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科文化是学科领域沉淀的独特知识、信仰、技艺、思维、行为和语言等的总和。库恩的“范式”为我们理解学科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库恩“范式”理论中的符号概念、范例、信仰及不可通约性等的意义分别对应不同的学科文化内容。其符号概念、学科价值、学科信念、范例与不可通约性依次递进,自成一个体系,使学科文化的内涵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考察所谓“不可通约性”问题,并试图借助意义和指称的概念对科学变革所做的说明进行分析和反驳。提出一种通过适当扩展了的“理由”概念理解科学变革的方式,而把有关理由、意义和指称的争论置于对科学变革所做的这种广泛的解释的背景之上。  相似文献   

3.
自从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不可通约之后,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点就不断地受到争议。为了应对批评,更是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库恩后来把这一观点修正为“部分交流”。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他提出的不可通约性概念对翻译的影响,描述了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和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并结合中西翻译学构想以及我国翻译范式的嬗变,指出全新的建构主义翻译范式还应借鉴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中的科学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不可通约性在库恩的科学哲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库恩看来,不可通约性也就是范式或理论之间的不可翻译性.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指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二是指在科学革命的前后,即使使用相同的概念和术语,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意义也都发生了变化;三是指不同范式的拥护者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立场.  相似文献   

6.
在王向远教授批评“译介学”的系列论著中,可以通过理论评价的三个原则,即尊重理论的“不可通约性”、尊重理论提出者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尊重理论提出者对其理论目标的定位和尊重理论提出者的所处时代要素,从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评价理论的价值,发现其批评“译介学”时存在的专断化界定“正统翻译学”、从而将“译介学”排除在翻译学范畴之外,...  相似文献   

7.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不可通约的问题,由此,其思想被许多学者斥为科学理论非理性的思想。后来,库恩对不可通约性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始终无法解决该问题。为什么不可通约性问题导致科学理论的非理性后果?因为导致科学理论非理性的不可通约问题的根源是范式的整体性和库恩坚持观察渗透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范式比较得出:范式"不可通约性"是由于范式中形而上学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然后溯源至哲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最后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得出科学革命的进步不仅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和范式上。  相似文献   

9.
《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即引起了激烈的论战。由于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点过分强调理论的不可比性,而采取了否认科学进步的极端观点,波普尔、拉卡托斯、夏皮尔等都指责库恩陷入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范式,并且存在范式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些人对《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解读,特别是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理解,均不能令库恩满意。当库恩不再谈论范式时,他希望对不可通约性概念更加精细地说明,能够为自己的立场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库恩在后期的主要研究旨趣,是要填补《科学革命的结构》遗漏的哲学环节。但在库恩看来,无论是传统的意义理论还是新的指称因果理论,都不能有效地说明科学革命后同一术语的意义变化。为此,库恩希望借助语言分析,对不可通约性提出新的分类学解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语言转向"。研究通过对库恩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历程的考察指明这一变化的实际可能性,既是其应对批评的内在需要,也是他为挽救科学哲学而作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10.
以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在其《人性论》中提出的“是”与“应当”之间的不可通约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当代西方一些著名伦理学家的相关论述,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论证了“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1.
不可通约性强调了价值理性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了从单一的科学理性到多样的价值理性的转变。一方面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是构成文化相对主义的一个哲学基础。另一方面,在文化中强调不可通约性也应当是相对的,文化间实现可通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可能性。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深入对不可通约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可通约的思想与解释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当代解释学侧重于读者的接受这一观点与不可通约理论有共通之处。解释学否定作者的优先性与费耶阿本德反对专家的独裁是相通的,理解的创造性、文本的差异性,视域的融合与费耶阿本德所讲的不可通约和不可比也是相似的。虽然解释学与不可通约理论讨论问题的视角不同,但问题本身却有共同性。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库恩展开了对“科学革命的结构”的重构工作。通过对“范式”和“不可通约性”加以语言学改造,库恩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心理主义”误区,给科学哲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但由于没有把历史主义原则贯彻到底,因此库恩仍未摆脱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阴影  相似文献   

14.
法律概念不确定性的来源及其弥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法律概念的不确定性面向,提出法律概念不确定性来源于语意的自我规定性、模糊性、评价性、流变性,法律概念既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也有不可化约的缺陷。通过“概念”与“类型”的比较,凸现类型对概念的弥补作用,说明“概念 类型”模式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培根是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四假相说”的,但他却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基本境况。认识的相对性的产生有着不可消除的根源:人类认识的自我中心的境遇,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以及语言的遮蔽,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知识论转化为实践论是消解此问题的合理出路。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医前途的讨论,基于对中医本质和中西医关系的认识之上。中医的概念基础在于其形神身体观、失衡疾病观、协调治疗观、摄食平衡养生观以及天时对应生命活动观。在中西医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中医终将融入现代西医,以及中西医不可通约或仅具弱不可通约性三种观点。相应地,在中医现代化问题上,存在着将中医改造成现代西方医学,以及保留中医的概念基础借助现代科学将其现代化,分为两种不同的看法。文章比较科学哲学、大众文化、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用于研究中医,为我们描述和理解中医提供了新的进路。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三大主导性范式———传统“教科书”范式、“实践唯物主义”范式和“回到马克思”范式。这三大范式揭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谱系的内在脉络 ,各种范式之间虽然具有不可通约性 ,但具有理论互补性与超越性。这样 ,清理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谱系 ,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库恩看来,无论采用指称的稳定性还是指称的连续性策略均不能回避不可通约性问题。除了实指行为外,隐喻、模型在确定语言与世界(术语与其指称)的关联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分类词典所建构的多世界理论,库恩在维护不可通约性的同时,避开了对实在本身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儒家的现世价值一直为许多学者关注,儒家与自由主义有很强的通约性,它的许多资源可以古为今用。文章试图通过对儒家和自由主义的关系来更深一步地阐发儒家的现实意义,并从两个方面即“我选择,我自由”与“仁者爱人”、中庸与妥协来分析二者的通约性。  相似文献   

20.
王辉 《华章》2012,(28)
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机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通约性在组织及其管理中的作用,认识到传统的、“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知识创新模式需要改变,由此必然要求我们革新对企业管理变革方式的研究.本文将从几方面阐述我国企业管理在现阶段必须进一步创新,以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