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不仅仅是美国人,恐怕全世界的人 做梦都没想到今年的美国大选会如此充满戏剧性──总统“难产”,选民选总统演变为法官选总统。上海媒体与美国的传媒一样,报道并记录了这一变化的全过程。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这次美国大选前,就像对待其他重大国际新闻一样,有所准备,力争像以往一样在“第一时间”将大选的各项结果播报给听众,所以确定了进行式播报的样式。北京时间11月8日早上,上海电台7:00至8:00播出的《990早新闻》节目中,编辑两次安排插播了最先公布的两个州的计票结果:小布什暂时领先;在当天接下来的时间里,上…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在世界末还是新千年,美国看来都特受青睐,从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到北约轰炸科索沃,乃至后来美国总统大选的“驴象之争”,美国一直都是全球焦点中的焦点。而美国的媒介在这些事件当中,不仅从不缺场,有时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了众矢之的。像在这次总统大选中,计票还没结束,美国的各大新闻机构便几乎同一时间向世界争相宣布“小布什在佛罗里达以微弱优势战胜戈尔,从而成为美国第54届总统”。而当某些国家首脑向小布什发去贺电时,却面临着一个足以留  相似文献   

3.
1948年11月2日,美国大选即将揭晓的前夜,《芝加哥论坛报》在头版刊出通栏标题,宣布“杜威击败杜鲁门”。然而,第二天宣布的选举结果却是杜鲁门获胜。这件事,连同那幅杜鲁门当选后拿着宣告他被击败的《芝加哥论坛报》摆拍的照片,成了美国新闻史上最大的笑话之一。52年后的今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美国第43任总统的选举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次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的支持率不相上下。随着各州投票结果的陆续公布,到11月7日当地时间傍晚时分,两人仍难分胜负,但有一点已十分清楚:谁赢得佛州,谁就将获胜。于是,佛罗里达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美国选民和世界各国都把眼光集中在对选举进行全天24小时不间断报道的美国传媒上。然而,美国媒体却在众目睽睽之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  相似文献   

4.
关于今年的美国大选,美国媒体自 摆“乌龙”,使得世界各国的媒体也跟着错进错出,旁人观之大有不齿之意。 平心而论,出错误终归让人不舒服,这也说明了美国媒体在物质主义的环境里确实存在着一些弊病。但我觉得,观照美国媒体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不能脱离美国的社会现实。“都是媒体惹的祸”这种标题性语言可能言过其实,同时失于简单、主观了。 新闻媒体的功能就是要传播新闻,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事实是什么呢?事实中又包括多少主观性因素?这些问题恐怕很难有量化的答案。撇开“布什赢了”这种主观性标题不论,美国报…  相似文献   

5.
徐剑梅 《青年记者》2016,(34):81-83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说,社交媒体在他的胜利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从事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和内容营销的软件公司社会流(SocialFlow)合伙人弗兰克·斯佩合说,今年美国大选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媒体选举”.  相似文献   

6.
李紫微 《今传媒》2006,(3):56-57
现任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是美国总统小布什重要的亲密幕僚,她于1954年11月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赖斯26岁成为斯坦福大学的讲师,34岁出任布什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2000年美国大选,赖斯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的首席对外政策顾问为布什出谋划策,后在小布什当选后被任命为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2005年1月,赖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位高权重、身为黑人女性的赖斯在布什政府中十分惹眼。2004年美国《福布斯》杂志首次公布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的排名,赖斯排…  相似文献   

7.
2000年 11月 8日凌晨,当美国 佛罗里达州一家地方电视台 抢先宣布小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的消 息时,当班的编辑可能没有料到,全 世界一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会受 这次错误报道的误导。造成这一后果 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紧随其后,赫赫 有名的美国有线新闻网、哥伦比亚广 播公司等主要媒体同时宣布:初步统 计结果表明,布什成为新一届美国总 统。尽管这些大牌媒体宣称它们是根 据“投票站出口处”民意调查结果作 出的判断,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 此后的半个小时里,“布什胜出”的大 字标题立即充满了美国数千万电视观众面前的荧屏,…  相似文献   

8.
沈国麟 《青年记者》2009,(13):78-80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也是一场媒体战,所有的媒体都会对选情做跟踪报道,特别是美国的报纸,一般会在大选日之前的两到三周在社论中表明自己编辑部的立场,支持哪位总统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9.
美国媒体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传媒常常自认为是独立于行政、司法和立法体系之外的第四权力,是美国社会中不受政府制约,也不必像总统、国会那样经过大选产生的无冕之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关系”,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的“看门狗”。  相似文献   

10.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也是一场媒体战,所有的媒体都会对选情做跟踪报道,特别是美国的报纸,一般会在人选日之前的两到三周在社论中表明自己编辑部的立场,支持哪位总统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11.
小布什早选帮手 8月4日,在费城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乔治布什“自豪地接受”总统竞选人提名。 自从宣布竞选总统以来,小布什就一直被人看好,在各种民意测验中,他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他后劲逼人,使得总统“竞选宿将”麦凯恩黯然退出竞选。 7月25日,势头正劲的小布什更是早早提出了他的副总统人选——曾叱咤美国政坛的前国防部长切尼。 切尼现年59岁,曾是美国政坛的风云人物。他担任过福特政府白宫办公厅主任,并且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重要成  相似文献   

12.
两位世家公子,竞逐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当家人,最终小布什跌跌撞撞进了白宫。无论小布什政绩如何,无论戈尔将来是否入主白宫,他俩都将“垂名青史”——由于票数接近,互不相让的戈尔与小布什为谁获选总统打开了官司,开创美国总统竞选历史先例。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胜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大选揭晓后,媒体盛赞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总统,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有评论家欢呼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诞生,甚至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能当选。奥巴马本人在胜选当晚的演讲中,也不无感慨地间接承认了互联网的作用,他说竞选的胜利靠的不是别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总统选举尘埃落定,美国媒体却满面污垢.部分中国学者认为,美国总统选举中媒体表现失态打破了人们对美国媒体的美好想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美国总统选举中美国媒体之所以“一边倒”,公开支持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是因为美国媒体试图为美国总统选举保留“脸面”,不希望看到特朗普把非常严肃的总统选举变成一场娱乐性的表演.  相似文献   

15.
投票以后,困兽犹斗。美国大选转入了下一个战场。形状像一把小手枪的佛罗里达州,成了已经打得鼻青脸肿的戈尔与小布什争夺的最后的致胜武器。作为隔岸观火的看客,我们可以数数那散落一地的“鸡毛”了。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美国大选即将举行,舆论焦点早已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戈尔和小布什争夺白宫的决战上。其实,对于美国的内政外交来说,与总统大选同时进行的国会参众两院的选举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无论谁当选新总统,如果他不能成功地与国会讨价还价,他的所有竞选诺言都将变成空话。民主党力争保住白宫,又想增加在国会中的席位。共和党要争取保持国会的多数,也想夺取总统宝座。斗争激烈,形势微妙。 美国宪法赋予国会宣战权。但从1941年对日本宣战以来,美国国会尚未对任何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2008年大选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诞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而且借助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技术,"草根媒体"得以第一次登堂入室,成为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构性力量.但是,不应过度放大"草根媒体"的作用,其发展趋势仍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18.
从美国媒体公信危机看博客传媒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在美国媒体都关注着大选进程的同时,它们也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一向标榜自由公正的美国媒体这次真的自食其言了。几个世纪以来他们所奉行的“客观报道原则”在最能体现“美国式民主”的政治大选中一去不返。在这里,政治立场成了惟一看得见、摸得着的媒体指针,伴随着“驴象之争”,美国各大主流媒体也划清了楚河汉界,有的向左走,有的向右走。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就是美国新闻界围绕着大选所发生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19.
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也适用于传统主流媒体.八年前《纽约时报》那篇将奥巴马送上总统宝座的经典社论言犹在耳,今天由主流报纸组成的“一边倒”的“舆论矩阵”竟然无法影响选情,不禁让人产生“今夕何夕”之感.  相似文献   

20.
与危机同行,真的很辛苦。小布什总统卸任时,很多媒体都很同情地指出,小布什真的是一位危机总统,可能遇到的危机,基本都赶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