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穆重视电影本体、讲究电影“空气”的“布置”、强调电影的民族审美情趣,他的这些电影观在今日已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影界的重视。费穆电影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电影人越来越重视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形象艺术,并全力探索尽可能完美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未来5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形成以"电影促进法"为核心的保障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建立产业环节贯通、产业整合完备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形成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前提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格局;通过竞争与整合,逐渐形成5~10家拥有一流电影企业的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通过全球性、新媒体的大电影产业的拓展,将中国电影综合收入提高到250亿人民币。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本土电影市场,全球电影贸易的重要成员,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栽体,中国大众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当媒体用中国电影吹响"集结号"来形容2007年中国电影带来的喜悦时,儿童电影也在本年度迎来新一轮创作热潮.儿童电影产量再创新高、佳作涌现赢得口碑、儿童电影营销策略的突围等利好表现,凝聚成一股合力提升我们对中国儿童电影未来发展的信心.对中国儿童电影来说,2007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年头.  相似文献   

4.
电影语言现代化既是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起点。其意义在于引发了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原则和方向:它通过对电影语言/形式创新的提倡,使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从政治评判到注重(形式)审美;通过电影语言史观的多样表述,确立了电影表现形式的多元观念;通过对现代派电影表现手法的讨论,丰富了我国电影现代表现手法的内含。在当下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语境中,反思这些观念和原则对中国电影理论的重构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砚杰 《华章》2008,(19):170-170
公路电影是电影艺术中发展较早的一种类型片,主要是以路途为载体反映人生.根据地域特点划分,中国公路电影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大陆公路电影、台湾公路电影、香港公路电影,三者共同构建起多样化的中国公路电影.  相似文献   

6.
赵砚杰 《华章》2008,(20):170-170
公路电影是电影艺术中发展较早的一种类型片,主要是以路途为载体反映人生.根据地域特点划分,中国公路电影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大陆公路电影、台湾公路电影、香港公路电影,三者共同构建起多样化的中国公路电影.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电影产业价值链中的后电影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电影产品开发在成为电影产业链条协调和完善的关键的同时,还给电影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对正在走产业化道路的中国电影业来说,后电影产品开发是不可缺失的环节。本文在将电影后产品开发纳入电影行业整体链条的前提下,主要考察了中国电影产业链中后电影产品开发的现状,并结合好莱坞成功的经验,提出后电影产品开发在中国电影产业链中具体实施的策略步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影与文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纠缠不清的关系。文学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既有其相关性又有其差异性。本文解读了特殊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的亲密关系,在探讨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基础上,为中国电影发展提出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电影来说,第五代导演正在越过他们创作的高峰,第六代导演不得不采取与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妥协的姿态,后殖民语境的批评紧守着民族保护主义的立场,好莱坞电影作为强势文化更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之后期待着大举入侵.而在电影市场上,电影票房急遽跌落,电影产量大幅度下降,电影信誉更是出现严重的危机.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电影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问题.而对如此内外交困的处境,电影人还是缺少一种猛醒的意识,缺少紧迫感和振奋精神.一些更年轻的导演适时地提出"新主流电影"的口号,但似乎还没有更具说服力的作品来为中国电影的重新崛起开路.  相似文献   

10.
范烟桥为各大影片公司撰写剧本、编写说明,是早期中国电影公司的明星职员。他对苏州电影市场拓展、观众观影心理、历史题材影片的创作提出了独到见解,这些观念通过报纸向外辐射传播,影响了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他创作的电影歌曲继承民族音乐精华,适应大众审美心理,推动了中国电影音乐民族性的开掘与现代性的传播。这些都证明,范烟桥是中国电影史上不能忽略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给处于弱势的中国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冲击。中国电影正徘徊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文中从总体战略、文化立场、电影形态、电影精神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电影应对全球化的设想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周蓓蓓 《考试周刊》2012,(12):24-25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集艺术性和商业性于一体。中国电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电影片名则起着非常重要的广告宣传作用。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片名英译的特点及其现状,就其汉译英的翻译方法进行讨论,使电影片名形式和电影内容达到统一,更好地宣传影片,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电影市场收益的两极分化明显,大部分电影面临亏损的困境,中国电影的营销模式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如今,大数据精准营销作为中国电影营销模式的新发展路径,已显现出其正向价值。电影的大数据精准营销是大数据分析技术与精准营销理念的融合,其贯彻于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提高电影创作者与观众的互动效率,从而加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有助于电影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电影投资的效益,促进电影行业的规范化和从业人员市场意识的提高,加快中国电影迈向工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影音乐风格多元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影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近年来,中国电影与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大片不断涌现,导致中国电影的音乐风格出现多元化特征。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多元化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有助于从事电影工作者及影视专业学生对中国电影音乐的借鉴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中国电影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发展民族电影"已经在理论上成为共识.但由于中国电影长期坚持精英文化立场,甚少关注中国电影和通俗文化的渊源关系.因此梳理考察通俗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将有助于改变中国电影在创作题材架构上的不平衡,纠正中国电影在认识理论上对通俗文化传统的疏远轻视.本论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通俗文化和中国电影的关系,再从文化层面梳理通俗文化在中国电影中的形态和地位,进而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对通俗文化资源进行更新和现代性超越.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与电影业的联姻产生了数字化电影,这种全新的电影制作方式给传统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趋向,实际上是与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同构的商业过程,这是旧的电影文化体系的解体和新的电影文化要求的逐步扩张。中国电影需要改革,但同时也有许多等待解决的问题,电影分级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电影商业化之路如果走得好,不但能带动社会经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给理论建设和艺术实践带来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在发展历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意境的审美影响到了电影的意境审美。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冲淡、虚静、幽寒都是典型的审美范畴,中国电影作品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些审美观念和审美技巧构成了电影的画面,使得中国电影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电影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9.
胡牧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05-109
中国电影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大致经历了早期的趋同,"文革"后新时期从疏离到借鉴,再到新世纪以来的求异趋同三个历史阶段。在批判性视野下观照好莱坞影业有利于扬弃好莱坞电影,作为电影工业的好莱坞给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电影作为跨文化身份认同的中介,重塑了当今世界社会运行的方式。立足于三种不同的文化身份,中国民族电影、海外华裔电影以及异国想象电影分别代表了现当代中国电影的三副不同面孔,解说了关于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印象与想象,给海内外影视观众塑造了关于中国的不同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