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孩子脱离母亲呱呱落地,首先进入家庭。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场所。也是生活时间最长久的地方。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型塑”的作用。家庭是一种比较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特别是中国的家庭,尤为封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是对中国传统家庭严重封闭状态的真实写照。中国北方的“四合院”,四周高高的围墙,大大的屋顶,大门内外的“影壁墙”,把整个院子封得严严的,与外界相隔绝,从建筑文化的角度非常形象  相似文献   

2.
正家庭是一种较为封闭的独立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的家庭尤其如此。中国北方的"四合院",就是典型的中国式住宅建筑模式:高高的围墙、大大的屋顶、大门内外的"影壁墙",把整个家庭围得严严实实,使家庭就像一个个与外界隔绝的"城  相似文献   

3.
玉成 《家教指南》2003,(7):15-1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变迁,已将这个细胞分裂成多种形态,本期请透视———“丁克”是英文的译音,意为“双收入,无子女”。“丁克家庭”是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育,选择“两人世界”生活方式的家庭。这种家庭模式最初产生于西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于欧美各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丁克”浪潮开始涌入中国,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开始把“丁克家庭”作为一种时髦来追求。据统计,从九十年代至今,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丁克家庭”的数量与年俱增,占育龄夫妇家庭总数的10%。这种新出现的家庭形式,…  相似文献   

4.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发展出现多种经营模式,这些经营模式的出现,使传统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内涵有了“革新”。它启示我们突破传统集体所有制理论,遵循农业现代化对家庭分散经营“统”的客观要求,善于运用各种有利于促进劳动群众共同富裕的经济组合形式,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开发,建筑综合体逐步的向大尺度发展,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日益冷漠。人们生活的模式以及心理的动态都随着这种逐渐冷漠、长期封闭的居住社区建筑空间形式变得单一而没有生机。在分析建筑空间对社会性活动和人群的影响以及中国城市居住社区共享化建筑空间实例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居住社区共享化建筑空间的实现方法,有助于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海外英语》2013,(6):38-38,64
近几年,随着各国政府对城市独特形象的追求,各种富有创意的建筑应运而生。设计师们绞尽脑汁设计出一座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都市建筑。但是真的每一座建筑都富有美感吗?未必。当然了,美也好,丑也好,这个就见仁见智了。阅读本文,看看世界五大“最丑”建筑。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家庭模式及其道德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不同意“大家庭”是中国传统家庭模式的看法,认为其典型结构模式是三世同堂,它以分而不离的形式延续下来,成为中国现代家庭的一般模式。双向扶养功能是中国家庭模式的独特优势,它密切了家庭关系,减轻了社会负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造成了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风尚。随着中国以及全世界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中国家庭模式将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老年人问题的极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文化审美意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是一种物质产品 ,具有实用功能 ;建筑又是一种艺术创作 ,具有审美意味。建筑作为艺术 ,是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观念形态的视觉外化 ,是抽象观念的具象暗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是中化民族智慧、文化精神、审美心理、宗教意识的集结体 ,又是主体与客体、外形与内蕴的统一体 ,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鲜明的特色性,而且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东亚、东南亚甚至中亚的建筑形制。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领导的多民族政权曾屹立于11至13世纪的中国西北,并与两宋、辽和金并立近两百年。因此西夏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同时,各个方面都深受中原文化及中亚诸国文化的侵染,其表现在建筑方面也是如此。西夏的历史资料、历史遗存和考古发现中有一些关于其建筑方面的记载,其表现了西夏建筑的形制、材料、类型等诸多信息。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使读者对于西夏建筑的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西夏建筑与中原建筑的异同有一个初步感受。  相似文献   

11.
“先行先试”是地方进行各项制度创新的新名词。运用法学的视角对综合配套改革情境下的“先行先试”法治化模式进行研究,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对“先行先试”政策有待于法治化进行深层次分析是其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与大学教育的育人宗旨高度契合,“中国梦”引领大学理想信念教育,表现在“中国梦”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中国梦”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是共同理想与伟大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梦”确立了当代青年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价值坐标,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中国梦”定位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奋进者,知行合一的开拓者,具有国家情怀的奉献者。因此,大学育人工作必须以“中国梦”为指引,积极推动育人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吴敬琏杜撰一系列荒谬绝伦的“社会主义模式”,其制度目标是让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他“向往”的“普世价值”和“欧美模式”,要害是为“1%”的少数富人服务,最终使我国沦为美欧的附庸。本文是对吴敬琏“社会主义模式论”系列评论的第4篇。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吴敬琏曲解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违背了中共中央的有关决定精神和宪法的有关条文。第二,吴敬琏的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属于“华盛顿共识”的范畴,基本内容是实现私人“自由企业制度”、不“受控的市场”、“宪政民主”。他还不时杜撰党中央的重大改革决策,误导公众。第三,从西方经济学层面看,吴敬琏主张在我国实行“欧美模式”的资本主义,只是为“1%”的富人服务,并且最契合美国的私利。而从学术方法角度评论,吴敬琏主张“欧美模式”的种种说法,也是对西方经济学和欧美现实的一种规避性表述,且非常片面和矫情,缺乏说服力。第四,国家曾公开表态.坚决反对中国复制“欧美模式”。这证明了吴敬薄关于我国应搞“欧美模式”的说法是空头支票。  相似文献   

14.
试论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框架及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学习模式和教的模式,以及应从“引导”、“养成”、提供周到服务、制度化等方面形成实现这一模式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观察—理解”模式采用开放性评价,通过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即利用参与性观察,多角度收集信息,在共同协商不断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改善评价对象的教育行为。该模式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通过建立组织系统、收集评价信息和进行评价分析等操作过程来进行教师评价;对建立新的教师培养模式、丰富校本教研形式以及形成经验共享的学校组织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学后展,当堂探究”的英语双课堂教学模式是在“631信息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组建虚拟班级,进行虚拟课堂教学,探索虚拟课堂与现实课堂的关系,结合课堂教学的特点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其基本内涵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依据把探究分为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引领探究三种形式,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家庭为纽带的亲亲社会,重视家庭在社会、人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家族发展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组织形式,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方式的不断变革,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家庭组织形式正在走向小规模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形式就是“三口之家”,而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奇迹。首先,他有着极为严整、精密的城市规划,这种城市规划的完善和有序令当时很多有着悠久历史的永恒之都都无法望其项背。其次,他规模宏伟、外观壮丽的城市建筑此时达到了木构建筑的顶峰。举凡屋顶形式、木构结构、单体建筑和组群布局形式,都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完善的程度。这个建筑的顶峰是如此的高大,以致于其后的各代都无法超越而只能略做修改和补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建筑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留学生回国初期的建筑设计形式以西方复古建筑居多,他们的设计行为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仿洋风潮的传播和延续。随后,他们渐渐摒弃了单纯“仿洋”的建筑设计手法,而更加关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复兴的最主要力量。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兴起的潮流中,他们又以各自的理解,通过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积极倡导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中国近代留学生建筑师群体的建筑设计行为以及教育活动,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建筑形式潮流的更替。  相似文献   

20.
“五岳朝天”是指徽派建筑封火墙的一种造型。形式别具一格的封火墙,高于屋顶超过屋脊,砌成马头翘角的阶梯形。一般正面封闭高墙都采取均衡对称的形式,左右高,中间低。随着徽州民居建筑密度的日趋增大和房屋高度的增加。为加强民居的消防功能,封火墙逐渐增高。尤其是进次多而深长的高大楼房,随着屋脊的伸延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