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教语文并当班主任,每教一个班级,都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清读、抄、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多读是摘抄的前提,多抄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多写是读与抄的最好运用。我还用生动的比喻告诉学生:阅读注意摘抄,是随时积累材料的储备仓库;反复熟读摘抄,是欣赏精品材料的展览馆;写作运用摘抄,是快速利用材  相似文献   

2.
个性积累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前提,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写好个性发展作文的前提。读-说-写一条龙模式,是学生扩大个性积累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正确地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除依靠学生自己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外,阅读则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书面语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证明,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积累和再现。在实际教学中,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让学生会学比学会重要得多。因此,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正确地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除依靠学生自己对语言的感受和积累外,阅读则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书面语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听、说、读、写四项训练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实践证明,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积累和再现。在实际教学中,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重要得多,让学生会学比学会重要得多。因此,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些阅读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国外曾有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只读不写或只写不读,提高写作能力的效果差不多,而又读又写则能使写作能力的提高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只是读,是有益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但包括读在内,多途径的培养语文素养,尤其是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去积累,更能够大大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水涨船高。语文积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积累语言。如同建筑,语言是建筑文章大厦的材料。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前提和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对语言的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相反语言积累贫乏,表达…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必读》2008,(10):12-12
我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干巴巴的。老师说要多看、多读,我也看了一些课外读物,可就是没什么效果。淮南小蕊多阅读是我们应该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多积累,丰富阅读面,拓宽知识视野,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之一。我们还需多  相似文献   

7.
冉伟 《少年读者》2009,(7):94-96
语文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在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进一步深化。读写结合就是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也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进一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8.
学好语文其实不难,重要的是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积累、感悟、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读、多写是必然途径。多读胸中富,多写笔生花。学好语文首先要多读书。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成熟思想;读书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励炼思维,利于表达。多读的含义有三:一是文学名著、精美时文,尽可能地多读几部、几篇;二是精彩的篇章、精彩的片段,尽可能地多读几遍;三是朗读、默读各有侧重,既要多朗读也要多默读。阅读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写作与阅读的联系.鼓励多滨,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述。”由此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发展和升华。那么如何以阅读带习作,以习作促阅读,达到互相促进。双向提升的目的呢?几年来,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阅读和作文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从语言角度来看,读是知识的积累,是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写是知识技能的运用,是阅读的继续、延伸和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写是一种外化的表达。由此看出,读是写的基础,写是以读为前提,两者同是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实行阅读教学和作文训练相结合的“双轨运行”,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11.
吴建国 《文教资料》2010,(27):57-58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吸收.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朗读与表达一起共建人的言语生活。读是为了写,从读学写,以读带写之所以有效果,是因为两者原本相依相通。古人十分重视朗读,朗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语言、积累写作技巧的过程。以读带写,即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带写呢?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贵在多读多积累。有的学生读得多,可积累得少,原因是没有好的记忆方法。用移情换景的方法,可以达到背诵诗文、写好作文以及学好语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人的回答是:多读多写。认为只要进行多读多写训练,学生的作水平就会提高。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如果说仅靠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进行着多读多写的训练,到中学毕业时,按理说个个都应是写作能手了,  相似文献   

15.
“以读带写”与“以写带读”张庆棣(广丰县第二中学)读和写是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两大内容。读是写的必要条件,写是读的重要目的,二者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带有启蒙性贡,以“识字、积累词汇、学习句子”为主要任务,因此侧重点在于“读...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训练包括理解、积累和运用等方面的训练。理解是为了积累,积累是为了运用。语言训练是融听、说、读、写之中的,听、说、读中的语言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说写的能力。其落脚点都在一个“写”字上,所以说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18.
“读”与“写”是学生的两个重要的语文能力,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只有把读和写紧密联系起来,相互作用,同步发展,才能充分发展其整体功能作用,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多读、多背好文章,多写、多练、多积累,还要注意写作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0.
语文素质包含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搞好语言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1.熟读多背。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多朗读多背诵,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