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慧红 《湖南教育》2005,(16):36-3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认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了让孩子们获得对生活真切的认识、体验、感悟,以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品德课程生活化。一、真实的录像课件,引导孩子们体验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上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爸爸妈妈,你们辛苦…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活动等实践形态呈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越上越迷茫、越上越害怕,不禁发出了“品德与生活课怎么这样令人难以把握”的感慨。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其与生活、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儿童与生活”入手,实施活动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品德课程的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措施,得出只有从"立足课堂活动,善待教材资源""拓展教育时空,优化校本资源""注重生活体验,挖掘生活资源"等几方面出发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要在生活情景中教与学。而某些情景却与儿童有着时间的差距和空间的距离,是难以身临其境的。而选择合理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入情入境,全身心参与活动,体验角色,感知感悟。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小学低年级阶段既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的重要时期.又是儿童品德发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想使品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施活动化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再现孩子生活的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运用、理解、判断.引发思考,升华情感.将更有助于低年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儿童在课堂上的品德与行为表现,真实反映着他们日常的品德与行为形成情况。  相似文献   

8.
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特征;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是课程的核心,也应该是我们实施本课程的最终追求;增强课程实施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落实课程基本理念、实现课程价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基于生活、活动体验、追求实效”作为我们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思路。所谓基于生活,就是在教学中要针对儿童生活的实际,结合儿童的生活;所谓活动体验,就是避免空洞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并注重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教学要凸显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这一发展、动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从学科知识教学的逻辑中去获得”“为让儿童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教育家陶行…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理论研究者和讲授品德课的教师讨论的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品德课程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作为教授品德课的教师将自己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探索整理出来,与其他品德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探讨,以促进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品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需要品德的回归。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更要懂得生活中处处展现品德,品德存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一、生活中的品德(一)用心观察,在生活中感受品德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认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  相似文献   

13.
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将有全面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照本宣科,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局限于课堂,使学生的认识停留于书本表面,致使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低下,学生的能力得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注重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活动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使教学充满“童趣”。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这一课程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来实现的。然而,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却发现有些学校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课程。”就是因为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不仅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也培养了学生在一种现实环境中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如何从课中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意识呢?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源泉,选择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主题为学习对象,把品德、劳动、社会等教育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通过儿童自主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去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我们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要素之间的互动。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来认识生活、发展能力的。如果把课程实施过程看作一种生活的话,那么这种生活就是由师生的互动共同建构的。所以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比如教学《我长大了》一课,为达…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小学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丰富小学品德教学内容、转变小学品德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增强小学品德教学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让小学品德课程资源“丰满”起来,可以以教科书为基础,努力挖掘相关课程资源,以学生为核心,深入开发生本课程资源,以社会为后盾,适时丰盈课外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文拟谈谈融于《品德与生活》的三个基本特性。一、生活性德育在学生课程中占时不少,晨会、思想品德课以及各类政治活动都是德育的阵地。可是,教导出来的学生却常常出现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问题。有些学生任教师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却依然“我心依旧”:所说所写与所做所为不一样,课上与课下不一样,校内与校外不一样。何故?我们的德育常常局限于课堂之上、学校之内,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是最主要的原因。传统的德育往往从知、情、…  相似文献   

20.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