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袁贺 《历史教学》2004,(10):32-36
在近代至当代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笔者梳理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发现卢梭本人的声音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于人们对卢梭本人阐发的贯穿其政论、小说和回忆录中的公民观念的切割,导致其政治形象的多次重塑.本文旨在整理和简评有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从公民观入手解释卢梭的政治思想是更合理的路向.  相似文献   

2.
卢梭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杰出思想家,身处于法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是其生活环境所使然,更是时代赋予他的伟大使命。由此,社会政治思想必然成为卢梭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诸多美学观念,从而形成了卢梭的社会美思想。本文立足于社会美的普遍意义,结合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著作和文学名著,从哲学和文学两个不同层面论述卢梭的理想社会,进而深入探究卢梭的社会美思想。  相似文献   

3.
卢梭政治思想中的自由悖论问题是200年来西方政治思想家争论的焦点。卢梭的政治思想与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然法学派具有很大的区别。卢梭认为人类在自然状态中并非没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和本性享受着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自由,而不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侵犯也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但这种自由只有在人类签订社会契约,摆脱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社会时才可能出现。卢梭认为,个人的自由就是对代表公意的法律的遵守,而这种自由在自然状态中是不存在的。卢梭这种对自由论证的逻辑并不存在矛盾,其关键点就在于人的自由只有在政治共同体中才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4.
正如柏拉图通过充满辩证意味的煌煌巨著《理想国》来构建其人治理想国一样,卢梭则以同样的方式在《社会契约论》中挥毫泼墨于其法治理想国蓝图的描绘。卢梭法治理想国是通过由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由社会状态到政治状态、由政治状态到法治状态等四种状态的一系列过渡并在不同的阶段确立自由原则、平等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一、米勒社会公平思想之构成 社会公平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对此,英国牛津大学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米勒在其著作《社会正义原则》当中将社会公平原则划分为三个子原则:应得原则、需要原则和平等原则,并对这三个原则进行了非常严密的排序:  相似文献   

6.
社会契约思想在关于国家构建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以霍布斯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最为突出。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中系统地阐述了由人性到社会契约到国家诞生的推论过程,并自诩为政治科学;而卢梭在其代表作似会契约论》中则运用社会契约思想说明了构建主权国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等诸多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霍布斯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逻辑过程,推导其隐含的假设以及一些不足之处.最后得出也许更为合理的对国家构建诸多变量间关系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至当代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笔梳理这些争论的过程中,发现卢梭本人的声音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由于人们对卢梭本人阐发的贯穿其政论、小说和回忆录中的公民观念的切割,导致其政治形象的多次重塑。本旨在整理和简评有代表性争议的基础上,提出从公民观入手解释卢梭的政治思想是更合理的路向。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递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构建和调整教育对象的个体政治思想觉悟与社会要求之间关系的政治性、综合化的育人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并把握受教群体的实际状况,开展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点态教学。个体认知的主观差异、个体需要的客观存在以及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是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点态教学的理论依据,其实施原则包括事实原则、问题原则和激励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点态教学中,需要厘清受教育点的状况,消除认识和实践误区,探索适宜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 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 free 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②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说黑格尔和卢梭  相似文献   

10.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实践哲学(practicalphilosophy)领域中一个划时代的创新归功于卢梭。据他说,卢梭的创新存在于如下事实之中:他是第一个将“自由意志”(thefreewill)认肯为政治哲学基本原则的思想家。由于黑格尔自己的实践哲学就明确地建立在一种对于意志及其自由的阐释上,所以他的表述明显是意欲申明卢梭社会与政治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然而,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影响,却不是那么清楚的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坚持党管干部是坚持党的领导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把党管干部等同于委任制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党管干部不应拒斥民主选举。民主选举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主张,同时更是新时期实践党的执政新理念的现实要求。党管干部与民主选举不是完全对立、互不相容的,民主选举既能保持党对整个干部选任过程的有效控制,又能使公众的选择权得到实现,因此,民主选举是实现党管干部方式科学化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纵观孙中山一生政党思想的流变轨迹,与其五权宪法思想的发展相适应,在议会政党政治问题上,其立场经历了从初期的模糊暧昧到因应形势下两度认同最后又偏离排斥的“扬弃”过程。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孙中山在民初维护临时约法、并以代议民主的政党政治作为反对专制统治的武器的同时,也对这个武器进行了批判。这凸显了孙中山矢志共和、“与时俱进”地探索和建立合乎中国国情的政党政治体制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是代表机关的主体,代表的选举产生是人大制度的逻辑起点.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实践中选举制度尚有某些需要完善之处.本文针对我国选举制度中的平等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竞选机制、述职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其《明夷待访录》突出地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同时也流露出了他思想中民主政治的成分。他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世界形势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民主政治思想包括资本主义政府职能的思想、资本主义法制思想、资本主义政体思想。他实行民主政治的思想虽然尚未成熟有待完备却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是干部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途径,是扩大人民民主的前提。目前我党党内选举制度内容欠民主、体系欠健全、落实欠规范,因而它的完善成为时代的诉求。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必须改革其内容,推进民主进程;健全其体系,加快法规建设;理顺其关系,加强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6.
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控制政府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现代国家中公民以选民的资格表明自己对国家公共权力的基本立场的行为,它以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文章试从选举制度与利益机制的联系、选举法中的不足与完善的建议、选区划分和扩大直接选举等方面来探讨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中唐以来社会政治的动乱断送了杜甫的仕途之梦,使得他对于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漂泊大半生的经历,又给杜甫接近下层民众提供了机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成为教育的有益资源,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尤为丰富而独特。这些为当今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于大和三年(829年)分司东都后,离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加之洛阳的声色和诗酒生活吸引着他,在其晚年的闲适诗中更多地体现出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他只关心个体生命的适意,沉溺于声色享乐,耽玩于交游宴饮,追求无为、避世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选举制度法律原则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举制度法律原则体现了选举制度的精神实质,我国借鉴当代西方选举制度法律原则,逐步形成了五大法律原则,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平等性法律原则、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法律原则、秘密投票法律原则、等额和差额相结合。以差额选举为主的法律原则。这些法律原则目前在我国选举制度和实践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治合法性即统治的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民众对政治统治的认可与服从。普京从2000年上台执政,历经两届总统和一届总理。2012年俄罗斯大选,普京高票当选,强势归来,成为新一届俄罗斯总统。"普京归来"的合法性源于普京超凡的个人魅力、在位期间的卓然政绩和竞争选举的民主途径。但"普京归来"也面临着合法性危机,解决不好,会使俄罗斯面临艰难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