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郎搜山图歌》的作者吴承恩对“猴老”之类的妖魔显然是持批判态度的,而《西游记》的作者受到明代心思潮的影响,在前七回的描写中在肯定孙悟空的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同时,对其因自私欲念的膨胀所导致的放纵也进行了否定和有分寸地批判。这正是《二郎搜山图歌》、《西游记》与阳明心学在反对主体放纵的哲学主张上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说"白龙马"     
《西游记》中的白龙马是不为人所重视的,但在西天取经过程中却少不了这个配角。由于《西游记》中描写白龙马的篇幅不多,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引述的方法来分析白龙马的个性以及它在西天取经中的地位,以此说明白龙马这个形象在《西游记》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民间的二郎诸神信仰中,杨二郎的神话是比较复杂的.可能因记述其产生的文献资料不足,故研究者曾提出了“二郎神为何又姓杨”与“二郎何时姓杨”的问题.后来,由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发扬,其神迹遂得到了充实、丰富和发展,从而使问题变得复杂化起来.到有人将其附会于宋代关于杨戬的传闻后,这神话似乎因回复到起点而让人感到困惑了.本文拟以专家的研究所得为基础,试就其演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并争取将该神话与其他二郎神话的渊源和界线弄清.  相似文献   

4.
在敦煌卷子中有一些属于上梁、驱傩、障车的歌辞,题为《二郎伟》。有人认为“儿郎伟”三字是没有意义的衬词,是跟《悉昙颂》中“现练现”等一样的名声。笔认为“儿郎伟”和《悉昙颂》中的和声在语音结构及用法上完全不同,并做出了语音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西游记》版本研究,需要选定一组《西游记》的版本关系为基点,建立共同的坐标。从《西游记》成书史和版本史实际出发,建议以“词话本→前世本→世本”这三部《西游记》版本的版本关系为基点。它是三书承传关系的形象概括,代表《西游记》成书时期的演变轨迹,又是《西游记》版本史源头时期的真实记录。它为“祖本”论指明了方向,为源流论开拓了思路,为演变论奠定了基础,为作论锁定了范围。  相似文献   

6.
对百回本《西游记》主旨的探索,须从《西游记》成书历程所处的哲学背景、时代特征、社会氛围出发,结合对小说文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明代阳明心学对《西游记》的成书有多维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以超凡的降妖本领和鲜明的个性在人们心中建立起了一个卓越的英雄形象。细看孙悟空从"出世"到最终修成正果的过程,会发现很多有关他的情节离不开一个"偷"字。本文从《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偷"的情节入手,简要分析其人物性格和《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方言问题是《西游记》的一个讨论热点,已有学者经过考讧,在《西游记》中发现了少量的吴、山西、内蒙等方言。笔者仔细研究,发现《西游记》中还有较多的湘方言常用词汇,以及诗词赋偈中湘方言韵字与韵律的关系,而且这些湘方言至今还在湖南,以及湖北、江西、广东靠近湖南的地区使用;进一步研究《西游记》、《明史》和明末清初时的文人墨客在《西游记》各版本中的著述,发现《西游记》中隐含着“花萼社”的地名,《明史》记载“花萼社”是位于湖北蕲州荆王府的樊山王府中的读书会所,是明代文人墨客读书和创作《西游记》的地方;明代的湖广行省将湖南、湖北归于一个行政区划,这是出现湘方言的原因;另外明末清初的文人墨客对《西游记》的点评和增删修改,很可能是《西游记》中出现多种方言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地道出《西游记》中众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圈,这些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得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地道出《西游记》中众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圈,这些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得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相似文献   

11.
李洱是一个对细节极为敏感的作家,对细节的张扬造就了李洱小说独特的时间景观。论文通过文本细读,从不需要向故事时间复原的碎片时间、叙述时间上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涡卷图案的叙述线条三个方面,论证了时间在李洱小说中所具有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回电"的方式面向普通读者解读王小波作品,是系列解读之一。《三十而立》是王小波整个艺术创作的奠基作品,是其小说创作渐趋成熟的标志,也是后期小说的雏形。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解读其"一个故事、一个梦、一个谜"的格局,深入分析王二这一人物形象,并与《时代三部曲》中其他王二们作深层对照,指出众王二与此王二一脉相承,体现其随着岁月流逝,从快乐到苦闷、从纠结到绝望这样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麦地”意象在海子的诗中多次出现,蕴含在其中的“麦地情结”更是独特而又复杂.海子十五岁之前的贫困生活是他对麦地产生深刻情感的根本原因,理想的幻灭则更是加深了他对“麦地”的回忆和向往.通过分析海子的诗歌,可以了解到“麦地情结”既是他对麦地的热爱和感激,更是对生命本源的探寻与亲近.这也警示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要忘记赖以生存的土地,保持对生命的感恩和敬畏.  相似文献   

14.
《艳阳天》是文革中"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中的唯一的一个作为"这一个"的作家浩然的代表作,以往的文章对其解读多是以"以左反左"的惯性化价值判断,认为它是图解政策、歪曲现实的应景之作,本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传统知人论世的方式,分析作为"这一个"的个体浩然在其所处时代的现代性追求的当下性中,如何以自己执著的文学想象,构筑饱含个人独特体验、时代激情的意蕴化文学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5.
黄宾虹是中国山水画画坛上的一座高峰。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山水画,师古法,师造化,提出了许多对后世艺术家有启发的画学思想,最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试从用笔用墨、光、题材选择以及构图四个方面对他的艺术风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宋代,佛教出现了“三教合一”、“融会诸宗”的趋势。天台宗也难免受到这股潮流的冲击,天台山外派的源清著《十不二门示珠指》、宗昱著《注十不二门》,他们用禅宗和华严的“直显心性”、“一念灵知”来阐释天台的纲要之作《十不二门》,主张“真心”观。知礼为了救天台教观一家之“正义”,著《十不二门指要钞》,主张“妄心”观。并指出山外派二书是受了禅宗和华严异说的影响,违背了智额和湛然的本意,必须予以肃清。知礼的《指要钞》洋洋万言,这里仅对它的核心理论作点指导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几米的画面色彩丰富而动人,结合清新又简洁的文学语言,创造出一种前所未见的阅读诗意.学界和媒体曾多次以"几米现象"为主题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本文将从童话意象和文字符号两方面,分析几米如何以图文诗的形式对现代生活进行艺术化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表层来看,李洱的小说《花腔》模仿了历史话语的叙事方式,但其真正意图恰恰在于颠覆历史话语;作者通过惟妙惟肖地编造一个政治寓言,用个人的方式对个人与历史、知识分子与革命力量、人性与理性等重大命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独特的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命运。  相似文献   

19.
王家新的诗创作与诗评在当代诗坛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光芒。鉴于他的诗歌创作诗评界已多有论述,本文另辟蹊径,旨在通过对他的诗论与几位一直出现在他的视域中的几位俄罗斯流亡诗人主要诗学观念的梳理和比较,得出他们之间的精神联系,以求更深地理解王家新的诗学渊源与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选取了"抗日小说"中若干个较为典型的女性形象加以深入地分析,对孙犁笔下众多的女性人物进行了大致的分类,并结合作品,探究了孙犁作为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相当矛盾的认识与态度,并最终归纳出孙犁复杂而独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