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开他那本厚厚实实的摄影作品集,读着那一幅幅富有特色的照片,只觉得一股浓浓的“油味”扑面而来。不论你是在油田生活或是从未到过油田的人,似乎都受到石油的洗札,得到油田美的享受。他,包升,川中油气公司摄影干事,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摄影协会四川分会理事,遂宁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他今年35岁,就有近400幅作品在全国、省、地市级报刊发表,被四川企业界的摄影前辈看成是“可畏的后生”。  相似文献   

2.
李文剑 《新闻传播》2007,(3):F0002-F0002
李文剑,黑龙江新闻图片社编辑部执行主编、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诗创作委员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近四十年来在省内外报刊发表诗歌500佘首,出版诗集一部,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30余万字,发表摄影作品近千幅,其体育摄影作品多次获得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3.
第23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暨2012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4月下旬在浙江余姚举行。近万幅摄影作品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有20件作品成为参加2013年中国新闻奖摄影类评比的候选作品,有100件作品获得2012年度中国新闻摄影年赛10大类20个分项的金银铜奖和优秀奖。作为13名评委中的非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军队系统的唯一代表,能够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邀请参加这样的评比活动,对我来说  相似文献   

4.
2001年河北省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上作已经结束。全省30家日报、都市报、晚报、行业报送评和推荐了180幅(组)作品,经过评委会先后三轮的认真评议,《莫让假货在烈火中“永生”》等15幅作品获奖。其中《一个人的考场》、《撕开暴风雪》、《“3·16”爆炸案元凶靳如超伏法》三幅作品在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中获奖。 宏观审视送评作品,从题材  相似文献   

5.
1993年4月,北京传来喜讯,我拍摄的一幅反映农民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的新闻照片在第十二届全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入选。对于我来说,从事摄影工作20多年,先后有摄影作品在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泰国第十二届国际摄影展、上海第三届国际摄影交流展、国际环境摄影比赛等国内外  相似文献   

6.
我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有13个年头了,在这13年中相机成了我业余时间的伙伴。“别人在忙你也在忙,别人在休息你还在努力,你就有可能赶上或超过别人。”母亲这句临终之言成了我生活、工作和学习摄影的指路明灯。1991年以来,我已在近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字、图片1000多篇幅,数千张的胶片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和我苦辣酸甜与坎坷的人生经历。我父亲在油田工作30多年,当全家人从农村迁到油田团聚的第二年(即1989年)。就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17岁的我,当年参加了工作,微薄的工资成了我  相似文献   

7.
浙报集团3记者摄影作品亮相5月23日至26日,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在湖北十堰市武当山举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新闻中心的陈庆港、杨晓轩和李震宇3位记者的摄影作品《面孔》也在此展出,受到参观者的关注。这次摄影艺术节共展出了120多个主题、近万幅摄影作品,有历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  相似文献   

8.
著名青年摄影家郑鸣的摄影集《望长城内外——郑鸣的新闻摄影视点》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山版。这本摄影集收录了郑鸣近10年来的71幅摄影作品,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9.
你——金义良,南京军区后勤部的摄影干事,从事新闻摄影20多年,全国、全军性的摄影展览没少参加。我见过你那一百多张入选通知和五六十张获奖证书。你出版过一本《清凉世界莫干山》风景画册,有七幅作品出国展览,其中四幅被国外几家报刊争相选用。去年,你的作品《银羽》在“江苏在腾飞”摄影展览中又获了奖。噢!对了,198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摄影家辞典》,把你几十年的摄影生涯载入书中……你周围的人跟我讲,让我写写你,说你身上有“闪光点”。  相似文献   

10.
淬火砺兵     
《军事记者》2010,(7):F0003-F0003
李三红,1978年3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海南省三亚市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特约记者,广州军区政治部摄影干事,少校军衔。他先后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其中数十幅作品在军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4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1.
研究缘起2007年3月26日,第3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尘埃落定,在8类16项的奖牌角逐中,中外摄影作品平分秋色,中国共有58幅摄影作品榜上有名,而王申、陈庆港、刘洋、邱焰等人还获得8项金奖。本届华赛吸引了全球70多个国家的2400余位摄影师参赛,最终从入围的近13000  相似文献   

12.
《采.写.编》2011,(3):2-3
谢军奎,1962年8月生,邯郸市人,河北摄影家协会会员,1980年入伍后开始摄影创作,2010年在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学习。多年百余幅新闻摄影作品在省市和国家的报刊发表,多次举办个人影展,其中另有多幅作品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8月31日,《陕西日报》刊登了笔者在延长油田吴起采油厂采访拍摄的新闻摄影图片报道《最好的福利是读书》(组照4幅)后,许多摄影同行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认为这组照片题材新颖,立意好,新闻价值大,是难得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4.
国内新闻界     
我国出版物远销世界各地我国的出版物已经远销到海外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每年有二千多万册图书、近百万份报刊送往外国读者手中。(《光明日报》)一九八四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揭晓一九八四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于三月初揭晓,共有三十一幅新闻照片获奖。人民日报记  相似文献   

15.
1992年5月27日,宁路桥的“徒弟”王安友的一幅《这样午休行吗?》图片配短评在《解放军报》二版头条发表,获当年全军大迪军事新闻摄影竞赛一等奖。从此,宁路桥的大名不径而走。近5年,宁路桥带出的“徒弟”,3人直接提干,1人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3人在全军影展中获大奖,1993年3月,王安及的5幅照片还进入全国第十二届新闻摄影比赛。三十而立。宁路桥如今已在军事新闻摄影事业上取得了喜人的成就:1100余幅见报作品,其中有54幅摄影作品在省以上报刊、影展获奖,他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l次二等功,1992年被沈阳军区评为两用人才先进…  相似文献   

16.
2001年春夏,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由我策划并参与编辑的《世界摄影名作欣赏丛书》:《美在梦中醒着·艺术人体》《真实的荒诞·先锋摄影》《在你的凝视中·性格肖像》。精选世界当代优秀摄影家的作品数百幅,邀约国内十几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和美术理论家联手为每一幅摄影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了2005年中国新闻奖12幅获奖摄影作品和第九十届普利策新闻奖39幅获奖摄影作品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欣赏新闻照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新闻特写照片。比如1956年至1986年30年间,“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最佳新闻照片的29幅作品中,就有8幅是特写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特有的视觉表现力和震撼力打动了评委,赢得了观众。应当说,近几年,我国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新闻摄影特写的表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探索,并拍出了不少好作品。如王文澜拍摄的《聂卫平》,以及他参加全国体育摄影十佳评选的人物特写作品;郭建设的《最后的护理》;王援朝的《奉献——全国劳模曾乐》等。这些作品不仅被多家报刊选用,而且在国内  相似文献   

19.
石少华同志是我国老新聞摄影記者、老摄影艺术家之一。二十多年来,他紧密地结合革命斗爭,创作了許多优秀的为群众所喜爱的摄影作品。最近,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展出了他的新旧作品154幅,这些題材、体裁、形式多样的摄影作品,集中地反映了石少华同志摄影艺术的成就和多方面的才能。  相似文献   

20.
8月23日至27日,“阎成波大墙纪实摄影作品展”在乌市举行。阎成波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狱管理干部,三级警督,原《兵团新生报》记者。1978年开始学习摄影,1991年在中国新闻学院进修新闻专业,曾荣获新华社首届国际夏庇若新闻奖学金二等奖。 阎成波植根于鲜为人知的“大墙”之内,运用手中的相机勤奋耕耘,成功地拍摄了大量反映监狱生活的纪实作品。他的摄影艺术作品以画意见长,形象感强,结构严谨,小中见大,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10年来,他在区内外报刊发表摄影作品近千幅,其中有11篇作品获奖。本刊选登“大墙”影展中的几幅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