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雅 《江西教育》2023,(6):55-57
<正>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阵地。课堂上,教师通过思维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持续思考中走向思维的深处。笔者聆听了特级教师汪智星执教的《海上日出》一课,深受启发。汪老师倡导并践行“本真语文”课堂,充分体现本真教育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多元体验,顺学而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思考、沉淀,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触及思维的“深度”。教师引导学生在质疑、思考、对话、表达中强化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在体验中激发思维的“链接点”,  相似文献   

2.
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直接受其情绪的影响。学生的情绪是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它在课堂上的表现为:思维积极且表现活泼、思维积极但表现沉闷和思维消极且表现冷漠三种基本类型。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的学习情绪,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当学生精神不振、心不在焉时是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创设一种能使大多数学生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要解决的问题中来,并使学生对问题有一种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3.
吴锡山 《青年教师》2006,(11):37-38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如何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提问不失为一种调动学生思考的普通而又有效的方法,课堂上恰如其分的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气氛,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提问就成了所有老师关心的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常常存在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伪思维"现象,"伪思维"的出现,容易使学生的计算经验、操作经验、认知经验被忽视,因此,小学数学课堂要时刻警惕学生在课堂中的"伪思维"现象,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思维现实出发,有效避免学生课堂上"伪思维"的产生,继而让学生在充满"真思维"的数学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有利于活跃思维,辨明是非,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课堂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一、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课堂讨论的成功与否、作用的大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时机的选择和确定,能否在学生思维的“湖面”上投入“一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讨论时机的选择及确定,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分析入手,在教学知识的部分与部分之间…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心理研究表明,在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最高的时刻,教师恰到好处的质疑设问,能有效地触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动员起他们积极思维的内部诱因。收到事关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从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角度看,并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其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答问这样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起到开拓思路、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师的巧妙设问,一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知识.二是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进射出耀眼的火花来,三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王美玲 《考试周刊》2011,(86):51-51
同事聚到一起经常谈起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不会思考,不肯发言的情况深感困惑.大伤脑筋.常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是呀,课堂是学生的。课堂上学生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可是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怕动脑筋.不去思考.不会思考.答起问题来信口开河的情况。因而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思维的天堂。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这种开放和生成是复杂的、动态多变的,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机智的对待课堂的生成。当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以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的非预设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那些能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顺应学生的思维走向,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课堂上的亮点和火花教师要敏锐收视,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在适当的时候“一石激起千重浪”,做一个激发者;在恰当的时机“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一个点拨者。  相似文献   

9.
对联故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主渠道。课堂上怎么教,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以为教师要学会“开窗”。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其实,思维也是地球上最普通的花朵。教师要善于洞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温暖的阳光激活学生思维。催开一朵朵美丽的太阳花,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性作用。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的提问是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上,使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提问,首先强调的是提问的创造启发性。正是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不仅运用创造思维解决了…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课堂需要多向的、主体式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参与教学上,督促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乐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口、动脑,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思维,使学生在积  相似文献   

13.
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想问、善问、敢问、好问,把握“发展学生思维”的主旋律,让学生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作文,作为衡量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最佳方法,深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单靠课堂上的讲练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外训练学生,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呢?下面举几种训练方式,供师生借鉴。一、思维训练文章是思维的结果。由于受环境、阅历、经验、理解力、涉猎范围等的局限,学生的课堂作文总摆脱不了“学生腔调”。这主要是思维狭隘和单一所致。要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达到能全面深刻地思考问题的境界,除了要求学生注意积累外,还必须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训练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对比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实现高效课堂,就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并且主动的探究学习,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了,自然会积极的全心投入到课堂上,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探究和分析,实现学生在判断中逐步地完善认识,提高能力,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6.
贾毅辉 《考试》2009,(2):76-76
让探究走入课堂,激活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以充分发展其思维、表达、实验、合作等各项能力,使其充分领悟探究学习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创造。目前,我国教育界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树立创新意识,就是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发散思维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自觉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求玉 《福建教育》2023,(10):48-49
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引导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教师应致力于核心问题的创设,通过激发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壁垒,让学生在思维拔节中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9.
柯岩 《教学随笔》2007,(11):36-36
反思之一:学生开放、多样的思维与思维的准确性、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基石。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创设适合创造性思维的情境,鼓励学生展开想像,发散思维,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开放、多样的特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运用思维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但由于诸多原因,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会遇到学生反应冷淡、临疑难断、思维滞涩等情况。同样的内容,善救者巧启妙引,使学生如乘轻舟,顺风扬帆;不善教者照本宣科,使学生如人泥沼,举步艰难。那么,教师如何巧启妙引,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让课堂教学呈现有张有弛、意趣盎然的生动局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