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随班就读是大力发展和普及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基本权利、体现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一种有效方式.此项工作的展开,给随班就读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由随班就读带来的职业压力也影响到随班就读教师的心理健康,为此,文章试图对新疆南疆地区中小学随班就读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做一调查,从而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共有178名特殊学生,100%接受义务教育,全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的学校26所,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如何根据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就可行性而言,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具备如下条件:(1)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经验为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奠定了基础;(2)当前普通教育环境发展形势有利于推行随班就读工作;(3)国内外实证研究说明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可以促进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班就读是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之一,随班就读有利于普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和实现教育融合.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提高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策略有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助学伙伴和合作小组的作用、注重考核评估等.  相似文献   

5.
随班就读作为中国实现全纳教育的准备阶段,它提高了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促进了特殊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实践中也存在各种现实困境.重新对政府政策的制定、普通教育体系、学校教师态度、课堂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能够全面认清其实践中的困境并据此积极找寻出路,为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顺应全纳教育的发展热潮,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儿童义务教育的主要安置模式。学校作为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和承载体,其支持服务如何,直接影响着随班就读的质量,影响着特殊儿童的教育利益和健康发展。针对全纳教育背景下随班就读学校支持的内涵、学校支持的责任、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反思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完善学校支持体系,提升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以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发展策略。随班就读的数量与规模飞速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当前这种目标策略已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要解决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的调整来实现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不仅要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还要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真正纳入到政策体系中来,并让质量问题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目标。建立以随班就读质量为主导、提高质量与扩大规模并重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是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需要。它既符合国情,是发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符合国际上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七五”中期至“八五”期间,北京市在开展盲、低视力、聋和重听以及轻度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这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全面调查和分析,为贯彻北京市特殊教育“九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巩固、发展、完善、提高”一方针,使北京市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瑾  曾凡林 《中学教育》2011,(4):108-112,118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随班就读发展的困境之一是,如何对随班就读进行有效评价。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情况,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尝试探索随班就读教育评价的发展对策,为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实践的发展和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确保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了良机,同时,由于随班就读工作中多年存在人力配置不合理。教学目标盲目、随意等问题。因此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作为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分管者和数学教师,在关注如何做好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这一问题时,有着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在随班就读的教育实践中,资源教室是支持随班就读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它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训练以及对随班就读家长的咨询指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资源教室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资源教室只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补课"、"训练"任务,或者说资源教室就是随班就读学生的"乐园",训练的内容以"游戏为主"、以"感统训练为主",在学校教师的眼中,"资源教室就是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的活动场所";其二,有随班就读学生就有资源教室的工作,没了随班就读学生,就没了资源教室工作,资源教室的工作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可有可无,资源教师也可以选择学校中的"剩闲"之人去"看堆",去"维持".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建设资源教室长效运作机制为课题进行初步研究后认为,科学、客观地理解资源教室的服务对象和有效地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服务,是资源教室长效运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叶发钦 《中国教师》2011,(15):44-46,52
<正>一、问题的提出随班就读,就是让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接受教育。随班就读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发展及其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1]《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  相似文献   

14.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这也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理念的体现。随班就读是特殊学生就近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的一种安置形式,它是融合教育理念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经过二十多年的推行,已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教育部2010年统计,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学生中随班就读和在普通学校特教班就读的占比60%以上。当然,在随班就读推行过程中不可忽视一些问题的存在,如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的适应发展问题,普通学校和教师的专业支持问题等。那么,在确保教育双向公平的前提下,随班就读的推行需要怎样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但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质量与评估尚不尽如人意.由于随班就读学生(以下简称随读生)生理残疾的原因,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与普通学生存在差异,导致了随读生"在读"而不"在籍"的状况时常出现.这种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客观公正地评估随读生,合理地考核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随班就读工作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规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经过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有36.5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达24.1万人,随班就读学生已经占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分析与梳理随班就读相关文献,从"什么是随班就读""谁是随班就读的对象""谁是随班就读教师""为什么要随班就读""随班就读给普通学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几个方面对随班就读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期冀从理论层面更好地认识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现状,促进随班就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之一,对于轻度智障儿童来说,在现有条件下"随班就读"可能是最有利于发展其各方面能力的教育形式.然而在当前随班就读的实践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才能为下一步更好地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一、随班就读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滞后.要使特殊儿童随班就读,首先要有学校来接收.然而在相对滞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普通学校仍认为,特殊儿童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事情,普通学校没有责任和义务接收残疾学生,所以也不太愿意接纳他们.但由于学区划分、就近入学等政策,也只好接收.即使接收了,往往也只是作为旁听生,学生成绩不入册,以不影响到整体教学成绩为前提.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特殊教育》2014,(2):18-18
近年来,萧山区将推进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现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资源教室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随班就读教学"是为了培养既能承担普通小学教学,又能胜任特殊教育教学的师资,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课题探讨在普通小学教育专业开设随班就读课程,探讨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采用"模块式教学框架结构,案例式教学方法".为师范院校开设此类课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