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面对省报、地市报的扩版增容,晚报、都市报的跨区域发行,县市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开放意识,是重要的应对举措。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县市报优势县市报作为地方党报,地方性是其立身之本。只有做强地域特色,强化自身优势,才能打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县市报的地域特色,是指地方报独特的个性风格。主要体现在报纸定位是地方性的——主流新闻是地方新闻;读者定位是地方性的——主体读者是本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突出县市…  相似文献   

2.
统一性是党报版面创新的基本特征。县市报虽然在媒体融合中逐步转型为区域报、都市报,但党报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县市报面对生存萎缩的压力,版面的创新,不但纵向比要新,横向比更要有特色、有个性。在新闻同质化现象突出的今天,县市报需要放弃"大而全"的版式定位,在采访手段、写稿技巧、报道角度和版面语言上改进、创新,寻求差异化竞争。  相似文献   

3.
县市报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同质媒体、广电媒体和新兴媒体,还来自许多不守规矩的无厘头报纸、DM杂志等。要防止县市报被边缘化,打造县市报的百年老店,我们必须以不同的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闻是立身之本,广告是强社之路。县市报不仅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还要应对来自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不仅要与传统的广播电视角逐,还面临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竞争。近年来,由于受到其他新兴媒体的挤压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县市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县市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7家县市报建起了新闻网站或电子版,还有一些报社正在积极筹办之中。一些县域新闻中心,也建起了新闻网。要办好县市报新闻网,拓展县市报新闻网的发展空间,我们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正确处理报网关系,用心呵护新闻网县市报作为县市区域性报纸,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传播信息,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新时期仍将起到其它媒体不可代替的作用。办好纸质媒体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是报业发展的立身之本。在搞好纸…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王国中,市县报是"小国寡民"的弱势媒体,从业门槛低,兵力不足,战斗力弱小,新闻资源缺乏,在新闻创优方面与上级大报相比有着先天不足。然而,身为低端媒体的县市报如何在与上级媒体同台新闻创优竞赛中赢得一席之地,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把握大势,找准结合点,巧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其中一部分县市报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形成"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县市报办报思路,两个效益并重,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报纸.特别是在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后,至今已近7年,目前全国县市区域报发展总体趋势如何?面对新形势,作为县市区域报又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口?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8.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 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更有困惑和压力。目前,县市报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对于县市报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县市报的立足之地, 就没有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9.
县市报总编辑要超越思想误区,这是当好县市报总编辑、办好县市报的一个重要前提。误区之一:“要把县市报办得广大读者都叫好不容易,能把县市报办得‘头头’满意就行了。”笔者就曾经在某新闻业务刊物上看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是报纸业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闻摄影报道同文字报道一起组成报纸新闻采编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军。新闻摄影情况如何,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报纸的宣传质量。因此,专题研讨县市报新闻摄影工作,对于如何提高县市报办报水平,促进县市报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现状:“图文并重”正在向县市报渗透 1990年8月,中国记协与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银  相似文献   

11.
全国目前县市级党报有348家,其中浙江省22家,比10年前的3家增长了六倍多。县市报在广播电视与省地(市)报、各种行业报的夹缝中生存、发展,面临着新闻、报纸发行、广告等多方面的竞争。在竞争对手众多的情况下,县市报应该怎么办?笔者想结合江山报的实践,从新闻报道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发挥接近性优势,多发抢发本地新闻。 就报纸而言,县报竞争的对手主要是地市报,地市报是日报,又是大报,发搞快,稿件容量多,设备条件好,印刷质量比县报高,在县级又有一定的覆盖面。但是县报有本地特色,加上订费比地市报低,仍然拥有相  相似文献   

12.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报纸,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域接近性。在当前媒体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县市报要生存和发展,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土优势,做足做透做好民生新闻,才能为报业发展不断注入活力。近年来,《金胶州报》牢固树立走  相似文献   

13.
由《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全国县市报研究会筹委会联合举办的“怎样办好县市报”有奖征文,8月中旬在北京评选揭晓。江西省宜春市《赣中报》副总编辑简秋雄写的论文《假如我办县市报……》获得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在县市报这支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生力军中,萧山日报的综合实力和经营总收入、总利润等指标位列全国县市区域报首位,成为县市报改革创新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之一,也为县市报创新发展的路径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道,通常是指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时政新闻,理所当然地是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处于我国最基层的县市报,要不要时事报道,怎样处理时事报道,这是摆在县市报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时事报道不是可有可无一段时间里,曾经有人认为,县市报是小报,版面少、地...  相似文献   

16.
王亚楠 《当代传播》2004,(4):106-107
当前,全国性的报刊治理整顿工作已基本结束,新一轮竞争格局也已经初步形成。据了解,全国停办报纸282种,其中县市报就多达200余种。许多幸存的县(市)报不少被划归在当地地市报麾下,原先被县(市)报占领的空问将由地市报来填补,其总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无疑为地市报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地市报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省级大报的触角已开始伸向各地市,跨地域  相似文献   

17.
县报无论从地域、读者群、发行量上讲,在媒体中开展广告业务都处于劣势地位。怎样开辟县市报广告途径?这是县市报广告同仁们当前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试图以《襄阳报》近年来的一些做法,就开辟县市报广告途径问题一抒管见,以期就教于广大广告同仁。 就广告工作而言,县市报有哪些优势呢? 其一,县市报离读者近,传递信息快,读者稳定,可信度高,有特殊的版面空间,选择性大,便于保存,同时广告制作简便,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8.
耐人思考的依据提出县市报在面向群众报道上值得思考,并非“乱放炮”,意在于促进县市报的新闻改革。笔者由于主编《县报信息》的关系,常与一些县市报的老总们交换看法,也经常拜读兄弟县市报。总的说来,在面向群众宣传报道方面,许多县市报是重视的。但是,也确有部分县市报对此有所忽视。笔者在翻阅华中、华东、华北三家办得较早的周二刊县市报发稿情况时,作了粗略统计。今年五月,这三家报纸一二版共发稿273篇,其中县里各种会议报道34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国县市报有700余家,湖北一省就有50余家.湖北省县市报虽然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本文拟对湖北省县市报的现状作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一) 中国县市报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60年代初一度停刊的县市报,在80年代如雨后春笋纷纷复刊.截至1999年底,湖北省已有县市报54家,其中21家有统一刊号.这段时间县市报得到了较快发展,其优势主要体现为: 政治优势:县市报由同级党委主办,作为当地党委的机关报,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地方新闻舆论的主要阵地,具有权威性、指导性. 地域优势:县市报处在中国报业的…  相似文献   

20.
近一时期,许多县市报领导同志都在认真思索着一个问题,怎样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这里刊登的一组文章,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好经验。尽管各县市报的情况不同,但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洪湖报、合川报、启东报、永康报、镇雄报的做法,值得各县市报普遍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