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肥消费规律及中国化肥矿产需求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磷、硫、钾盐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化肥的生产,是关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化肥产量与消费量的逐年增加,磷、硫、钾盐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在化肥施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化肥消费历史分析,首次运用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研究指标,总结剖析了发达国家化肥消费历史轨迹变化及其动因,揭示了不同情形下,化肥消费规律:即理想状态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S"形规律变化;在化肥施用初期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形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倒"U"形规律变化。总结得出北美"理想模式"、西欧模式和日韩模式三种化肥消费变化的模式。以发达国家为借鉴,结合中国资源环境实际情况,预测了我国化肥及磷、硫、钾盐矿产未来需求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磷肥和氮肥消费已到达峰值,未来将缓慢下降,相应的磷、硫资源需求也将到达峰值;钾肥在国际价格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未来需求将维持目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根据不同途径输入的养分和植株带出的养分,计算了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及其平衡状况.并对烤烟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2003年养分平衡结果为例.我国烤烟生产中年投入的纯养分总量分别为氮137万吨(其中化肥氮115万吨)、磷109万吨(其中化肥磷108万吨).钾26.0万吨(其中化肥钾25.9万吨)化肥氮、磷、钾养分的投入量分别占烤烟生产中养分投入总量的834%、99.2%和99.4%烟株(包括根茎叶)带出的氮、磷、钾养分量为7.3万吨,0.8万吨和7.2万吨.分别占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52.8%、76%和27.7%;烤烟生产中投入的氮、磷.钾化肥养分占全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养分投入量的比例分别为0.5%、1.5%和5.9%.  相似文献   

3.
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到2002年,化肥生产量达到0.379×108t,化肥消费量为0.434×108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和30.7%,并且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化发展.化肥消费的增多,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减缓了土壤养分缺乏,但目前主要作物施肥量较高,与先进国家相比,养分效率偏低,有大量有机养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化肥生产需要消耗磷硫钾氨资源,特别是磷矿资源浪费严重,隐藏危机.化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重金属和氮磷排放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化肥发展要适度规模,核心问题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利 《百科知识》2001,(4):18-18
20世纪,现代工业技术飞速发展,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口膨胀对粮食的需求。然而,同时伴生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耕地退化、病虫害加重、生态失衡等副作用,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陷入严重的困境,世界各国纷纷寻求农业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黑龙江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的环境问题,从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发展有机农业;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创新水平,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藏青稞作物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提高青稞产量、保证青稞安全的主要因素。目前青稞生产用肥接近于全国平均施肥水平的一半,且主要病虫草害较全国而言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在化肥、农药推广施用方面,区、市、县三级农技推广人员一直本着结合生产实际、服务农业生产的原则,全面开展科学施肥、科学用药、安全施药,坚持做到节肥增效、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注重施药水平,增加药效、降低残留,充分发挥了化肥、农药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了。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了化肥、农药,地膜以及其它问题对农村的环境产生持续的面源污染,从而对国家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健康都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蔡晓布 《资源科学》1996,18(4):49-53
本文介绍、评价了西藏农用矿产资源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化肥、农药起步工业等合理开发构想。文中所提“农用矿产资源”是以化肥、农药工业所需主要原料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4,(5):64-65
有数据显示,我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代价则是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70%左右的可用水资源,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是欧美的2~3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农药使用最多的国家之一。过量使用农药,使得土壤、水源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的危害表现在蔬菜上就是农药残留问题,这些能杀死害虫的农药毒素日积月累也伤害了人类。  相似文献   

10.
从人口、国民经济、农业经济、生产技术及政策角度分析了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典型国家化肥消费和这些因素的关系。从化肥消费强度和消费系数角度深入分析了各个国家发展的特点。结果表明世界主要国家化肥消费都随人口增长速率的增加而增长,反映出人民基本粮食和营养需求对化肥需求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化肥应用领域已经扩展到化工、渔业、林业、牧业等多个领域,我国传统农田使用比例已下降到85%。各个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化肥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差异巨大,发达国家已走上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每万元农业GDP的化肥消费已降至lt纯养分,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度仍高于2t纯养分,且磷肥和钾肥的需求还在增长。从弹性系数来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化肥需求仍呈等比例增长关系,说明农业经济对化肥过度依赖,其原因是技术发展较慢,单位养分的生产力水平和整个国家的养分再利用水平太低。但从欧美的经验来看,中国提高技术水平、转变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很大,而且在不长的时期内完全有可能实现,但取决于政策因素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周口农业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赢",就必须转变现有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依赖度较大,忽视对有机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使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从而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8,(11):7-7
据近期《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为了有效检测食品蔬菜中如甲胺磷等农药残留成分,日本大阪大学民谷荣一教授的研究小组,近日开发了一种农药检测专用试纸,在二十分钟之内,便可对蔬菜及食品中残留农药情况做出反应。该试纸对有机磷、乙草胺等世界上约70%至80%的农药有效。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小组在眉山市太和镇龙亭村和新桥村的实地勘察和问卷调查,了解到当地农业自身化肥农药等对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产品的污染状况,以分析其已有的治理措施为基础,提出改进的意见,从而提出太和镇解决农业自身化肥农药等污染的问题最终需要走生态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生物肥的发展现状现代农业综合技术的推广,在近十几年内几乎使我国的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其中以氮、磷、钾为主体的化学肥料对作物增产起了决定性作用。但这也带来了诸如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作物对化肥依赖程度递增,导致农民投入大幅度增加等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化肥和剧毒农药的大量施用,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为了减少可溶性化肥的流失,现在发展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有机高分子材料颗粒肥料包衣技术,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6.
杨玉礼 《内江科技》1997,18(2):29-30
化肥是作物增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以测土按作物配方的复混肥是平衡施肥的有效措施。 一、复混肥行业现状 复混肥料系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方法制成。复混肥料由于能够为作物提供均衡养分,实行平衡施肥,所以它代表了世界化肥行业的发展方向。世界发  相似文献   

17.
有机物料对高产稻区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方兆登  徐富安 《科技通报》1992,8(5):309-312
对高产稻区土壤在氮、磷、钾化肥高水平施用条件下,投入有机物料后对土壤肥力及其产量的影响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增添有机物料后不仅使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而且对土壤的团聚水平、团聚度和结构稳定性、通气孔隙、水容量等的土壤物理性状有显著提高;土壤内在的自动调控性能增强,其抗逆性也增加.而单施化肥区土壤有机质略有下降,速效磷增加.速效钾却亏缺.尽管单化区土壤团聚水平、团聚度比试前土壤有所增加,但孔隙水平仍与试前土壤基本类似.所以土壤内在的自动调控性能和土壤的抗逆性均不及稻厩,麦厩区.因此在灾年(多雨)是稻厩、麦厩区产量较单化区分别高10.60%和14.23%,而在正常年景其产量却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高水平化肥施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夏青 《华夏星火》2014,(2):40-44
一直以来,我们自豪于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但这一成绩背后的代价是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畜禽排泄物及农业废弃物的无序处理等。要改善这一局面,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必然选择。而今,随着相关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9.
土壤肥力退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建国以来农业生产体制、耕地方法等人为因素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以及由此造成的土壤肥力退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引用高产品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采用免耕等新型耕作方法,在促进产量迅速上升的同时,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对土壤肥力发育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土壤基础地力、粮食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以及化肥的效益均有所下降。建立土壤肥力监测网络,建设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研究合理的轮作、轮耕制度以及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是保护和提高耕地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我国钾肥资源稳定供应体系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15(1):21-2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要实现现代农业在 2 1世纪的健康发展 ,钾肥等肥料的供应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我国耕地有限 ,以增施肥料来提高粮食单产 ,是保证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需要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当前和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肥料的增加量主要来自于氮、磷、钾等化肥。但目前我国氮、磷、钾肥比例严重失调 ,钾肥施用比重过低 ,施用化肥中氮、磷、钾的比例仅为 1∶ 0 .4∶ 0 .1 6 ,远低于发达国家 1∶ 0 .42∶ 0 .42的平均水平 ,使我国耕地缺钾状况日趋严重。因此 ,要保证未来几十年粮食的稳定增产 ,必须解决钾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