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与"静"的形态虽然在中西方绘画作品中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然而这种艺术形态同样在摄影作品中广泛流传,摄影家往往通过表现生命面貌的角度对作品中的"动"与"静"来体现。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意境通过自然结合才是最能表现事物本质属性的途径,而摄影却完美地将这自然结合的一瞬间进行捕捉和保存,通过定格事物的"动"与"静"来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摄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本文着重阐述了动与静、主客体均衡关系等方面的摄影问题。  相似文献   

2.
肖媛 《文学教育(上)》2010,(23):116-117
香港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以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描述了一位遗容化妆师的内心独白,作家在看似平淡的叙事的同时构造出了多重"动""静"相生相伴的层次,并使极端的"动"与"静"达到了一种交融与回环,构成了和谐的张力与美感。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凝固了的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它寓动于静,通过孕育性的瞬间来暗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在静默之中所产生出来的巨大的感人力量,从而体现出造型艺术中的动、静美。在静物画中,这种特征表现得最为明显,艺术中动与静的辨证关系在这里得到了最典型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佛教大黑天造像在中国境内的流布情况与特点,对不同地区大黑天造像之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对比,探讨了大黑天造像在中国的源流以及大理、西藏、敦煌等地大黑天造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晓波 《成才之路》2010,(22):77-77
汉字是艺术,每一个字都有一个故事,埋边包含很多哲学的道理,其中之一就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的理念,从而显示了汉字的精深、奥妙与博大。汉字以方的形式存在,在方中得静,汉字在固定的方框中,写出对比、变化、平衡、对称的关系,在静中求动、在动中求静,体现出动静相生的哲学思想,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追求。在书法的变化过程中,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增强了人的智慧。使人变得更聪明。  相似文献   

6.
在卡佛短篇小说中读者经常会体会到"威胁感"(menace)。"威胁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小说中人物的境况,遭遇与命运昭然若揭,但是又未能定义,很多时候读者能够从小说中感受到一种表象即将被揭穿或逆转,人物关系受到威胁,或者这种关系中暗藏着一种暴力;第二,未能定位的时间,环境,情节,话语使读者缺乏安全感。制造这种威胁感的技巧主要有:(1)场景上的"静"与话语上的"动"的对比;(2)小说时间,环境,情节,话语的模糊,省略和空缺;(3)小说中对话的多义性等。  相似文献   

7.
周春平 《考试周刊》2011,(34):184-185
摩擦力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第3节的知识,是该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且在具体问题中又表现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静摩擦力在许多情形下似乎又是"若有若无,方向不定"。因此,要真正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并不容易。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区分弹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区分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正确认识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瞿伟 《成才之路》2011,(24):24-2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在许多地方都在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课堂变得动感十足,各种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层出不穷。课堂多了几分浮躁,少了些许宁静。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课堂中的"动"与"静"就像鸟的双翼,缺一不可。真正和谐完美的课堂应该是该静的时候能静下来,该动的时候能动起来,动静结合才是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9.
以“动静皆为学”观点,优化复式课堂教学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复式教学不同于单式教学,其结构形式有其特殊的规律。要提高复式课堂教学质量,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是关键。"动"与"静"结合是复式教学的基本方式,明确"动"与"静"都要为"学"服...  相似文献   

10.
苏轼和程颐都是北宋易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比较二人易学动静观,显示出理学和庄玄之学这两种解《周易》思路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程颐、苏轼皆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而苏轼的“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于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情绪记忆和孙惠芬小说意象创造关系密切。情绪记忆,是意象创造的资源。她偏于情绪记忆,能记住"感动的情境"与机理,主体情绪时而与意象创造呈现共时性状态。这样的情绪记忆使她擅长在文本中捕捉人物心灵的瞬间,并把微妙作为最崇高的审美追求。小说中的意象多是她情绪记忆的审美对象化,是创作主体与人物主体的精神寄托,是文本欲望世界的敞开,是"乡下人"情绪记忆的回溯与印证。成功的意象创造源于情绪记忆而又超越情绪记忆,在动与静、诗性与哲性、感性与理性、并置与对比中充满张力,又充分统一,体现审美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2.
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是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 ,那种停留在仅仅传达知识的教学方式 ,是很不符合数学教学的根本要求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辩证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体现。一、动静的相互转化动和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侧面 ,它们相比较而存在 ,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在数学的解题中 ,可用动的观点来处理静的数量和形态 ,将常数看成是变数的取值 ,表现为以动求静 ;也可以用静的方法 ,如用一个方程表示动点的轨迹 ,用一个字母代替无限的、变动的取值等 ,处理动的事物。1、静转化为动例 1,求与已知圆x2 +y2 - 4x - 8y +15 =0相切于A(3,6 …  相似文献   

13.
晚唐著名文学家卢肇的文学作品与书法理论中体现出"尚实"的审美取向。卢肇"尚实"的文艺风格是对客观之"理"的探索与研究,主要表现在探索天文自然规律、艺术表现规律两方面,并以文学修饰的方式将理性的客观规律理论用赋的文体将之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卢肇为文为艺的艺术实践与科学探索中得到极为完美的体现,这同时也是卢肇实学美学文艺观的主要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大足北山第253龛中,主尊地藏观音与十王的组合形式,在巴蜀地区唐宋时期十王造像龛中极为少见。左右侧壁造像复杂,出现了与敦煌《佛说十王经》图像近似的检亡人家功德的使者、两身道教特点的造像以及十一位王者。从造像题记等分析,此龛最初开凿与水陆会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标》精神,笔者围绕音乐课堂教学中歌曲演唱和音乐欣赏过程中"动与静"的协调与把握,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进行外在的、身体的"律动",实行歌曲演唱再创作时的"行动"。同时,引导学生如何"静  相似文献   

16.
简洁与繁复的对比,常常与虚实对比密切相连,也即对一种对象进行不同角度和侧面审视所获得的视觉差异。大足石刻中的简洁与繁复的对比,或表现于一龛一窟之内的诸造像中,或表现于同一个较大的石刻群中,而同一尊造像身上所显示的简洁与繁复的对比常常表现得尤为鲜明和突出,目的是为了向善男信女们充分渲染令人向往的佛国富丽,或诸佛、菩萨慈悲为怀的巨大感召力量,当然,最为根本的还有为艺术气氛的营造以及审美自觉的追求,全方位地加强无边佛法的巨大影响作用。于此,举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浚 《家教指南》2016,(5):63-70
筇竹寺五百罗汉人物造像,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飞灵神动的艺术性并非偶然,与杭州灵隐寺、四川宝光寺在姿势、形态、服饰、体量等都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传承过程中又不断创新,最终集夸张写意性、装饰民俗性、生动叙事性于一体。这些罗汉造像一反同时期五百罗汉造像的程式化风气,创造出自由多变、内外合一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杜娟 《江西教育》2014,(7):55-57
听了知名教师支玉恒《再见了,亲人》这节课,引发了听课教师的深思:阅读教学就应该像支老师一样,巧妙设计教学中"动"与"静"相宜的环节,让学生真正体悟文本所要表达的深情。片段一逆转角色激将,调动学习热情师:他们根本不是亲人,你们都弄错了,作者也弄错了。(生不服气,举手)师:还举手?是不是想和我辩论?生: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佛教艺术遗产十分丰富,就佛教造像而言,有金属铸像、石雕像、木雕像、泥塑像、陶瓷像等。这些石窟寺以外的佛教造像,多为民间寺庙和家庭的陈设崇拜之偶像,遍布全国各地,数量之多以百万计。它是佛教教义和佛教艺术的载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变化,而且随着宗教职能的逐渐消失,这些珍贵的佛教艺术品便成为人们研究古代社会史和宗教史的具体真实的形象资料。本文将从佛教造像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繁荣,佛教造像艺术的民俗化、世俗化,宗教与佛教造像在情感表现、表现手段、探究对象上的关系,宗教的文化思维对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几方面进一步论证佛教造像艺术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的汉晋佛教造像中,极为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佛像的莲花座,这是与长江上游四川地区的汉晋佛像截然不同的一个持点。武昌莲溪寺的东吴永安五年(公元262年)纪年佛像,足踏莲台,莲茎左右各分出一根细枝,枝端有莲花。这是很可能中国纪年造像中出现的首例莲花座,而且是古印度"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的雏形。莲花座,在古印度首先出现于拉克希米和梵天造像,与佛教无关。直到公元三世纪中后期才与佛像造像发生联系,而且,仅限于"舍卫城大神变"系列造像。由此出发,并参照中国古籍文献,可以判断,中国汉晋时期独立出现的莲花图像与佛教的关系无关,不能作为早期佛教传播的证据,当时与佛教有关的仅有长江中下游的莲花座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