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对学校办学的最大挑战。以往,任何一所名牌学校都离不开“声誉”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学校较好的“声誉”会吸引来较好的“生源”:较好的“生源”又能维持学校较好的社会“声誉”。如果形成良性循环。则使名校更“名”,重点更“重”。1997年开始的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使所有公办初中一下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服从全市整体教育改革的需要.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不再享有原先作为重点中学的招生“优先权”.面对的是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乃至各方面都参差不齐、差异极大的“生源”。严格意义上说,学校已经不是“官方”的重点中学。然而学校却遇到了特殊的矛盾,其中“生源”已变化.而家长和社会对我校的极高期望值却丝毫未变,这是最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对学校办学的最大挑战。以往,任何一所名牌学校都离不开“声誉”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学校较好的“声誉”会吸引来较好的“生源”:较好的“生源”又能维持学校较好的社会“声誉”。如果形成良性循环,则使名校更“名”,重点更“重”。1997年开始的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使所有公办初中一下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服从全市整体教育改革的需要,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不再享有原先作为重点中学的招生“优先权”。面对的是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乃至各方面都参差不齐、差异极大的“生源”。严格意义上说,学校已经不是“官方”的重点中学。然而学校却遇到了特殊的矛盾,其中“生源”已变化,而家长和社会对我校的极高期望值却丝毫未变,这是最大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随着初中生源的不断减少,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致使职业高中生源严重不足。学校在招生中只能是照单全收。因此,职业学校的新生在入学之初,有的体现了明显的缺点,或是不爱学,或是不会学,或是根本就不想学。面对这种现状,怎样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成为各个职业学校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面对职校生源逐年滑坡的严峻形势,许多地方的职校今年采取了“三教统筹”提前招生的办法。尽管各地的做法各有特点,但结果是相同的,这些职校的生源从数量上看出现了暂时火爆的可喜局面,许多人也以为职校招生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前入校的生源又出现了严重的流失现象,生源难以巩固的现状向提前招生的政策提出了挑战,也给业内人士带来了忧虑。由于是提前招生,教学计划的制订缺少统一标准。有的学校执行初中教学计划,补习初中课程;有的学校则执行职校教学计划,学习职校课程。执行初中教学计划的学校,由于教…  相似文献   

5.
一、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背景: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出现“三多”现象 大学、高中连年扩招,社会就业门槛逐年提高,初中毕业生呈现减少的趋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学校的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素质整体下降。学生出现“三多”现象:一是特殊生多。  相似文献   

6.
一、中、高职教育现存的问题 1 管理问题。高职的“3+2”招生,学生初中毕业直接到高校就读,不适应高校松散的管理方式,造成高职管理困难。 2.争夺生源。高职院校生源超负荷招收,使得中职学校生源缺少。许多学校因无生源而被迫停办。今年各大院校都放开了“3+2”招生,将会对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造成更大的冲击。 3.师资浪费。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及设备闲置,而高职院校又外聘中等文化课教师及管理教师,且大量地投入、重复购置设备,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 4 生源质量差。由于现行招生政策的导向,中职的学生多…  相似文献   

7.
今年我省C市对小学升学初中作了重大改革——电脑排位。对各小学毕业生一律分小片(由相近的几所中学和附近的几所小学组成)将名单输入电脑,然后按教委分配给各中学招生计划名额,由电脑随机排位分配到这几所中学就读。“为的是使小学毕业生按照‘相对就近’原则入学,减少在招生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净化招生工作环境,使小学、中学和学生个人选择机会均等,同时也有利于使各中学学生生源基础差异减少,淡化多年宋存在的重点初中,调动所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学生电脑》2014,(7):4-4
“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比例要逐步达到普通高中招生的50%。”教育部官网近日公布《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引导初中生源合理分流。  相似文献   

9.
《职业技术教育》2005,(18):10-10
报道认为,中职招生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由来已久,每到招生季节,招生学校更以经济手段为诱饵“买卖生源”。近日,工人日报重庆记者站收到了一份由几十位家长联合签名的投诉书,反映有多所中职学校买生源、蒙骗学生的情况。记者随即对投诉所涉及的两所中职学校进行调查也印证了这一事实:无论公办、民办、普通中职还是国家重点中职学校,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或明或暗地花钱买生源的情况。其方式大致有三:一种是学生当“中介”,按其介绍来的人数,给予一定回报。一般来讲,学生每介绍一个学生得到的费用在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云南教育》2009,(15):2-2
江西省教育厅在部署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时强调,学校必须严格执行严禁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等“五条”禁令,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开、公正。这“五条”禁令是:严禁中职学校委托中介参与招生;严禁中职学校以任何形式实行有偿招生或买卖生源;严禁生源学校及其教师向中职学校索取生源组织费;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2006,(9):56-56
四川省教育厅日前下发了《四川省实施中职招生“阳光工程”六条规定》,其中明确指出,严禁用经济手段组织生源,个人、生源学校、招生学校不得“买卖学生”。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招生贩子。对违反上述规定及招生纪律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将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招生学校违法严重的,将取消其招生资格。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147-147
为引导初中生源与师资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表示,将改进普通高中考试招生方式.优质普通高中每年招生计划按不少于6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告诉记者,为引导生源均衡分配,山西省已在2009年将优质高中分配到薄弱初中招生指标比例提升至30%,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产生在去年的招生过程中,苏州市中等职校的市场营销专业门可罗雀,许多学校竟无一个学生报考,一些已办了十余年营销专业的学校,在去年的招生中也厄运难逃。从幼年代到叨年代中期,营销专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程,那时报考者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招生学校足可以挑挑拣拣,提高录取要求。然今昔相比,大相径庭,其形势十分严峻。二、原因在田里?面对这一局面,办学人员众说纷法,概括一下,一般归之为下列原因:一是生源减少。从苏州市区的情况来看,去年的初中毕业生比往年减少了4000人。苏州大市(含六县市)共减少生源2万。招…  相似文献   

14.
一、无序竞争的种种“招术”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生源困难是不争的事实,生源大战已持续有年,为此,招生时节,各校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奇招迭出,各显神通。就笔者见闻,试举一二。 1.“招生回扣” 一些招生学校与生源学校私下达成默契或君子协议,承诺每向招生学校输送一个学生,招生学校给输送者一、二百元不等。此法始于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在竞争中失利,于是由不屑转而仿效,且有水涨船高之势。  相似文献   

15.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7,(5A):18-19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将招生计划、办学条件、师资状况等信息向社会公示,让家长了解学校真实状况,避免盲目择校.“推优生”比例以每年10%幅度递增,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数的10%名额平均分配到初中,以引导生源合理流向,促进初中学校间均衡发展……这些制度的陆续推出,让上海老百姓感受到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正走进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日.南京市又有6家由“名校”办的假民办初中被停止招生。至此,南京市已叫停12所依托公办学校所办的民办初中。  相似文献   

17.
崔杰 《中国培训》2008,(2):55-55
一、严格对新生的要求,把好生源质量关 尽管我国技校的招生已全部放开,生源数量的多少对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技校的发展应放眼未来,稳中求进,原则不能放弃。中国有句俗语叫“酒香不怕巷子深”。当然,技校的招生已全部放开,各学校的竞争之激烈确是现实。我们不反对“宽进严出”的说法,但“宽进”我们应该有所挑选,  相似文献   

18.
一、“生源大战”所引发的问题苏南某县级市,共26个乡镇,每年的初中毕业生在8千人上下,普高要招3千多人,省部属中专及中师要招4百人左右,余下的4千多人就是职高和乡镇成教校争夺的生源。该市有独立设置的职中10所教育部门办的9所,非教育部门办的1所,附设职高班、职业中专班的普高、初中学校8所,其他部门办的职高班、职业中专班学校6所;成教中心校成教学校镇镇都有,参与招收初中毕业生设有职高班、职业中专班的学校6所。这么多的学校参加暑期招生,势必形成一场争夺生源的大战,同时又引发了下列几方面的问题:1.教…  相似文献   

19.
刘帅 《中国培训》2003,(12):55-55
据报载,在今年七、八月份职业学校招生期间,有些职业学校为争夺生源,采取了给向自己学校输送学生的初中老师或校领导送回扣的办法和手段。所给回扣的价码是每送一名学生给500元、1000元不等。有的教师和学校负责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扣,竟然引诱甚至胁迫毕业生去报考某个职业学校(例如,毕业生只有上了某职业学校才发给其初中毕业证书)。因此,有的记者将这种行为称之为“买卖”学生。近几年来,由于社会上“文凭热”及大学扩招的影响,部分职业学校招生出现了下滑甚至困难的局面。许多职业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争取生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想出很…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两考分离势在必行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统考统招”制度已运行了10多年,在这个制度下,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合并一次进行,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一次性统一录取。拨乱反正、恢复招生考试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这个统考统招制度,对于全面高质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办好所有初中,保障高中阶段学校生源质量,减轻部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等方面曾有过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行这一制度的10多年中,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入学率提高了近30%,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郊县农村地区。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整体改革都对中招中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