在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范式正逐步发展成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revisits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TE). Benefits and problems related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general are discussed. Further, methodolog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designing and carrying out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n TE are addressed using a multi-level study on teacher education in Finland and Norway an as example. Towards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promises and limit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E are presented. Important benefit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on TE include wid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and other TE systems as well as gai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trends. However, uncritical use of such research may lead to decontextualised, ahistorical and standardised transfer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polici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urging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to address the questions: What is being compared? How is context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5.
以实证科学作为哲学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史上曾受到充分重视,并在一些比较教育学家们的努力下得以发展和完善。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后现代理论、批判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等又催生了质的研究方法,并逐渐被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本文在进一步梳理实证研究与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较视野的远程教育文化研究是比较远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开展远程教育文化比较研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比较单位、比较内容、比较形式、研究步骤、研究挑战等方面问题。围绕这些方面,本文对研究框架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构想。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是在批判传统研究范式的同时产生新的研究范式,包括历史主义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质性研究范式和多元研究范式。探讨这些研究范式的不断批判和超越,目的是改变比较教育研究者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提倡批判的、综合的研究范式思维,使比较教育的研究更加全面、深化,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展开讨论有利于比较教育学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促使比较教育学学科方法论走向成熟。文章从比较教育学的史前期、奠基期、形成期、发展及繁荣期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演进进行探讨,从而得到启示为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方法理论的建设略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是西方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文章通过探讨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演进、主要目的和研究方法等问题,介绍了西方比较教育领域的新成果,为拓展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