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微 《邯郸师专学报》2011,(1):95-98,104
现代汉语中有三类"别X着"祈使句,"别X着3"祈使句在X、"着3"的句法性质、语义特征以及"别X着3"祈使句的语用功能等方面具有自己突出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谷城方言"给"有语助词这一与普通话不一致的词性,并存在祈使句"给语助+给动/给介+X+给语助"这一特殊句式。梳理谷城方言"给"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演变机制,揭示语助词"给"产生的动因,并运用"叠加"、语义特征及焦点结构理论对"给语助+给动/给介+X+给语助"句式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
李倩 《现代语文》2013,(5):84-85
本文在陈爽《祈使性否定副词》一文中提出的否定副词"少"单独构成的祈使句"少3+VP"句式及其语义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地研究,并与一般意义的否定式祈使句的某些特点做了区分,总结出该句式独特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烧结快速合成方法合成了形貌良好的Al2(WO4)3材料。扫描电镜(SEM)发现合成物样品表面组织呈树枝状,具有定向生长的趋势。能量散射光谱(EDS)分析显示合成物内部成分分布均匀。X射线衍射(XRD)分析证实合成物主要是Al2(WO4)3材料。拉曼光谱分析说明在合适激光工艺参数下可避免原料挥发,使原料完全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5.
汉语方言句末“着”的类型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言句末助词“着”有两个意义:语气义和事态义。“着”在祈使句末尾和疑问句末尾表示祈使语气和疑问语气。“着”在陈述句末尾是个事态助词,表示末然的事态,包括即然、先然和将然。方言和近代汉语的事实显示,“着”的事态义是在祈使句这个语境中形成的,其前提是含“着”的祈使句祈使语气要弱化。事态助词“着”是从表祈使语气的语气助词“着”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6.
语气词"着、个、则个、些"产生于近代汉语,明清时期逐渐趋于衰微并最终消失。通过研究《西洋记》中的语气词"着、个、则个、些,"分别简述其历史来源并描写其使用情况。其语气意义:"着"在祈使句末是表达自身意愿,并促请对方考虑或执行,在陈述句末表示情况的变化或行为的实现;"个"单独用作语气词极少有人提到,"个(则个)"在祈使句末意义与"着"相当,在陈述句末和句中停顿处,语气意义是申明事实存在,略带夸张。"些"尚处在语法化过程中,未最终虚化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X1来X2去"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格式,"来、去"有一个历时的演变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格式的整合度具有一定的层级性。而且,该格式通过意义的引申,从空间域进入非空间域,从表示具体的事件到表示抽象的事件,从而完成了隐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首次以饱和Keggin结构阴离子[α-SiW12O40]4–前驱体为原料制备出了一例具有3D结构的仲钨酸化合物[Cu(H2O)2][Cu(H2O)3]2H3K[H2W12O42].5H2O(1),并用元素分析、IR光谱、UV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在化合物1中,仲钨酸阴离子[H2W12O42]10–之间通过Cu2+离子的连接构成了漂亮的3D结构.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存在表示禁止义副词"别"与动词"看"组合的两种形式——偏正短语"别看"和连词"别看"。连词"别看"固定出现在"别看S1,S2"的句式中,具有反预期的篇章功能。从"别""看""别看"三个词的语义演变历程发现,由单一的禁止义祈使句到连词"别看"这一词汇化现象是高频使用、语义调整和重新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锌和3,5-吡唑二羧酸(H3dcp)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配合物[Zn(H2dcp)2(H2O)2]·(H2O)2,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0567(9)nm,b=1.24627(11)nm,c=0.68635(2)nm,β=108.972(2)°,V=0.81350(10)nm3,Mr=447.62,Dc=1.827g/cm3,F(000)=456,Z=2。配合物中Zn离子与分属于两个吡唑二羧酸根的2个O原子、2个N原子以及来自于两个配位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白光照明的显色性,利用稀土离子Ce3+、Tb3+和Eu3+设计KY(CO3)2基的白光照明材料。实验中,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Ce3+、Tb3+和Eu3+掺杂KY(CO3)2后的物相结构;利用荧光光谱仪分析发光材料的光谱特性,计算相应光谱的色度坐标。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KY(CO3)2:Ce3+、KY(CO3)2:Tb3+和KY(CO3)2:Eu3+3种发光材料均为单斜结构的纯相样品;在275 nm紫外光的激发下,3种样品分别发射出蓝紫色、绿色和红色3种不同颜色的光线。通过优化三基色的成分比例,得到色度坐标为(0.37,0.34)的高质量白光,实现光色可调的白光荧光粉的设...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常温预还原-热处理法制备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综合性研究实验,探究了原料种类和热处理温度对Na3V2(PO4)3/C的物相、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NH4VO3中的V5+更易被草酸常温还原,机械活化后所得前驱体为无定形结构,由该前驱体热处理制备的Na3V2(PO4)3/C结晶度更高,且电化学性能更优。通过优化合成温度,发现在700℃下合成的Na3V2(PO4)3/C具有最高的比容量、最优的倍率性能和最佳的循环性能。在实验中,学生通过材料制备、结构及形貌表征、电池制作与电化学性能分析等环节,能够达到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激发创新性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N1跟N2过N3”是沅陵话中常见的给予句,其中N1代表与者,N2代表受者,N3是与者所与亦受者所受的事物,可以是数量词+名词,也可以是光杆名词,“跟”是人物方向介词,存在着“跟随义动词>伴随介词>人物方向介词”这样一条语法化路径,“过”是给予义动词。  相似文献   

14.
黄自然 《文教资料》2007,(34):217-219
本文在确定"X着"具有介词词类地位的基础上,考察了主要词典和对外汉语教学工具书对"X"与"X着"类介词的收录和辨析情况。然后选取30对单双音节对应的"X—X着"介词,从语义、句法、韵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辨析。根据"X着"类介词的语义演变情况确定其大致的难易等级,并对主要词典和对外汉语教学工具书收录和辨析"X着"类介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一、“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施1.教材分析“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位于人教版(2019年版)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图片较多,实验较多。通过对Na2CO3、NaHCO3这两种常见物质性质的探究,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从物质类别角度学习和预测物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化的思维方法,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理解,也为接下来铁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奠定方法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活动·探究"要求对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比较,笔者现提出适合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的三种可行性设计方案,以供同行参考。一、利用传统仪器进行创新设计1.实验用品注射器2支(20 mL)、具支U形管1支、小气球2个、橡胶塞2个、铁架台1个、0.5 mol/L Na2CO3溶液、  相似文献   

17.
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禁止、催促、号召等等意义。安陆方言的祈使句有其常用的特定格式,包括"把"字类祈使句、"莫"字类祈使句、"唦"字类祈使句、"招呼"祈使句、"着"字祈使句。  相似文献   

18.
南昌话里的句尾“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本文只讨论南昌话里句尾“着”的分布和意义,兼及几个与此有关的问题。至于南昌话的其他方面的情况,读者可参阅《方言》杂志所载熊正辉先生的几篇文章。壹“着”的语法分布 1.1 “着”是南昌话里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个句尾词。除感叹句外,其他如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都可见其用例。如:  相似文献   

19.
酯化反应是高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但是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存在危险性高、副产物多、环境污染性强等缺点,将常见、便宜、低毒性、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Al2(SO4)3·18H2O作为催化剂,利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结束后,Al2(SO4)3·18H2O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回收利用,适合应用于中学课堂实验中。  相似文献   

20.
以CuCl2.2H2O、FeCl3.6H2O和Na2C2O4为反应物,利用水热法合成CuO/Fe2O3复合材料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且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仪(IR)分析.结果表明:所得CuO/Fe2O3复合材料形貌为立方体结构.研究了CuO/Fe2O3复合材料的红外特性,在670 cm-1到450 cm-1之间出现了Cu—O键伸缩振动特征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