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帆 《文学教育(上)》2014,(21):102-103
本文分析了红岩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指出了红岩精神与重庆人文精神的内在本质联系,论述了红岩精神与重庆人文精神结合的必然,对于倡导红岩精神、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重庆人文精神,推进重庆跨越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文化使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也正是政治浓墨重彩的正面融入文学创作过程,使得《红岩》取得了极大的合法性,加上在文学艺术上的不俗表现,《红岩》成为反响最热烈、普及最广泛的长篇小说之一,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的经典文本。《红岩》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学难以避开政治,关键是如何让政治成功切入,将文学的社会政治性和审美艺术性更完美的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1962年初《红岩》出版后,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63年5月1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的文章《创作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略谈〈红岩〉的写作》。多少年来,这篇文章成为人们描述小说《红岩》写作过程的唯一根据。2005年7月24日,论文作者到四川成都采访了原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编剧胡元先生。作为《红岩》作者们的朋友,胡元先生在1956年曾经目睹了《红岩》第一稿的写作。他对《红岩》写作过程的回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很不相同的叙述,从中可以看出,解放后的"业余作者"和他们的"文学创作"很大程度上是官方历史叙述和现实政治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代表作品《红岩》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一曲《红梅赞》,传唱半个多世纪。这首歌曲背后的《红岩》一书更是创下了出版史上的传奇。数据显示,至2000年,《红岩》已有2版59次印刷,总发行量突破一千万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量最大的小说。1961年底,由罗广斌、杨益言根据他们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这两口革命者的活棺材中的亲身经历共同创作的《红岩》问世,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红岩》看做共产主义的教科书。40多年来,其昂扬的英雄主义、革命的乐观主义、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相似文献   

5.
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是60年代我国文坛上出现的一部气势磅礴、悲壮感人的革命作品,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今日教育》2011,(7):67-67
《红岩》是我认为在当时那一大批红色书籍中人物刻画最为成功,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小说。一本书,能把一两个主要人物刻画成功就很不易,而《红岩》中一组群像能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难能可贵!许云峰、江姐、成岗、双枪老太婆、华子良等,  相似文献   

7.
《红岩》是我认为在当时那一大批红色书籍中人物刻画最为成功,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小说。一本书,能把一两个主要人物刻画成功就很不易,而《红岩》中一组群像能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8.
论白先勇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的文学批评具有善于把握作品总体风格特色、偏重作品艺术技巧、艺术表现的分析以及富于"创作室批评"特征的特点,有较强的主观性,在理论上、系统上有嫌不足之处。但他的那种追求直观感悟,注重文学艺术本体特征的批评思维方式,却也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清新健康的文学批评观。而他的"创作室批评"特点则为我们寻求白先勇的文学理念和美学趣味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白先勇的文学批评本身就是其文学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探索和创新,历经不懈的努力,从而创作出更新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每次探索的过程,就是一次好的积累和革新。声乐艺术的发展随着地域综合性因素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每次更新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转播者——声乐教师,他们在口传身教中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艺术家一代代的传承、探索和创新,历经不懈的努力,从而创作出更新更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每次探索的过程,就是一次好的积累和革新。声乐艺术的发展随着地域综合性因素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每次更新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转播者——声乐教师,他们在口传身教中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岩》诞生于有强烈政治诉求的时代,无论是学术范式的阅读,还是史料考辩的阅读,追随时代的阐释仍改变不了今天位置上的阅读快感。作为文学存在,《红岩》为我们提供了百折千回的惊险情节;而作为政治存在,《红岩》又为我们提供了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道红岩山药用植物280余种,隶属104科。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岩精神根植于辉煌灿烂的五千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一个典型时期的集中体现。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团结统一、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劳勇敢的奋斗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品格等等优秀的民族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依然应该在与时俱进精神指导下,在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弘扬红岩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耿玉芳 《海外英语》2011,(9):250-252
Literary writing is inseparable from aesthetic values and it is the same as with literary traslation.However,due to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 have different presupposi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beauty,which cause difficulty in conveying this beau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spective effect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 values o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English one.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ical influence,moral standards and the form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nglish one,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it is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s to make some adjustment in order to cater to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onvey the beauty of the original work to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15.
恭城县莲花镇红岩村从2003年始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我们在调研中仍然发现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农村建设容易引发公平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二是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村级干部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较为薄弱;四是新农村建设相关宣传工作不完全到位,农民主体性意识有待提高。为此,各地政府应该对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全面、合理的制度设计和规划;积极探讨产业多元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养好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做好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农民缺位的政府主导改革为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的契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通过设计“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小学课本的新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经过改写的,作家以自己的改写实践着小学国语课本的”儿童文学化”,从而帮助儿童体认“国语”的美感,养成“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这是从根本上确立新文学的合法性;进入中学国语课本的新文学作品内容比较丰富,从选目上能见出编选者对新文学文学观的遵从,包括对“语体文”的捍卫,对被奉为典范的外国文学作品的隆重推荐;教材中大量地选入新文学作品,明显地有利于新文学作品的传播,同时也培植出学生新的“文学感觉”与“文学观”。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是一部地道的美文。其书名、内容的取舍安排、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严密的逻辑、精巧的对句、绚丽的文采、充沛的文气等都显示出其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