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笔流畅优美,风格清新典雅,构思精巧细腻,情景交融,意境优美,意蕴深厚,是现代文学的经典美文.对这样的美文,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析方式,必然会淡化美文的色彩,瓦解美文的生命,不能彰显美文之美.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应该直面于"人",根植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那么,如何通过教学传递这份美?让学生感悟、收获这份美?我觉得美文需要教师"美教",也需要学生"美学".  相似文献   

2.
张海燕 《语文天地》2013,(15):77-78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文本,篇篇都是美文,自然美、人性美、语言美、结构美……在这里精彩呈现,如《江南的冬景》清新的语言与优美的冬景相得益彰,《荷塘月色》是外观形态美、内在意象美、文化意蕴美的综合,《边城》是风景美、风俗美、人情美的聚集,《劝学》将论证的形象美与严密美有机结合……因此,  相似文献   

3.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使人读之如品香茗,满口余香.产生这一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散文思想情趣的美和语言的美.散文家碧野曾说过:"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辞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语言美是散文称其为美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第一场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十一册)是作家峻青写的一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情浓郁、情景交融的美文。课文按雪前、雪中、雪后的时间顺序.有远有近.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胶东半岛下了一场瑞雪的过程和情景,以及对这场雪的议论.抒发了作者赞赏喜悦之情。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既有景美又有情美,更具艺术之美。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优美词句.披文入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李发祥 《语文天地》2012,(16):77-78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既是语文课标的要求,也是感知文学人文美的重要方法。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大多文质兼美,令人百读不厌。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读图,对文学名著的了解,仅限于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对经典知之甚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觉阅读经典,培养审美能力。如何利用经典美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一、推荐经典美文,让学生发现美学生由于阅读量少,加之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李月葵 《广西教育》2008,(19):60-60
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蕴含丰富、韵律优美的特点。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要晤情入境,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感情朗读、优美画境、自主感悟、自由想象、优美音乐等,引导学生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裁判亮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文,大抵是思想深邃,情感丰赡,语言精美,结构谨严。读之,如饮甘霖,心旌为之摇荡;品之,如饮茗茶,其味邈远流长,余味不绝。面对一篇篇美文,匆匆浏览,走马观花,未免有负作者之匠心;如果能潜下心来,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感受美,发现美,品味美,探究美,进而创造美,那么作为美文的价值就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美文须美读,美读可按如下三步完成。  相似文献   

8.
一直觉得《答谢中书书》没什么嚼头,无非就是一篇词句清丽优美的写景短章。所以再上此文时,我依然按照之前上过的思路进行了设计:作者简介——美文美读——理解词句——赏析写景——体味情感。向孩子们简介了陶弘景后,课堂进入了美文美读环节。没想到在初读时却出了问题,孩子们把课文  相似文献   

9.
美文,不禁浮现出一个美丽的情境,赋予优美的语境和丰富的情感;美文,不禁联想到一种美幻的意境,充满情感的体验和丰富的表达。美文,大概就是美的化身,它是一种情感,一种体验和一种表达。那我们小学英语的美文教学是什么呢?就是教师带着我们的孩子去享受、体验和感悟丰富的语言世界,不仅是诗歌,可能也是童谣,故事、绘本、广告语等。  相似文献   

10.
《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被称为“美文”的典范作品。作者分析了这一典范作品在艺术方面的独特的美——语言美、技法美、层次美。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一种创造和欣赏,更是一种入景入情的感受与体验;是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对话,更是读者与艺术品的情感交汇。语文阅读教学是对美文美篇"情美"的鉴赏与品味,注重的是人文情怀的培养与积淀。在阅读教学中,应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世界之中,充满着情趣与欢乐,飘荡着问题与好奇,洋溢着诗意与鼓舞,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阅读鉴赏能力,提高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 《可爱的草塘》是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描写草塘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他对北大荒的热爱和赞美。文章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是培养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的经典美文。  相似文献   

13.
《第一场雪》是作家峻青写的一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诗情浓郁、情景交融的美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优美词句,披文入境,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美的心灵。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欣  相似文献   

14.
美文,大抵是思想深邃,情感丰赡,语言精美,结构谨严。读之,如饮甘霖,心旌为之摇荡;品之,如饮茗茶,其味邈远流长,余味不绝。面对一篇篇美文,匆匆浏览,走马观花,未免有负作者之匠心;如果能潜下心来,细细品读,慢慢咀嚼,感受美,发现美,品味美,探究美,进而创造美,那么作为美文的价值就能够得以充分体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美文须美读,美读可按如下三步完成。一、感悟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美文之美,美读可感。唯有美美地读一读,方能感悟美文内涵的深邃、哲理的深刻;唯有美美地读一读,才能体会美文作者情感的真挚深沉与丰富;唯有美美地读一…  相似文献   

15.
教材解读 五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五幅各具特色的家乡美景,五段优美如画的描述,加之简练的开头与结尾,组成了图文并茂的《画家乡》一文。课文所带给学生的不仅有家乡景色之秀美,还有语言文字之优美,意在引导学生在赏美景、读美文的过程中学文识字,感受祖国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等不同地区独具特色的风光,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优美和壮美是意思相对的两个美学范畴,是对客观对象的审美特性和主观感受的概括。优美与壮美是美的两种不同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如:风和日丽与狂风暴雨,这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这两种不同形态的美给我们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前者给我们心旷神怡的审美愉悦,后者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力量感觉,可以扩大我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享受。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一般指的是优美。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相对统一的平衡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冶的审美感受。例如:…  相似文献   

17.
陈云花 《现代语文》2008,(11):126-126
教材中“丰富多样”、“文质兼美”的美文占了很大的比例,《故都的秋》便是其中之一。这篇悲凉的颂秋之作,无论是其优美的语言、清幽的意境,还是其情感的意蕴,都能给学生美的启迪,美的收获。这样一篇秋意袭人、素淡雅致的美文自然需要美教、美学。学生可以在沉静、舒缓的朗读中体味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可以在五幅秋景图的鉴赏中品味故都秋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文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审美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美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陶冶其情操,提高其文学修养与素质。1意境美情景交融的古典美中学教材中选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知识,如中国许多古典优美诗词意境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古人或登高望远,讴歌自然,鉴赏风景;或怀念友人,倾吐绵绵不绝的相思;或吊古伤今,咏怀历史,感怀身世等等,  相似文献   

19.
散文之美,首先美在情感、意境和哲理上,这是美的内容。但是,美的内容并不能抽象地存在,它还要通过美的语言形式来表现。读一篇好散文,常常使人如啜香茗,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思想情趣、意境的美,二是语言文字和文体形式的美。这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散文家碧野曾说:“正因为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词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可见,话言美是散文成为美文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仔细翻阅,我们会发现语文课本和语文读本大都是用语言优美的文章组成,要想让学生获得对美文佳句的直接体验,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于是课堂上学生朗读的方式就多种多样了,如全班齐读、小组接龙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赛读等。但老师范读的现象却是鲜见。那么是老师太重视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展示自己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