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从全运会成绩透视我国田径男子跳跃项目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对全运会田径男子跳跃项目成绩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系统分析了我国田径男子跳跃项目成绩"下滑"的原因,提出了振兴我国田径男子跳跃运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数据统计及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女子七项全能总成绩中影响最大的单项成绩是100m栏,其次是铅球和跳远,然后是200m,相对影响较小的是800m和跳高,而总分与各类项目的关联中,速度类项目与总分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投掷类项目而对于耐力类和跳跃类项目尤其是跳跃类项目相比较而言关联度最低。基于灰色建模理论的灰色预测法,建立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供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以参加第7届城运会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成绩前8名共计96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为研究对象,对其竞技表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田赛项目运动员成绩的可重复性差,整体而言,跳跃项目的可重复性好于投掷项目,跳跃项目的发挥率普遍高于投掷项目;青少年田赛项目的成功率呈现出成功率不高、而且项目间跨度大的特点,投掷项目的总成功率高于跳跃项目,女子项目的总成功率高于男子。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跳跃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跳高和跳远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2项目之间存在密切的裙带关系。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20,(2):151-157
目的将中外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各项成绩进行比较,并提出单项优先发展顺序。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并结合"双子模型"理论。结果和结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成绩倒退严重呈震荡下滑趋势,成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优秀运动员;中外优秀全能运动员的项群成绩结构一致,但我国运动员各项群得分均低于国外运动员,其中跳跃类项群差距最大;我国运动员仍处于突破速度项群阶段,世界优秀运动员已转变为突破爆发力阶段;单项成绩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差距在跳高、跳远、200m项目上。"双子模型"视角下,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优先发展项目是:100m栏、200m;国外女子七项全能优先发展项目是:跳远、标枪。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1 - 26 届奥运会男子跳跃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百年奥运男子跳跃项目的成绩进展动态规律,为深入了解百年奥运历程中的男子跳跃项目的发展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建鸣  周灿 《新体育》2023,(20):17-21
为更好地证明踏板精度对跳跃远度项目比赛成绩和名次的影响,引起跳跃远度项目教练员和运动员对精准踏板动作技术重要性的重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法等主要研究方法,收集和整理了2021年的第十四届西安全运会跳跃远度项目预赛和决赛的踏板精度数据,以及2021年第三十二届日本“东京奥运会”跳跃远度项目决赛的踏板精度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专门性统计归纳,得出相关研究结论。研究结果发现跳跃远度项目踏板精度与运动员达到的运动等级呈高度正相关;并且踏板准确性越好的运动员,越能在大赛中跳出好成绩和取得好的名次;最后是踏板精度越高越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个人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8.
调查统计了山东体院投掷专项和跳跃专项学生对应项目技评、达标成绩,并与其他项目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对投掷项目和跳跃项目完整技术、教学顺序和主要练习内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两类不同项目在完整技术上相互迁移较快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秦丽梅 《精武》2012,(4):81-82
1田径运动的起源田径运动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发展起来的,包括男女竞走、跑跃、投掷四十多个单项,以及由跑跳、跳跃、投掷部分项目组成的全能运动。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以高度和远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田径  相似文献   

10.
跳跃项目中速度训练与弹跳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跳跃项目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力量型"和"速度型"两个不同类型的发展阶段。随着跳跃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跳跃的训练方法也随之改进。跳跃成绩的提高与训练方法、手段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以速度为核心的训练方法,还是以力量为核心的训练方法都促进了跳跃成绩质的飞跃。如何把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奥运会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两种文化,差异很大,要在短时间内做到相互兼容,有一 定难度。我们认为,武术虽然不能进入奥运会也未必是坏事——它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武术要走中国自己的 道路。在中国文化看来,武术是“术”,术是手段,它所追求的境界却是“道”。以“术”求“道”,方是中国武术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2.
神韵:中国武术与中国艺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泛艺术化倾向。在这种倾向下,中国文化的许多技术门类,往往发展成为艺术门类,或者把艺术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特别是“神韵”,被武术完整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掷球人     
在河南鹤壁某公园,每逢周末,3个中年男子便会定时出现在公园里的地掷球场上,一呆就是2~3小时,不管烈日当空还是乌云密布。三位纯业余选手凭着对地掷球的热爱,无怨无悔地与地掷球已相伴10余载,在他们心中埋藏着一个共同的梦想——实现中国男子金属地掷球在世锦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金路 《网球》2011,(9):110-111
自从大学毕业之后,我就与这个同年纪但不同年级的“师弟”失去了联系。再次获得赵一凡的行踪,是一个巧合。同事去参加一个网球比赛,他们被分在了一起,聊起来,说到了我,就联系上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团     
《乒乓世界》2007,(6):56-57
弓日卜」约口尽可能地打戳摹蕃号界仁世乒篓髯煮输寺,凄 JJ兴奋得忘了紧张.r刃.、J拦,,卿层郭蜀嵘兼鑫…大的挑战。我更看重过程望瞥笋撇戈一、蒸黔…中国军团~~  相似文献   

16.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天人合一”等三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以及蕴涵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新时期的发展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武术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应当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共同发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后盾,以武术为载体,既让中国武术快步走向世界,又使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阴阳辩证”、“五行生克”是它们共同的哲学基础。传统武术在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医的“形神合一”、“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等理论进行了移植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追求与完成是没有止境的。纯艺术化的武术虽然脱胎于实战,但又不一定要作用于实战,在实战中实现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它自身可以外在于实战相对独立地发展。武术无论是作为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艺术,都在追求一种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