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 (自拟降糖汤 )对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治疗效果 .方法 :6 3例糖尿病患者分成A、B两组 .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汤 ,B组予以常规治疗 ,不加降糖汤 .结果 :A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B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降糖汤对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确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个体化饮食干预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确诊为GDM的5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用量等的变化;结果:出院时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血糖迭标时每日胰岛素总量及住院期阍出现低血糖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个体化饮食干预治疗对GDM患者血糖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和格列齐特结合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结合中药自拟方增液消渴冲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增液消渴冲剂,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症状改善率、有效率、西药的日平均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远期的防治效果。方法:将128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6、12、18个月后分别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12个月和18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延续护理组患者各期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8个月时,延续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老年糖尿病出院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并发症,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或单独增加胰岛素剂量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应用胰岛素达40~50U,分2~4次皮下注射,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所有患者均有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并且无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证。血清肌酐水平〈132.6μmol/L。入选患者随机进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和单纯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胰岛素用量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素加用二甲双胍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在需要使用较大剂量胰岛素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用二甲双胍有利于提高疗效;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比单纯胰岛素治疗多1.1%,达血糖控制的每日胰岛素需要量比单纯胰岛素治疗时少3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内脏脂肪含量变化.方法:60例内脏脂肪性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两组体重指数、病程、FIG和餐后2h血糖(2hPG)等资料具有可比性.维持试验前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A组加服罗格列酮4mg,1次/d,时间为24W,观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内脏脂肪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24周后A组内脏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内脏脂肪含量,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农村牧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病情的发展.方法: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排除年龄、自控能力因素,筛选56例,建册登记,按计划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后,将患者的自护行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级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健康教育前对比.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血糖下降.经X2检验各项指标P0.05.结论:对2型农村牧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8.
观察祛瘀化痰复方中药——丹瓜方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80例患者按数字表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丹瓜方。治疗3个月后,观测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祛瘀化痰法有一定的降糖、调脂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不同饮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采用植物蛋白饮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蛋白饮食更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自2010年5月~2013年6月期间的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109)和治疗组(n=109),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明显好于甘精胰岛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虽然略高于甘精胰岛素,但均较轻微。可自行消失,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低收入家庭中、老年人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泌尿系统患病状况,探讨防治对象.方法:张家口市城乡结合部某社区35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者23人,具糖尿病高发危险因素者55人;以京都Ⅱ型血糖仪为受试者每人测定空腹血糖或餐后2h血糖一次.尿八项干化学检查受试者49人,每人检测上午8∶00~11∶00之间随机尿一次.结果:新检出糖代谢异常者7例,占高发人群的12.7%.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者占30.4%,控制不良者占69.6%.尿液检测阳性结果集中于隐血、葡萄糖及蛋白质.结论: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和防治指导,是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给予78例老年T2DM患者格列美脲1~4 mg降糖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变化(P〈0.05),血压、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未对患者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结论格列美脲治疗老年T2DM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可作为老年T2DM的首选降糖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市栖霞区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加中西药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加中西药联合治疗基础上运用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相关行为方面,社区干预后患者的行为较常规护理组大幅度改善;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以上数据经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辅助,中西药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使患者提高对生活的满意度,有助于血糖的降低,疾病的预防,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5,(25):56-57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等指标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保持原有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原有降糖治疗基础上予以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处理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肝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BG、2 h BG、LDL-C、Hb A1c、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A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具有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hs-CRP、减轻炎症反应及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黄连素治疗慢性肝病伴Ⅱ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分别测定21例患者入院时,饮食控制2w后,黄连素治疗2w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值。结果 加用黄连素2w后,FPG、2hPG(6.01±0.73mmol/L、9.080±2.53mmol/L)均明显低于用药前(9.12±1.67mmol/L、15.41±3.21mmol/L)(P<0.05),且无ALT和TBil值反跳。结论 黄连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且不加重肝损害,适于慢性肝病伴血糖轻、中度升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结构化强化教育项目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74例随机分为强化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指导;教育组接受为期3天的强化教育项目,研究时间共12个月。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教育组在教育后6、12个月末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果表明,结构化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诺和锐30特充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诺和锐治疗组及诺和灵30R治疗组,诺和锐为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诺和灵30R为餐前30min皮下注射,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餐前、餐后血糖及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情况。结果:诺和锐治疗组餐后血糖水平低于诺和灵30R组(P〈0.01),诺和锐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1)。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诺和锐疗效优于诺和灵30R,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血浆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临床用药的正确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确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快速降低血糖(BG),降低T2DM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2002.10~2004.10月河北北方学院(原张家口医学院)校医院门诊及住院108例T2DM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ALB),尿酮体及血脂测定.结果:所有病患治疗5周后各项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正确合理用药对预防或延缓并发症出现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降压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例高血压病患者接受厄贝沙坦口服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同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服用厄贝沙坦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与治疗前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S)无差异,但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控制血糖的措施方法将189例DM患者随机分为2组,饮食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饮食干预组总有效率达94.2%,对照组总有效率达4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DM患者只有长期坚持合理饮食干预,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