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炭矿区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只有通过环境管理手段的创新发展和综合运用,才能够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我国煤炭矿区在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出只有通过环境管理手段的创新发展和综合运用,才能够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天山硫磺沟矿区为示范研究区,在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分析基础上,利用1975年以来30年监测的遥感数据,提取研究区煤、铁、粘土等矿床开发区的时空分布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信息,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矿区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硫磺沟矿区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建立1975年以来矿区开发与环境变化定量评价模型,绘制主要矿产分布、生态环境变化等专题图件,直观展现了矿产开发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探讨30年来矿产开发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制,确定不同类别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变化和资源破坏的动态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阳泉矿区煤系地层形成于海陆交互相的过渡环境,矿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局部区域煤层厚度较大。煤层厚度变化主要由原始沉积环境和后期构造变动等原因形成,煤厚变化直接关系煤矿生产,影响采掘部署和生产计划的安排实施,煤厚变异位置通常也是瓦斯聚集区域,阳泉矿区是瓦斯受灾严重的矿区。因此,准确预报煤厚是关系到煤矿生产与安全的重大技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质分析为核心,钻探为基础,钻探、物探与地质分析联合,地面井下结合,多元信息互补"的综合预测准则。  相似文献   

5.
将矿区视为由资源、环境、安全、经济与社会所构成的复杂非线性系统,讨论其特征,以协调论为基础,建立矿区协调熵度量模型,以某典型矿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提出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锡多金属矿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调查,矿区存在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剧烈,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影响了矿区建设和矿山所在地大厂镇的生态环境,须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以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7.
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由于我国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点出发,在界定矿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动态集成实证分析方法:动态仿真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此分析方法对潞安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对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朱志木 《中国科技纵横》2010,(9):371-371,348
充填采矿法因其对环境的保护和极高的适应性,越来越多地被地下开采的矿山所采用。但是,对于充填采矿法引起的岩体移动和地表变形则研究的较少。传统的矿区土地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文章利用铁矿首采面的移动和变形情况,结合GIS对其移动和变形情况作以分析,得出采动而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特征与规律,从而强化地籍管理,满足社会对矿区土地资源信息更多、更细、更完善的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9.
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矿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保障。但由于主客观的原因,矿业环境侵害行为屡屡发生,已成为危及矿区生物生存的事实,因而应主要从经济、技术,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意识,监督、管理等方面加以控制,以使矿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分析矿区环境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重点剖析了实现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对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矿区是一种有别于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人参与的特殊环境生态系统,据此构筑了从源头控制模式的清洁生产到生态工业园区,再到循环经济的历史演化过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结构模式,相应地对该可持续发展结构模式的存续性和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我国大型露天矿区--黑岱沟矿区的土地复垦工程为例,实证分析了此种模式所具有的良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工作,目的是基本查明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分析矿床充水因素,预测矿坑涌水量,指出供水水源方向,评价矿层顶底板岩石的稳定性,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山建设提供相关依据.着重分析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地质构造.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矿区,煤炭开采已经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并影响到矿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究其原因,就在于大规模采煤造成了矿区含水层结构变异,进而导致了区域含水介质发生非均质性变化,最终影响了地下水环境。本文以焦作矿区为例,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研究了采煤前后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阐明了采煤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矿区的地面环境特征和实体类型,将矿区地面实体分成点、线、面、体四个部分,以ArcEngine为开发平台、Multipath为三维数据模型,动态建立矿区地面三维场景。云南东川某矿的地面场景的三维建模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逼真性。  相似文献   

15.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金属污染是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在介绍我国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对目前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贺建东 《今日科苑》2012,(16):78-80
社会管理创新的近期目标是促进社会稳定,远期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活力。油田矿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田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共同家园,也是油田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阵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逐步完善,矿区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油田矿区仍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职能,成为驻地地方政府和油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主要通道,从目前来看,这种状况还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7.
贺建东 《金秋科苑》2012,(16):78-80
社会管理创新的近期目标是促进社会稳定,远期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提高社会活力。油田矿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油田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的共同家园,也是油田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阵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逐步完善,矿区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油田矿区仍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事务和公共管理职能,成为驻地地方政府和油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主要通道,从目前来看,这种状况还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高强度的煤矿开采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煤矸石的露天堆放和矿区地表沉陷是核心问题之一~([1])。利用煤矿矸石处理和利用的综合技术可以把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矸石全部填入井下,实现矸石不升井,实现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19.
为引导煤炭矿区更好的实现低碳发展,将煤炭矿区碳排放强度作为煤炭矿区低碳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利用马克思社会总产品价值模型,引入煤炭矿区能源集成要素,建立能源集成与煤炭矿区低碳发展的关系模型,论证了能源集成推动煤炭矿区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和重要意义;然后以JZ煤矿为例,通过比较碳排放强度在扩大能源集成规模中的变化规律,进一步验证了能源集成对煤炭矿区低碳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煤矿大量开采,随之而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也日趋严重。为进一步了解开发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信息,增加编制矿区防灾减灾规划制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的参照依据。论文根据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煤田地质特征及开发规划工程特点,对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表开裂、地面塌陷、土地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四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预测和分析。同时结合矿区开发进程提出了规划设计、建设开采和矿山闭坑加强环境地质问题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