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叙述了磁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着重阐述了稀土一过渡族金属问化合物Gd—si—Ge系合金及钙钛矿型锰氧化物的磁热效应及其巨磁热效应机理,对高温磁制冷工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磁制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弧熔炼和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了Ni_(42)Co_8Mn_(39)Sb_(11)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综合物性测试系统对材料的马氏体相变以及马氏体相变附近的磁热效应、磁电阻效应和磁致应变效应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在220 K左右发生了从弱磁马氏体到铁磁奥氏体的相变,随磁场增加,马氏体转变温度向低温偏移.在马氏体相变附近,样品不仅具有较大的磁热效应,还具有磁电阻效应和磁致应变效应,这些效应都是由磁场驱动马氏体相变导致的.这些结果说明Ni-Co-Mn-Sb合金在磁制冷、磁传感、磁驱动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磁制冷技术是借助磁制冷材料的磁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目的的一种新型环保制冷技术,有望逐步替代传统气体压缩制冷技术,而磁制冷材料则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金属团簇在低温磁制冷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特别是高核数的过渡-稀土金属团簇。对基于过渡-稀土金属团簇的磁制冷材料最新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讨论分析了典型的过渡-稀土金属团簇的磁制冷性能,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Ni43Mn46-xCoxSn1,系列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并对其磁性和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价电子浓度的增加,Co替代Mn使材料马氏体转变温度迅速提高.Co的加入使合金的奥氏体居里温度迅速提高,而马氏体居里温度则略有降低.在马氏体相变附近,由于磁化强度的突变,合金表现出巨大的逆磁热效应,表明该系列合金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Mn50+xNi41-xSn9系列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并对其磁性、相变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在室温下均表现为四方马氏体相和立方奥氏体相的混合相,随着Mn含量的增加,由于价电子浓度的减少,马氏体转变温度逐渐下降,当x=2—4时,马氏体相变伴随着较大磁化强度的突变,同时合金表现出较大的逆磁热效应,这表明该系列合金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三种不同工艺制备过程对巨磁热材料Mn1.25Fe0.65P0.50Si0.50化合物的结构、力学及磁热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样品的晶体结构均为Fe2P型六角结构,空间群为P-62m。磁性结果及分析表明,热压烧结样品的磁性和磁热效应降低,但其相对制冷能力得到提升。热压烧结技术样品内部更加致密,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最大抗压强度和应变分别提升了约557%和167%。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弧炉熔炼的方法制备了Mn_(50)Ni_(41-x)Cr_xSn_9合金铸锭.用X射线衍射、振动样品磁强计、综合物性测试系统对材料的结构、相变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价电子浓度的减小,Cr替代Ni使材料的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Cr的加入使马氏体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磁化强度的突变,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低场磁熵变.Mn_(50)Ni_(41-x)Cr_xSn_9合金以其较大的低场磁热效应、可调的工作温区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热效应严重影响其控制精度.文章分析了超磁致伸缩器系统的热源,采用试验的方法确定了一定条件下的热应变和磁应变;设计了适合超磁致伸缩器的冷却子系统;基于热应变和磁应变试验曲线提出了软件向上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氏体孪晶变体的形成和重定向是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磁致形状记忆效应所产生诱发应变的主要原因,本文在此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影响和控制重定向过程的力-磁-热能量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磁-热耦合模型,以分析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磁机理和特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固相反应的方法制备Mn3GaC化合物,并对其相变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n3GaC经历了一个一级相变和两个二级相变.通过Maxell关系计算一级相变附近的磁熵变,发现其结果对磁化曲线的测量过程非常敏感,采用非连续升温测量方式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对比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附近的磁热效应,一级相变磁熵值和磁滞较大,有效制冷能力较小;而二级相变附近的磁熵值较小,制冷能力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Mn_(50-x)Co_xNi_(40)Sn_(10)(x=0,2,4,6)材料的合金铸锭.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MPMS-3磁性测量系统测量样品的相变和磁热效应.结果表明,Co替代Mn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这是由于Co原子的价电子数多于Mn原子导致的.所有样品在马氏体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磁化强度的突变,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低场磁熵变.Mn_(50-x)Co_xNi_(40)Sn_(10)(x=0,2,4,6)以其较大的低场磁热效应、可调的工作温区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弧熔炼的方法制备了Ni_(43)Mn_(46)Sn_(11)-xGax(x=0,1,2)合金铸锭.用X射线衍射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综合物性测试系统测量样品的相变和磁热效应.结果表明,所有合金在室温下均为奥氏体立方结构,表明马氏体转变温度低于室温.Ga代替Sn导致马氏体转变温度升高,这是由于Ga的原子半径小于Sn,导致晶格变小.所有样品在马氏体转变伴随着较大的磁化强度的突变,从而表现出较大的低场磁熵变.Ni_(43)Mn_(46)Sn_(11)-xGax(x=0,1,2)以其较大的低场磁热效应、可调的工作温区在磁制冷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磁制冷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对现代生活和生产以及高新尖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越来越重要.磁制冷技术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都比较高.磁制冷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本文阐述了磁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及选择室温磁制冷工质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言兰 《教育教学论坛》2019,(24):261-263
磁致冷却效应即磁热效应,导磁材料在磁化过程中,内部趋向于磁有序,若此时去除磁场就会使得导磁材料内部重新回到磁无序状态,这个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和制冷的效果。本研究搭建了一套磁致冷却测试系统,包括永磁体试验平台和Labview测温程序两部分,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磁场—热量转化过程的直观观察和分析,可以用于相应的电磁传热学机理研究及相应的教学示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双金属自封式热采封隔器的缺点,利用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技术,根据Cu-26.4 Zn-4 Al(Re)记忆合金工程元件热稳定性实验结果,以形状记忆合金Cu-26.4Zn-4Al(Re)弹簧和弹性筒超弹性材料Fe-Mn-Si为主要热敏材料,设计了形状记忆合金热采封隔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粒径的La缺位La0.9MnO3钙钛矿氧化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微结构、磁性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退火(700oC~1100oC)的样品均具有菱形钙钛矿结构.退火温度从700oC增加到1100oC,样品的平均晶粒大小从25 nm增加到1000 nm.随着晶粒大小的增加,材料在低温的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强,铁磁到顺磁的相变变得陡峭,从而使材料的磁熵变逐渐增加.当材料的晶粒尺寸大于500 nm时,材料的磁熵变趋于稳定(-2.7 J/kg·K).  相似文献   

17.
实验中使用国产2N级金属Gd粉为原料,用电弧熔炼法在氩气气氛中制备了Gd5Si1.8Ge22合金,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超导量子磁强计分析手段对合金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合金没有重现一级磁相变和巨磁热效应,这是由于国产2N级Gd中杂质等因素时磁相变、磁热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一级磁相变的破坏及磁热效应的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磁热效应的基本概念及磁致冷的原理,介绍了磁工质的选择依据,概述了磁致冷材料,特别是室温磁致冷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磁制冷技术具有环保、可靠性好、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型制冷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磁制冷技术的发展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磁制冷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Pr0.5Sr0.5MnO3纳米晶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结构,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其磁性和磁热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材料颗粒尺寸也相应增大.当材料颗粒尺寸大于115nm时,材料表现出反铁磁到铁磁的一级相变和铁磁到顺磁的二级相变,而当颗粒尺寸小于115nm时,样品低温的反铁磁到铁磁相变消失,只剩下铁磁到顺磁一个相变.采用Maxell关系计算了材料在1T磁场下的磁熵变,在反铁磁到铁磁相变附近发现了正磁熵变,而在铁磁到顺磁相变附近具有负磁熵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